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有人说过

当老尚书说出这个称呼,大骊皇帝没有说什么,陈平安也没有说什么。

宝瓶洲又要变天了?

宋和微笑提醒道:“范山君?”

等到那张空椅子,一袭青衫落座后,原本头疼的皇帝陛下,这会儿就换成别人头疼了,风水轮流转,何须三十年,只在顷刻间。

众目睽睽之下,范峻茂哪怕再不情不愿,还是只得伸手一抹,只见女子山君施展本命神通,凝聚屋内水气作一页宣纸,她再轻呵一口气,云雾聚拢如一团金sè墨汁,手指蘸了蘸,窝火不已的范峻茂,刚要“在纸上落笔”,就看到对面魏檗在内的几尊山水神灵往自己这边瞧来,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刚好有了撒气筒,她不好与在神号一事肯定帮了大忙的年轻隐官撂狠话,老娘还怕了你们几个,“看什么看,你们来写?!”

魏檗是懒得跟范峻茂计较,屋内其余多瞥了几眼就挨训的山水神灵,是不愿招惹这位崭新神号“翠微”的南岳山君。

毕竟某种意义上说,梓桐山不在大骊国土之内,那么以后范峻茂,她就是整个宝瓶洲广袤南部山河的执牛耳者,再加上南方暂无儒家书院,那么能管范峻茂和梓桐山的,好像就只有文庙了。

反而是对范峻茂颇为礼敬的佟文畅开口说道:“劳烦范山君忙正事,我们一屋子都等着。”

佟山君一向对事不对人。

范峻茂火冒三丈,“姓佟的,碍你事了?有空跑出去吞云吐雾,就没空等我列份单子?”

佟文畅还是温吞的口气,缓缓道:“要是范山君需要写好久的名字,我就出去抽旱烟了。”

范峻茂一时语噎。

坐在门口当门神一般的姜尚真会心一笑,有那么点神篆峰祖师堂议事的味道了。

撤碑一事,复国和立国的山下王朝、藩属诸国,是想要彻底消除大骊王朝仅剩的那点影响力,而逐渐恢复元气、或是近些年开山立派的一众山上仙府、门派道场,则是想要恢复到战事之前的局面,继续当他们的山上神仙,不受任何人间律法的约束。但是有了那一块块山顶石碑,一些个无力与山上神仙平起平坐的朝廷官府,尤其是山下的老百姓,一旦遇到事情,就像是“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可以凭此与书院申诉,故而每一块石碑,都是一种对山上修道之士的束缚,所以不管是谱牒修士,还是山泽野修,都不愿意石碑长久在山,最好是成为一页翻篇的老黄历,时日一久,便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在座神灵,对此都心知肚明。

归根结底,就是诸国朝廷和山上仙师们,都想要一份纯粹的自由。

山上练气士犯忌,比如哪怕在山外闹出了人命纠纷,只需关起门来,神仙老爷们与当地朝廷与官府磋商,至多是破财消灾,甚至是根本不用花钱,朝廷就会代为给出一笔抚恤金,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谁都不想这种天不管地不管的“神仙日子”,就此一去不复返。

哪怕以后儒家书院会更多插手事务,这是一种大势所趋,可你们大骊宋氏都退回大渎以北地界了,没道理继续管这管那,肆意插手别国内政。

范峻茂快速写好那份名单,字迹潦草,她再往那张椅子方向轻轻一推。

不见陈平安有任何动作和气机涟漪,纸张便不露痕迹地更换路线,飘落在书桌那边,皇帝宋和先行过目,点点头,再捻起纸张,抬起手,笑望向陈平安。

陈平安这才伸手接过那页纸张,说道:“肯定不会让范山君为难。要说事情有大有小,却总是有商有量的,将来他们一趟大骊京城之行,说不定还能跟我们大骊额外谈成许多互利互惠的山上买卖。所以有请范山君把我们大骊的诚意带到南岳地界,免得误会丛生,横生枝节,导致无事变有事,好事变坏事。”

范峻茂板着脸点点头。

今天你是东道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先由着你官威重,但是等着,以后你陈平安再去梓桐山或是采芝山,不吃几个闭门羹,老娘就跟你姓!

“范山君是不是漏掉了几个名字?”

陈平安低着头看着上边的名单,抬起头,轻轻晃动手中纸张,笑道:“分量太轻了些。”

都是些小鱼小虾,名单之上,国力最为雄厚的的一个龙泓王朝,可能就只是跟黄庭国的底蕴相差无几。

最大的一座仙府,风角山,也才是一位元婴境的掌门山主,战时不见风角派仙师的任何踪迹,整个门派都神隐一般,战后重归故地,风光无限,除了恢复祖师堂神主之外,还用极低价格一口气将沦为无主之地的七八处风水宝地,一并收入囊中,如今祖师堂成员,不提山上客卿身份,光是拥有国师、护国真人、皇室首席供奉头衔的仙师,就有五六个之多,稳坐钓鱼台,大肆敛财,占尽好处,赚了个盆满钵盈。

如果陈平安没记错的话,最近就有一桩与风角山有关的山上风波,闹得沸沸扬扬,缘于一个门派旧址被风角山给鸠占鹊巢了,就去找本国新帝求个公道,结果一场由皇帝本该秉公决断的议事,从新任护国真人,到首席、次席供奉,全是风角山的仙师。

果不其然,那位皇帝陛下在这中间就只能是捣浆糊,当和事佬,一边说着息事宁人,和气生财,莫要给外人看笑话,一边偏袒风角山,那个满腔愤懑的金丹境掌门,当场就扬言要带着所有谱牒修士,搬迁到大渎以北,投靠大骊宋氏。朝廷根本没理会,不上心,皇帝就只是说了几句轻飘飘的客气话,明摆着是都懒得挽留了,想走就走好了,今日不同往日,如今朝廷根本不差你一个道场破碎大半、法脉青黄不接的小门小派。

父慈子孝,上梁正则下梁直。父不慈子就难孝,上梁不正则下梁歪,这就是常理。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故而才需要正本清源,本立则道生,海晏河清。

自己都给了一份名单,陈平安竟然还不知足,这不是得寸进尺是什么。

范峻茂已经打定主意,坚决不增添剩余几个名字,与此同时,以后再不参加任何一场大骊京城议事,她冷笑道:“除了各国朝廷和山上门派,在这件事上,陈国师别忘了还有那些豪强门阀,都觉得大骊宋氏在这件事上寸步不让,是在咄咄逼人,不占理的,尤其是官府和私人书院里边,义愤填膺的读书人,嚷着要跟观湖书院讨要个说法,更是茫茫多,其中不少享誉朝野文坛的士子,要让书院出面邀请你们某位礼部官员,好与大骊朝廷当面对质。”

既然咱们俩都这么喜欢揽事,我范峻茂大不了就当背了个锅,头疼过后,现在就轮到你陈平安和大骊王朝为难了。

礼部尚书赵端瑾面无表情。

当面对峙?你们这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家伙,是点名要求大骊陪都洛京的新任礼部尚书魏礼出面,跟你们吵几句,还是觉得官位不够分量,要求我这位大骊京城的礼部尚书亲自走一趟观湖书院?

“都理解。”

陈平安将那张纸轻轻折叠起来,收入袖中,点头笑道:“不接受。”

老尚书沈沉在陈平安落座后,就再没有打盹,老人双手扶住拐杖,一直笑眯眯的。

这话我爱听。

心情舒畅,老尚书嘴上所说却是另外一番言辞,笑呵呵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畏呐,可别打官司打到观湖书院去,再一个不小心,说不定都会惊动中土文庙了,到时候如何是好?”

陈平安微笑道:“那就算他们找对人了。”

老人故作惊讶,自顾自说道:“万一文庙到时候派遣礼记学宫的茅司业,来咱们宝瓶洲主持公道,帮着调解纠纷,若真是如此,那可就有意思了。”

七十二书院之一的林鹿书院,就建在披云山,相信谁都不会这么自讨没趣。

可若是跟观湖书院告状都不管用,就只好跟文庙讨要公道了,结果来了个曾是文圣一脉弟子的茅司业。

这就……很愁人了嘛。

掣紫山晋山君说了句公道话,“在剑气长城,一拳就倒二掌柜,等到返回浩然,就得换一句了,单枪匹马陈剑仙。”

璞山山神傅德充,轻轻咳嗽一声,提醒自家山君别这么说话不讲究。

同样作为中岳储君之山之一的雨霖山,女子山神万树桂听闻此言,嫣然一笑,果然还是咱们山君最是大气,能够当面开玩笑,敢于仗义执言。

此言一出,屋内气氛顿时变得无比诡异。

你怎么不直接说一句,毫无背景陈山主?

这个说法,好像最早是从中土山海宗那边的山水邸报传出来的。

好多关于陈平安的小道消息,都是山海宗率先提及,然后被其余山水邸报纷纷“搬书”引用。

后来好像是文庙提醒过山海宗一次,才笔下留情了。

陈平安面带微笑,看似不以为意,“元婴境,当不起剑仙称呼。何况就算我不跌境,一位玉璞境剑修,在那边也不觉得被说成剑仙是什么好话。”

自少年起就开始远游,在“那边”停步最久,所以剑气长城可以算是陈平安的第二故乡。

除了中土文庙,此外宝瓶洲的那几个近邻,其中东海水君王朱,是陈平安的邻居,还是那种字面意义上的隔壁邻居。

北边的北俱芦洲,是赶赴剑气长城最多的一个洲,没有之一,就连中土神洲都无法与之媲美。一洲剑修,桀骜不驯,别洲之外,只认剑气长城。

南边的桐叶洲,落魄山的下宗青萍剑宗正在住持大渎开凿一事,无形中顶替了玉圭宗的山上位置。

何况门口那边,不就坐着一个化名周肥的落魄山首席供奉?

浩然九洲,越是高位神灵,越是需要与“外界”打交道,例如大渎两位侯伯,以后就免不了与东海水君府有交集。

陈平安从袖中摸出一本早就备好的小册子,“这是我们落魄山集灵峰祖师堂的谱牒成员名单,外加近些年的收入情况,大致有哪些合作方,内容相对比较粗略了,只是方便大家对我们山头有个初步的印象,因为来得匆忙,下宗选址桐叶洲的青萍剑宗,我就没有写在上边,如果谁感兴趣,稍后我可以让周首席作个详细的阐述。”

免得外界误以为陈平安当了大骊国师,会假公济私,先前落魄山对外宣称封山二十年,以后一旦解禁,焕然一新,难免会有人觉得落魄山是背靠大骊,借机中饱私囊,才有了这份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皇帝宋和微笑道:“请诸位自行传阅即可,寡人最后一个看册子就是了,陈国师,朝廷这边能否留下这本册子,归档保存?”

陈平安点头道:“当然可以。”

册子上边,有些谱牒成员,还会带个括号,例如落魄山首席供奉周肥,括号里边的内容,就是真名姜尚真,玉圭宗上任宗主,云窟福地现任姜氏家主。

记名供奉陌生,道号喜烛,旧道场所在,蛮荒三轮明月之一的皓彩,剑修。

又例如暂无谱牒录名的候补供奉谢狗,她括号里边的内容就比较长了,曾用化名白景,至于曾用道号,朝晕,外景,耀灵……一大串,将近十个。旧道场位于蛮荒那轮大日之中。落魄山次席供奉候补人选。剑修。

这本册子的末尾,钤印有一方印章,落魄山陈平安。

相信大骊宋氏很快就需要为陈平安篆刻一方官方印章了,印文当然就是“大骊国师”。

需要礼部和钦天监精心挑选出一个黄道吉日,皇帝开笔仪式的具体时辰,印章的材质,五岳江渎、京师城隍庙和文武庙的加持,都有讲究。

老尚书沈沉看着册子上边的内容,啧啧称奇。

其实小册子就只有两页,第一页写落魄山的谱牒成员,并不记载那种更能显现山上香火情的客卿。

第二页写商贸现状,其实就有点像是对“客卿”一项的补充,光是北俱芦洲一地,光是宗字头的合作对象,就有骸骨滩披麻宗,女子剑仙郦采的浮萍剑湖,刘景龙的太徽剑宗,此外还有水龙宗和大源王朝崇玄署在内一大串的山上生意盟友。而自家宝瓶洲,其中有几个名字,也很有嚼头,例如晋青的中岳掣紫山,璞山,雍江,同为储君之山的北岳神谶山和南岳的采芝山。

归功于上任龙泉窑务督造官曹耕心的“兢兢业业”和“抓小放大”。

当然还有披云山的知情不报,魏山君与曹督造好像心有灵犀,双方联手,使得一座云遮雾绕的落魄山,底蕴如何,外界光靠猜。

唯一一次例外,就是那场精彩纷呈的观礼正阳山,但可惜此次问剑,除了山主陈平安,其余集灵峰祖师堂成员,都未真正出手。

其实大骊朝廷对落魄山的真实家底,说是“所知甚少”,有点不像话,那就换个稍微委婉一点的公门用语,“了解不多”。

魏檗看得格外仔细,翻过一页,还要再翻回去浏览内容。

你这位夜游神君,装啥装。别说落魄山有几个谱牒成员,山上有几棵树,魏山君都一清二楚吧。

这就是外界误会魏山君了,事实上,应该是落魄山连披云山的那片小竹林,有几棵竹子都是有数的。

小册子一路辗转,期间佟文畅只是扫了几眼,有些神灵看得格外认真,一个字都不肯错过。

只说陌生与谢狗,两位蛮荒剑修,一记名一候补,都没有提及境界。

但是光凭他们各自的旧道场地址,在座各位,就都掂量出分量了,陌生与谢狗,必然皆是飞升境无疑!

几乎所有神灵在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有点别扭。

近在咫尺之地,屋外廊道里边,就站着两位道龄极有可能长达万年的飞升境,而且还是出身蛮荒的远古剑修。

先前姜尚真搬了条椅子坐在门口,瞧着有点滑稽,这会儿再看周首席挡在门口那边,好像将屋内屋外隔开,就顺眼多了。

屋外那两位在蛮荒天下足够拥有“旧王座”资格的蛮荒剑修,有姜尚真挡着,至少不会二话不说就进来乱砍一通吧?

其实姜尚真就曾与陈平安询问,这个在大日中开辟火精宫作府邸的谢姑娘,莫非是远古天庭神异一道的火精化身?

跟陈平安一开始的猜测,如出一辙。

但是青同给出过答案,从仰止那边旁敲侧击而来,白景是货真价实的妖族出身,并非神灵在人间的转世。

而且仰止还泄露了一个消息,那个接手曳落河的绯妃,若是按照道脉划分,极可能是白景的再传弟子。

宋和是最后一个翻阅册子,看过之后,轻轻合上,手掌覆在册子上边,笑问道:“陈国师,礼部这边有个想法,我们春山书院,能否谋求一个文庙七十二书院的候补?”

上次文庙议事,才刚刚新定儒家七十二书院,至于所谓候补,就是能够进入文庙的考察行列,但是何时增补,是没有定数的,而且竞争异常激烈,大骊在内的浩然十大王朝,几乎都有数座

官办书院早早跻身候补之列,一旦有某个书院名额的空缺,就是三十余座王朝书院要同时走这条独木桥。此外春山书院还有个问题,距离林鹿书院太近,再就是春山书院内那种能够称之为名动天下的大儒,实在是数量太少,关键是如今书院那边拥有儒家君子头衔的山长、主讲和讲习,一个都没有。

礼部尚书赵端瑾开口说道:“此事确实难度不小。”

陈平安笑道:“春山书院能否跻身候补,我这边说不上话,可能需要魏山君出马了,看看能否邀请那位负责住持披云山封正典礼的大先生,近期去书院讲课一次。”

魏檗说道:“只敢说硬着头皮与大先生转述此事,大先生愿不愿去不去春山书院讲学,我在这里不敢作任何保证。”

晋青与范峻茂和蒙珑对视一眼,就连佟文畅都抬起头,看了眼魏山君。

好家伙,我们几个山君,今天议事之前,连自拟神号一事都不知道能否通过,内心惴惴。

你魏檗倒好,连那位大先生都已经碰过头见过面了?尤其是连大先生住持披云山封正典礼一事,都早就知晓了?

本事这么大,你魏山君咋个不直接去中土文庙落座议事啊。

几位山君心里泛酸,在这件事上,其实陈平安也是憋屈不已。

老子苦口婆心劝你自拟神号用个“夜游”,甚至还搬出了自家先生和陆掌教,你魏檗当时非但不领情,还跟我急眼了。

结果等到初次见面的大先生说夜游神号好,你就立即换成另外一副嘴脸了。敢情是自家人说的道理都不算道理,对吧?

呵,归根结底,还是我陈平安,人微言轻了。

魏檗老神在在,假装不知屋内的视线交汇。

陈平安继续说道:“我会在春山书院担任临时教习,专门开课讲解剑气长城历史上的攻守战。当然这件事,还需要陛下和礼部连同春山书院一起审议通过。”

魏檗说道:“先前在落魄山,大先生亲自举荐陈国师担任书院君子。”

赵端瑾笑道:“好事成双。”

沈沉突然开口说道:“既然是讲解兵法武略,陈国师去春山书院担任临时讲习,自然是好事,不过如果去我们在冕州新设没几年的松雪讲堂,显然更加名正言顺,而且不用等什么商议结果,我本就挂名堂长,松雪讲堂又是兵部直辖的机构,现在就可以把这件事给敲定了。等到议事结束,我领着陈国师去一趟千步廊的南薰坊,到了兵部衙署,当场给陈国师写好一份任职公文,就别是什么小家子气的‘临时讲习’了,松雪讲堂的副讲,斋长,陈国师可以随便挑一个当。”

陈平安摇头笑道:“这件事再议。”

老尚书疑惑道:“再议个什么,要么答应,要么拒绝,陈国师何必拖泥带水,不爽利。”

陈平安说道:“那我就给句准话好了,近期只会担任春山书院的临时讲习。”

老人错愕不已,欲言又止。

赵端瑾忍住笑,让你摆老资格,跟我礼部抢人。

陈平安笑道:“老尚书可别骂一句外乡佬啊,我记得骊珠洞天一向属于旧大骊本土。”

老尚书顿时吃瘪不已。

当年崔国师自己都不计较什么,你一个绣虎的小师弟,翻什么旧账,还这么记仇?

陈平安已经转移话题,说道:“云霞山,长春宫,篁竹剑派,老龙城,这几个候补宗门,我们都帮帮忙,在合乎文庙规矩之内的前提下,尽量促成它们都能够跻身正式宗门,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他们自己也需成sè足够,我们才能锦上添花。一洲山河,宗门数量越多,再与在座各位相处融洽的话,山水气运就可以更加稳固,这些山上的谋划,就一个宗旨,战术上未雨绸缪,早做周全的准备,战略上做最坏的设想,假设还有第二场大战。”

最后这句话,整个浩然天下,可没几个敢想敢说。

一说到那场“大战”,皆是心有余悸。

不过陈平安的这份名单之内,竟然有一个篁竹剑派,还是让不少高位神灵倍感意外。

先前见到陈平安落座,他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正阳山要吃不了兜着走。

难不成是当了新任国师,就顾全大局,以德报怨?

一听到这个,范峻茂就更火冒三丈了,你与正阳山都能如此好说话,跟我反而锱铢必较?

唯独魏檗,依旧气定神闲。

屋内有一扇巨大屏风,绘制一洲山河形势图,用朱笔标注出所有国家的名称,以墨字书写宗门、门派。

宝瓶洲齐渡以南,神诰宗,真武山,云林姜氏,都是香火绵延的老字号势力。

还有一佛寺一道观,都属于宝瓶洲新晋宗门,再加上大隋境内的山崖书院,以及就建造在披云山上的林鹿书院,都跻身儒家七十二书院之列,共同稳固一洲气运。

其中广福禅寺,先前举办了一场升座典礼,落魄山这边还曾寄去一副对联。

而道场位于玉垒山的那座显灵观,一向名声不显,除了当地土民供奉祭祀,就连附近几国朝廷都不太重视,这座道观的处境,跟跻身一洲山岳之前的甘州山差不多,不显山不露水,直到被大骊宋氏纳入正统祭祀之列,才被外界所熟知,所以等到显灵观跻身宗门,山上山下都很茫然,根本不清楚宝瓶洲何时多出了这么一位道教真君。

这位立庙于山水接壤处的道门真君,较为罕见,道号有二,“清源”,“搜山”。

相传此君成道日,是六月二十四日。

随着前去那边游历的外乡练气士越来越多,都说山脚那条常年青雾弥漫的大江之上,曾见一位面若冠玉的金甲神灵,骑白马,手提长刃,率众游猎归山,于波面扬鞭而过,车驾浩荡,威仪无双。

论相貌与神气,不输披云山魏山君。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此君司掌神职宽泛,且不受大岳山君管辖节制。

此外旧白霜王朝境内,道门天君曹溶道场所在的灵飞观,凭借功德,由观升宫,跻身宗门,灵飞宫的首任宫主湘君,道号洞庭。

如今宝瓶洲的宗门数量,哪怕相较于一些个大洲,都不算少了。

陈平安微笑道:“我有个不太成熟的建议,只说我们大骊国境之内,整个宝瓶洲北方地界,宗门仙府与山水神灵的升迁贬谪,两者同理同例,不是当了宗字头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若是犯禁过重,是可以被裁撤掉宗门头衔的。”

“举个例子,例如大骊可以帮助正阳山的下山篁竹剑派抬升为宗门,前提是只要他们立功足够,能够被记录在文庙功德簿上。”

“与此同时,也可以将作为上宗的正阳山摘除宗门身份。”

御书房内再次陷入沉默。

陈国师举了个好例子……

亏得正阳山今天没有没有剑仙参加议事。

“事关重大,到时候寡人和陈国师,会同六部主官和大小九卿,再一起专门商议此事的可行性,可能最后还要邀请林鹿书院和观湖书院协商。”

宋和笑道:“接下来我们先讨论钱塘长补缺一事,除了大骊礼部举荐的人选,长春侯和淋漓伯都有各自心仪的属官,赵尚书,你将三份档案给诸位传阅,我们看看谁更合适担任钱塘长,看过档案,先由赵尚书和两位侯伯替大家介绍一番,然后诸位可以畅所欲言,早就关系熟悉的,举贤不避亲。”

礼部尚书给出了三份档案文书。其中岑文倩的履历,屋内都比较关注,多看了几眼,因为祠庙金身的神位最低,名气最小,以至于某些神灵,都只知跳波河而不清楚河伯就是岑文倩。

此次由长春侯府提名的人选,就是岑文倩,如果真成了,就等于完成了一桩在山水官场上连跨三个大台阶的壮举。

所以杨花对此没有抱任何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网友对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有人说过 的精彩评论

38 comments

  1. 清都少年郎

    忍不住破口大骂,啥 啥 啥,写的这是个啥!看了这么久 越看越心累

    沙发
  2. 油桃

    第几?第一?

    板凳
  3. 清都少年郎

    有本事你把新冠大流行也写进去,算你陈太监水多活好

    地板
  4. 匿名

    能把主角写的这么让人恶心,这傻逼作者真他妈是个人才

    4楼
  5. 陈政华sb

    这作者真的好强呀,生生把一本封神的小说写成厕所纸

    5楼
  6. 陈十一

    这都是啥,这要是个什么结局

    6楼
  7. 匿名

    还不如太监了

    7楼
  8. 没意思

    一点意思都tm没了

    8楼
  9. 匿名

    这章还行了,总算没有切来切去的

    9楼
    • 匿名

      还不是水,章章水些日常还有一些和支线都没关系人的小故事

  10. 哈哈哈

    憋了几天就写了这么个玩意?

    10楼
  11. 匿名

    写了什么?让人迷惑

    11楼
  12. 匿名

    有病?

    12楼
  13. 匿名

    有道理讲就挺好啊,又不是爽文,慢慢看呗

    13楼
  14. 一群傻屌

    诸位怕是没读过书,不懂就别瞎逼逼

    14楼
    • 匿名

      哟,这不是懂哥吗?您又懂了呀?要不您说道说道?什么玩意儿呀。

  15. 哈哈哈

    我懂了,陈平安炼气炼体双修,山上山下双修,抽烟喝酒双修,一步成一

    15楼
  16. 您的大名

    不急不急,我起码还有50年阳寿,等得起

    16楼
  17. 小李

    陈政华,你要不要看看你憋了一个星期写出来的东西是个啥

    17楼
  18. 繁华落尽人独立

    昨天晚上网页打不开了?

    18楼
  19. 漪眼丁真

    鉴定为水法通天

    19楼
  20. 看到中间部分我还以为在看极品公子,开始理论灌输模式了

    20楼
  21. 影无伤

    他看到的,应该是剑气长城城头上的那位末代隐官吧,唯有真正的经历过,才会明白那种举目四望,皆是敌人,不见一位同道的绝望;唯有真正淋过雨的人,才会从心底里,想要为其他人称一下伞。

    21楼
    • 废话太监

      要习惯我这样,既然又要看又要骂,那就直接10秒看完下面骂,全他妈都是废话

  22. 右左

    真的大水比,操

    22楼
  23. 倪大业

    越来越主流价值观了

    23楼
  24. 好事者

    说实话吧这书看的越来越像看儿童读物,了无生趣

    24楼
  25. 阿良

    25楼
  26. 匿名

    这么讨厌,你别看啊

    26楼
  27. 东山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总归是那帮孙子的

    27楼
  28. 匿名

    儿童不会看下去

    28楼
  29. 匿名

    只能讲主线剧情一点没有,水日常,不想写可以草草烂尾来个结局

    29楼
  30. 匿名

    22年都快结束了,还有这么多剑孝子

    30楼
  31. 陈平安

    太慢了哎 一周一更 白水文看看也无妨

    31楼
  32. 匿名

    来了来了

    32楼
  33. 宁姚来了

    厉害,这个理解

    33楼
  34. 匿名

    一帮喷子一辈子也就看看爽文,然后在现实生活里啥也不是了

    34楼
  35. 匿名

    看看就算了,当不得真

    35楼

Leave a Reply

昵称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