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有人说过 (2)

反观同僚淋漓伯曹涌的提名,显然更有希望通过大骊朝廷的审议,至少是可以与大骊礼部举荐人选争一争的。

一来曹涌本就是旧钱塘长出身,大骊朝廷必须

再者这类在内部按部就班的升迁,更符合山水官场的惯例。

按照档案显示,老鱼湖首任湖君岑文倩,生前担任过一个大骊藩属国的数州学政,后来因为擅长经济庶务,转任转运使,曾经住持一国漕运疏浚开通和粮仓营建,后来又全权负责胥吏冗员的裁撤事宜,一路由工部侍郎转任吏部侍郎,最终官至礼部尚书,只是当了没几天,很快就致仕还乡了,岑文倩死后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端,可谓哀荣至极。但是等到深受百姓爱戴的岑文倩去世后,再被家乡百姓自发筹钱立庙祭祀,享受香火的岑文倩成为庇护一地的英灵,照理说,本该顺势升任为一州城隍甚至是京师城隍才对,岑文倩却只是被朝廷派遣一位礼部员外郎,出京封正担任那条跳波河的小小河伯,之后更是一直不得升迁。

看到这里,屋内神灵都已经心中了然。

岑文倩的这幅官场升迁图,其实很清晰,那个小国朝廷的君主,有意推出岑文倩当“恶人”,只说裁减胥吏一事,于是等到岑文倩在官场上了犯了众怒,皇帝自然就“顺应民意”,对岑文倩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让岑文倩当了几天的礼部尚书,算是把致仕后的官场待遇提了一级,如此一来,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岑文倩,算是有了个过得去的交待,对岑文倩本人在朝堂上的政敌,更是有了个皆大欢喜的交待。

唯一的意外,可能就是岑文倩能够成为地方上的一尊淫祠英灵,庙堂上还活着的同时代公卿勋贵,或是代替他们占据官场要津的门生故吏们,当然不希望岑文倩能够在山水官场步步高升,岑河伯就只能一直是岑河伯。

大骊王朝之外的宝瓶洲,再加上宝瓶洲之外的浩然八洲,这类官场门道,层出不穷。

之后的履历,岑文倩就比较官运亨通了,跳波河与叠云岭是山水邻居,先前都在齐渡长春侯辖境之内,因为由于跳波河改道,改为老鱼湖,岑文倩转任湖君,等于连跳两级,从河伯跻身正七品神位。再之后,岑文倩受到长春侯杨花的举荐,在大骊陪都的工部任职,最后就以一湖水君身份,兼任陪都水部员外郎,只是岑文倩每月都需要去洛京工部衙署点卯,何时返回湖君府,得看工部具体事务的交接进程。

只是一位已经属于破格提拔、而且还没几天的正七品湖君,就想要补缺一位正三品的钱塘长,是不是有点痴人说梦了?

不管如何,能够在大骊御书房,拿出来议事,岑文倩也算是简在帝心了。

看来长春侯杨花对这位水府下属,不是一般的器重。

这就叫官大一级压死人,朝中有人好做官。

之后赵端瑾、杨花和曹涌分别作补充,介绍三位候补人选。

在这期间,就数长春侯说得最少,她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岑文倩的情况。

蒙嵘率先说道:“钱塘长是要职,正三品的神位,一洲境内屈指可数,折水敷文,江水两岸,自古就是人杰地灵、文运浓郁之地,现任折江水神伍芸,他如今是文庙金玉谱牒上边的正四品,越过从三品,担任钱塘长,不算太夸张。”

佟文畅开口说道:“我与蒙山君意见不同,推荐岑文倩。”

魏檗笑道:“跟谁都不熟,只从纸面上看,分不出高下,各有优点。”

说了等于没说。

范峻茂说道:“连魏山君都不熟,我就更抓瞎了。”

晋青说道:“折江水神伍芸,性格刚烈,又当了很久的钱塘长佐官,两江本就同源,水性天然相通,还是比较合适补缺的。”

兵部老尚书笑道:“所以历史上才需要敕建高塔以镇潮水嘛。”

曹涌脸sè尴尬。

陈平安问道:“赵尚书,大骊京城工部这边,有无岑文倩在陪都工部的履历和考评,如果有的话,今天可以拿出来做个参考。”

赵端瑾答道:“有。马上就可以拿过来。”

陈平安点头道:“那就有劳赵尚书立即派人取来过目。”

范峻茂靠着椅背,轻轻呵了一声,比起那种毫不掩饰的嗤笑,略好几分。

你陈国师都这么说了,在座的又不是傻子,大伙儿还讨论个屁,浪费口水么,直接让岑文倩当钱塘长就好了嘛。

如果不是地点不合适,坐门口的姜尚真,都想要朝这位女子山君伸出大拇指了。

赵端瑾摩挲腰间一块玉牌,再抖了抖袖子,身前便浮现出一条千步廊两侧的南薰坊、科甲巷诸多衙署“袖珍木造模型”,只见这位并非练气士的礼部尚书动作娴熟,场景不断变换,很快便从自家“礼部衙门”的一处档案房那边,好似隔空取物一般,从一堆卷宗当中抽取出关于岑文倩在陪都工部的档案记录,赵端瑾再手指敲击玉牌一下,景象随之消散,唯有那份档案留在礼部尚书的手上。

陈平安才知道,原来御书房的小朝会议事,还可以如此作为,确实省时省力。

屋内再次传阅这份记录,先前诸位在座神灵,只知道岑文倩在陪都工部做了实事,但是具体是什么功劳,以及如何做成的,并不清楚。但是在这份赵端瑾刚刚“搬来”的档案之上,一目了然,详尽记录了岑文倩以水部员外郎身份提出的每一条建言,如何疏浚河道、拓宽支流水域或是江河改道,在何地进行“合龙”……附加工部诸司不同官员的勘验结果和考评内容。

陈平安缓缓说道:“以后大骊的山水官场,包含五品以及五品以下,各路山水、城隍庙和文武庙的神祇英灵,就地升迁的规矩不变,还是更多遵循就近原则,但是神位在五品以上的升迁,除了某些特例,一般都会从外部选调赴任。除了山水相冲的忌讳,山、水神灵之间不宜互换身份,其余京师州郡县在内各级城隍庙,加上文武庙,都有可能转任别地山神、水神,与之同理,后者也可以补缺前者。”

“这是为了免得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不是一团和气,自立山头,报喜不报忧,一座座地方衙署只盯着自身利益。不然就是长久内耗,把全部心思放在争权夺利上边,内部同僚之间相互倾轧排挤,导致谁做得多,就错得多,与朝廷吏部和五岳山君府秘密揭发,告状成风。”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山水官场,五品之上,也要遵循朝廷官员不得在原籍任职的定例。每一次例外,都需要在大骊礼、吏两部存档,举荐者,附议之人,持有异议者,都要清清楚楚写个明白,方便以后查账。”

“事后证明某某人举荐有功,不赏,这只是在其位谋其政,职责所在而已。但是如果举荐有误,要罚,因为这是失职。有人说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做官,外人当真无妨,可以随便理解这句话,可既然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又是自古而然的学而优则仕,我倒要看看,当官到底是怎么个容易。比如今天长春侯举荐岑文倩担任钱塘长,假定审议通过了这项任命,连同我陈平安在内,只要是今天选择附议的,以后岑文倩在钱塘长任上的贪墨,怠政,假公济私等等,我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按照崔国师定下的那份吏部旧例,好好算一算是

怎么个加减法了。”

“此外,山水官场的告状一事,必须实名举报。但是与此同时,受理案件的五岳山君府和大渎侯伯两府在内,还有州一级城隍庙,作为与之职责相关的监督、功过纠察等衙署,查案就一查到底,不怕翻旧账,往前推一千年,都可以查,甚至是只要能查到几百年前的档案,就必须查到几百年前为止,所以从今天起,就没有什么既往不咎的官场讲究了。再往后盯着至少百年光yīn,被下属或是官场同僚举报的某位山水神灵,如果胆敢挟私报复,或是变着法子给谁穿小鞋,一经发现,他们又无法自证清白,那就罪加一等,一律从重处置。大骊朝廷的礼、吏和刑部,会联手设置一个新机构,三部衙署各自最少让一位侍郎出面兼管此事,五岳大渎和京师城隍庙,让一司主官按时来此京城衙署点卯议事,共同负责定期查阅与之相关的卷宗。”

曹涌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既然是公事公办,他不好替老友伍芸多说什么。

而且今天陈平安是首次以大骊国师身份参与议事,曹涌何等熟谙官场门道,确实不宜开口反驳什么。

何况陈平安是在就事论事,不单单是针对钱塘长补缺一事了,而是涉及到了整个大骊山水官场的新规矩。

今天简简单单一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可就是以后整个大骊山水官场,长达百年千年的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至于另外的那些议题,曹涌就更不敢掺和了。

除了曹涌,其实几乎所有在座神灵,都有些头疼。

大骊王朝一旦多出那座暂未命名的崭新衙署,就意味着朝廷的手伸得更长了。

但是陈平安同时提出各路神灵之间的调迁、流转,对整个山水官场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好消息。

佟文畅突然问了个问题,“陈国师,若说识人不明,用人有误,我们在座的,都有连带责任,那么皇帝陛下呢?是不是始终置身事外?”

范峻茂嘿了一声。

这个满脸苦相的老农,就是说话中听,不像某些头别玉簪的青衫书生。

陈平安淡然道:“朝廷同样有例可循。”

宋和笑道:“只要过错累积多了,就没有功过相抵的说法,寡人是需要下一道罪己诏的。”

佟文畅点头道:“那我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佟山君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烟杆。

之前百年,一切山上事务,按照大骊御书房常例,几乎都是国师崔瀺一言决之。

只说从大骊先帝到现在的皇帝宋和,反正都是事先知情,也仅仅是知情了。

比如今天全部拿到台面上的提议,其实陈平安早在遂安县村塾那边,就已经跟皇帝宋和通过气,双方一边散步一边详细聊过,陈平安会解释为何如此,各自利弊何在,短期优势与长远的隐忧,与之相对应的后手方案,在不同的阶段,如何查漏补缺,如何更换方针,陈平安都有相关的阐述。

陈平安并不清楚师兄崔瀺是怎么当国师的,又是如何与历代大骊皇帝相处的。

只是以诚待人。

“难就难在成败互因,理无常泰。但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案,说简单很简单,就是不断纠错。说难也是登天难,若是任何一个国家、朝廷和君臣,出现问题,都能解决问题,何来国祚断绝,改朝换代。所以不是崔师兄订立的规矩,就一定不能作任何更改。”

“如果一项政策到了不合时宜的地步,到了仅凭细节上的调整,框架上的修缮,都已经无法解决某个症结的关键阶段,那就别无他法,只能推倒再重建,同样是一种纠错,无非是力度更大。”

“任何一项需要拿到小朝会去反复讨论的重大改革,都是在用药。但是那些不分大小、有错纠错的举措,才算一日三餐的饮食进补。”

等到皇帝陛下都认可岑文倩,那么关于钱塘长任命一事,就算敲定了。

今天议事,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的长春侯,松了口气。

杨花用眼角余光看了眼那个青衫男子。

姜尚真默默记下,打算回到落魄山,将这个细节,与小米粒说一说,他绝不添油加醋就是了。

皇帝望向魏檗,问道:“魏山君有没有提案?”

魏檗点头说道:“我北岳辖境内,玉液江水神叶青竹,她一直想要更换江河道场,愿意平调,甚至可以自降半级。”

这件小事,是魏檗事先就写在那枚竹简之上的提议。

魏山君纯属没事找事罢了。

礼部尚书赵端瑾得了皇帝陛下的眼神示意,站起身,走到书桌对面的那堵空白墙壁附近,抬起手臂再猛然下划,便“打开”一幅山水画卷,赵端瑾再拿起一旁的长画杆,点了点画面几处,都是如今暂时神职空悬的江河祠庙旧址所在,一一显现,随着赵端瑾的手中竹杆牵引,它们一一“飘落”在两排椅子中央地带的空中,批注文字与袖珍建筑,以及一条条蜿蜒如蛇的江河雏形,一并悬停静止,然后尚书大人就开始讲解这些江河的水性、来源以及诸多支流概况,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皇帝陛下会心一笑,因为瞧见那位新任国师,已经开始闭目养神。

难得这位真身还在村塾教书的陈先生,有这么一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情。

老尚书沈沉同样开始眯眼打盹了。

屋外谢狗背靠墙壁,打着哈欠,伸手轻轻拍嘴,想起一事,忍不住以心声问道:“小陌,咱们山主为啥临时改变主意?”

小陌答道:“公子说这叫事赶事,时机成熟了,自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按照公子最先的计划,是打算做完三件私事之后,再来决定要不要走一趟大骊京城。

玉宣国京城事了,去龙泉剑宗给人当伴郎,再与好友一起游历浩然六洲。

这种事情,小陌并不会对谢狗如何刻意遮掩。

谢狗又问道:“山主这次出山担任大骊国师,宋长镜,还有那个洛王宋睦,嗯,就是泥瓶巷的宋搬柴,他们就都没有意见?”

小陌笑道:“不太清楚。公子没说。”

谢狗说道:“山主不说,你就不会问啊?”

小陌说道:“我对这些事情又不感兴趣。”

谢狗咧嘴笑道:“担任次席供奉,这么大的事,咱们山主都不晓得事先跟我打个招呼,太不见外了。”

小陌微笑道:“这是前不久我的一个提议,公子觉得可行,就当真了,因为周首席刚回落魄山,公子本来是打算近期举办一场祖师堂议事,到时候再拿来出来说道说道,看看大家的意见。”

谢狗白眼道:“费那劲做啥子,咱们落魄山一直以来,不都是山主的一言堂嘛,个个嘴上不说而已,心里敞亮得很!”

小陌摇头道:“不是这样的。”

谢狗满脸不以为然。

小陌解释道:“你会这么想,并不奇怪。如果不是朱老先生为我解惑,同样会误会公子。按照朱老先生的说法,是因为公子心中自有一副算盘,那些有了决定再与我们公开商量的事情,公子都早早照顾到了我们所有人的想法。所以乍一看,都是无异议的。事实上,有异议的事情,但凡会让谁感到为难的,公子就根本不开口了。”

谢狗叹了口气,“当个山主就这么心累了,当了国师,还了得?”

小陌笑道:“当了国师会如何,我不清楚公子的心态。但是只说当山主,公子并不觉得有丝毫的心累,反而觉得很开心。”

谢狗问道:“又是他亲口跟你说的?”

小陌摇头道:“不用公子说,我们旁人就都看得出来,你觉得呢?”

谢狗赶紧点头,“那必须啊,这么简单的事实,我们都看得出来!”

屋内那边,等到为玉液江水神娘娘选定祠庙新址,宋和笑着开口说道:“暂停议事,诸位可以休歇一刻钟。”

就等这句话了,佟文畅摸起烟杆,看了眼陈平安,后者默契点头,佟山君再看了傅德充,后者亦是点头。

他们仨几乎同时站起身,走出御书房,再来到檐下廊道,三个原本半点不熟的“同道中人”,两先一后,开始蹲着抽旱烟。

璞山山神傅德充暂时还不清楚,自己跟着那俩,依葫芦画瓢,就这么一蹲,就成了以后他再来大骊京城御书房议事的一个习惯,次数多了,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就是传统了。

出屋子透口气的,其实不多,还是留在御书房内,趁机与皇帝陛下闲聊几句的,更多。

姜尚真见没人主动跟自己打招呼聊闲天,便悻悻然起身,跨过门槛,来到廊道,笑道:“小陌先生,谢姑娘。”

小陌一贯是黄帽青鞋的装束,反而是那个两颊腮红的貂帽少女,脚踩一双雪白的飞云履,足下生云,寓意飞升。

小陌笑道:“周首席辛苦了。”

谢狗笑嘻嘻道:“不愧是周首席,好大威风哩。”

姜尚真笑眯眯道:“绷脸强撑着,出门在外,必须把落魄山首席供奉的金字招牌立起来,我平时不这样,很好说话的。”

小陌微笑道:“景清说周首席酒量好,朱老先生和小米粒,都说周首席酒品更好。”

姜尚真笑容灿烂,“其实我的酒量和酒品都一般,无非是喝吐了再喝喝了再吐。”

谢狗说道:“郑大风说了,咱们山上的仙家酒酿,都是周首席花大价钱买来的珍藏,出手阔绰,别人是几坛几坛买,周首席都是一酒窖一酒窖买!”

姜尚真开始骂自己了,“人傻钱多。”

周首席这么聊天,谢狗就有点跟不上趟了。

小陌说道:“周首席这叫既能挣钱又能花钱,不愁钱,也不为钱发愁。修行理当如此,不分酒桌内外,山上山下。”

姜尚真赶紧提醒自己克制,克制些,差点就要脱口而出,小陌,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分你我,只管将首席供奉的头衔拿去!

范峻茂是近乎被魏檗拉着走出御书房的,看她的架势,是要与陈山主兴师问罪来了。

好像陈大剑仙正在与佟山君扯闲天,说了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势高益危,道高益安。

佟文畅听到这句评价之后,难得挤出个笑脸。

范峻茂就更来气了。

陈平安抬起头,伸手挥散些许烟雾,主动开口笑道:“范山君何必置气,你又不是好面子的人。”

范峻茂差点就要掉头走人。

不好面子,跟没面子,能是一回事?

这位即将获得“翠微”神号的女子山君,刚要挪步,她就听到陈平安以心声笑道:“在屋内,不好坏了规矩,我在这里给范山君道个喜,梓桐山与其余四岳有点不一样,文庙会额外赠予南岳一块匾额,‘天下青山’。至于将这块匾额挂在何处,是山门口,还是府邸大门,或是书斋,就看范山君的个人喜好了。”

翠微本就是山之别称,以此作为山君神号,不能不说是一个山水官场的奇迹。

北俱芦洲历史上,曾经有个堪称庞然大物的宗门,是一洲南方的山上领袖仙府,叫清德宗,得道之士被外界誉为隐仙,祖师堂的堂号就叫翠微。等到清德宗成为过眼云烟,与“翠微”相关的山上门派名称、练气士的道号,在文庙那边就一直空缺,任何申请,悉数驳回,其中缘由,不得而知。此外中土神洲有个翠微楚氏,是千年豪阀,早年在老龙城登龙台那边结茅修行的一位供奉,金丹境练气士楚阳,他就出自这个家族,只不过这个“翠微”属于地名。

故而范峻茂自拟神号“翠微”,再通过文庙的审议勘验,属于捡了个天大的漏。

不曾想还能白拿一块“天下青山”的匾额,范峻茂瞪大眼睛,“当真?!”

陈平安无奈道:“这种事能开玩笑吗?”

这么大意思的匾额内容,一来不是谁都敢写的,就算真有那种犯浑的读书人,范峻茂也不敢擅自悬挂,你傻当我也傻啊。

确定陈平安不是开玩笑,范峻茂难掩喜sè,“虽说明知是打一闷棍再给颗枣吃的路数……”

说到这里,范峻茂都笑出声了,伸手揉了揉脸颊,“不打紧,我也认了!这样的路数,再来几回都不成问题。”

魏檗在旁调侃道:“扇一巴掌给颗糖吃的路数?这种耳光,我也喜欢啊,怕什么脸疼,就怕对方的手掌打肿了不愿再打。”

范峻茂一屁股坐在台阶上。

陈平安不再心声言语,开口笑道:“范山君这会儿不嫌弃乌烟瘴气了?”

范峻茂抖了抖袖子,“不是有魏山君在场嘛。”

投桃报李,礼尚往来嘛,范峻茂就想要把那几个躲在幕后拱火的势力说给陈平安。

不曾想陈平安立即猜出了她的用意,摆摆手,重新以心声言语道:“说了不让你为难的,又不是什么场面话,不然我为何故意火上浇油与你多说一句,名单上边漏了几个?就是看你在气头上,笃定你肯定不会顺着我的意思开口说下去,否则你要真爽快答应了,补全名单,我反而要破例,在屋内以心声言语提醒你一句了,我们才好打个配合,演一场戏。像现在就很好,就当是大骊宋氏给梓桐山的面子,范山君再给那些漏网之鱼留了一个面子,三者各自都有一个台阶下,结果还是那个结果,却都不至于把关系弄得太僵。他们如果懂得一个下不为例的道理,那是最好,如果误以为大骊朝廷怕了他们,以后反而得寸进尺,那就别怪大骊不留半点情面了。”

范峻茂一时无语,沉默许久,有些恼火,“陈平安,你帮忙说说看,到底是你天生就是一块当官的材料,还是我天生就不适合做官?”

陈平安微笑道:“要把官当得不像官,并且还能不挪窝,不被排挤得去清水衙门坐冷板凳,甚至可以把官当得越来越大,那才是真本事。”

范峻茂满脸无所谓,笑道:“这些大道理,听听就行了。”

陈平安笑道:“范峻茂,反正只是听听看,我再说一个‘有人说过’的大道理?”

范峻茂一挑眉,抬起手,一弹耳朵,“看在那块匾额的份上,说说看,我且听着。”

大不了左耳进右耳出嘛。

陈平安抽了一大口旱烟,悠悠吐出烟雾,却长久无言,只是怔怔看着前边,好像是一个不远也不近的地方。

范峻茂喂了一声,提醒陈平安别发愣了。

魏檗坐在她身旁。

这位女子山君,曾经独自留在那座孤零零的梓桐山,面对如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蛮荒妖族大军,她好像与整个人间无声豪言一句,山头破碎就破碎,金身崩裂就崩裂,老娘还真就不走了!

陈平安回过神,笑着与她说了声抱歉,然后他果真以“有人说过”作为开场白。

“不用假装与这个世界如何亲近,也不用假装与这个世界如何疏远,理贵适中平常心,不可过厚与太薄,我们还是我们,我们就是我们。”

看网友对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有人说过 的精彩评论

34 comments

  1. 清都少年郎

    忍不住破口大骂,啥 啥 啥,写的这是个啥!看了这么久 越看越心累

    沙发
  2. 油桃

    第几?第一?

    板凳
  3. 清都少年郎

    有本事你把新冠大流行也写进去,算你陈太监水多活好

    地板
  4. 匿名

    能把主角写的这么让人恶心,这傻逼作者真他妈是个人才

    4楼
  5. 陈政华sb

    这作者真的好强呀,生生把一本封神的小说写成厕所纸

    5楼
  6. 陈十一

    这都是啥,这要是个什么结局

    6楼
  7. 匿名

    还不如太监了

    7楼
  8. 没意思

    一点意思都tm没了

    8楼
  9. 匿名

    这章还行了,总算没有切来切去的

    9楼
    • 匿名

      还不是水,章章水些日常还有一些和支线都没关系人的小故事

  10. 哈哈哈

    憋了几天就写了这么个玩意?

    10楼
  11. 匿名

    写了什么?让人迷惑

    11楼
  12. 匿名

    有病?

    12楼
  13. 匿名

    有道理讲就挺好啊,又不是爽文,慢慢看呗

    13楼
  14. 一群傻屌

    诸位怕是没读过书,不懂就别瞎逼逼

    14楼
    • 匿名

      哟,这不是懂哥吗?您又懂了呀?要不您说道说道?什么玩意儿呀。

  15. 哈哈哈

    我懂了,陈平安炼气炼体双修,山上山下双修,抽烟喝酒双修,一步成一

    15楼
  16. 您的大名

    不急不急,我起码还有50年阳寿,等得起

    16楼
  17. 小李

    陈政华,你要不要看看你憋了一个星期写出来的东西是个啥

    17楼
  18. 繁华落尽人独立

    昨天晚上网页打不开了?

    18楼
  19. 漪眼丁真

    鉴定为水法通天

    19楼
  20. 看到中间部分我还以为在看极品公子,开始理论灌输模式了

    20楼
  21. 影无伤

    他看到的,应该是剑气长城城头上的那位末代隐官吧,唯有真正的经历过,才会明白那种举目四望,皆是敌人,不见一位同道的绝望;唯有真正淋过雨的人,才会从心底里,想要为其他人称一下伞。

    21楼
  22. 右左

    真的大水比,操

    22楼
  23. 倪大业

    越来越主流价值观了

    23楼
  24. 好事者

    说实话吧这书看的越来越像看儿童读物,了无生趣

    24楼
  25. 阿良

    25楼
  26. 匿名

    这么讨厌,你别看啊

    26楼
  27. 东山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总归是那帮孙子的

    27楼
  28. 匿名

    儿童不会看下去

    28楼
  29. 匿名

    只能讲主线剧情一点没有,水日常,不想写可以草草烂尾来个结局

    29楼
  30. 匿名

    22年都快结束了,还有这么多剑孝子

    30楼
  31. 陈平安

    太慢了哎 一周一更 白水文看看也无妨

    31楼
  32. 匿名

    来了来了

    32楼

Leave a Reply

昵称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