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一片孤城彩云间 (2)

由原先的刑部左侍郎沐言,升迁户部尚书,代替马沅,成为一国计相。

刑部诸司衙署,还有在刑部挂名的供奉修士,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马沅的精打细算和生财有道,享誉朝野。

关于那场战事,大骊朝廷的六部主官,到底谁功劳更大,只争是沈沉还是马沅,跟礼部尚书赵端瑾几个都没关系。

同样是上柱国姓氏,曹枰和晏皎,都已经去往蛮荒天下的日坠渡口,与宋长镜和藩王宋睦汇合。

而这位鄱阳马氏家主,是个满脸横肉的臃肿汉子,只要马沅不穿官服踩朝靴,瞧着顶多就是个小县城里边富甲一方的富家翁,不能再多了,郡府首富,都不太可能是马沅这副德行。但是人不可貌相,马沅虽然生得膀大粗圆,可能大晚上他一个人走在京城街上,都能吓到那些胆小的,女子怕是遇到劫sè的,男的怕是劫财的,不过这个管着大骊钱袋子多年的马尚书,却是极负盛名的才华横溢,一手簪花小楷,写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便是作为大骊王朝馆阁体祖师爷的赵家老爷子,都说马沅的小楷,跟他的模样,恰好相反。

意思就是说马沅人有多丑,字就有多漂亮。

而马沅,作为公认能够被国师崔瀺视为臂膀之一的大骊重臣,确实是一个很不俗气的官员。

也是大骊官场近几十年来,升官最快的两个人之一。北边京城的马沅,南边陪都的柳清风。

至于关翳然为何能够在马沅这边,如此言语无忌,就在于马沅当年的科举座师,就是关翳然的太爷爷。

铁打的吏部老尚书,流水的侍郎和郎中。

此外马沅在跻身三品高官之前,每三年一次京察大计,马沅不管是在京还是地方为官,次次都是毫无悬念的甲等评语。

这就使得上柱国鄱阳马氏出身的马沅,当初在吏部衙门,三年七迁!

这让马沅得了个让人眼红的官场绰号,“马甲”。

所以在户部衙门里边,最喜欢骂人的马沅,唯独不骂关翳然。

当然除了这么一层关系,关翳然的算账、尤其是查账本事,确实不差。

夜幕沉沉,宝瓶洲东方地界,已经脱离大骊藩属身份的青鸾国。

当了不少年的礼部尚书李葆,今天亲自待客,客人是一个在宝瓶洲山上山下都籍籍无名的人物。

柳蓑。

这个青年练气士,是青鸾国本地人氏。

李葆是一身书卷气的老人容貌,等到他关上书房之后,就变成了大骊王朝的织造官李宝箴。

早年李宝箴在担任大骊绿波亭头目谍子的时候,就在青鸾国这边换了个官方身份,升官很快,很快就当上了礼部侍郎。

主持过多场会试,当之无愧的一国手掌文衡者。

此外李宝箴还是青鸾国在内,数个昔年大骊藩属国的幕后太上皇,山上各个仙府,山下江湖门派,都在李宝箴的掌控中。

柳蓑原本不想见李宝箴,但是他的一处秘密府邸,竟然遭贼了,不用想,就知道是李宝箴的不告自取。

桌上摆着两只碗,一碗墨汁,一碗清水。

这间书房,没有任何一本圣贤书籍,都是“于科举功名无益、于世道民心无补”的杂书。

李宝箴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率先坐下,伸手虚按两下,示意客人别客气。

柳蓑犹豫了一下,坐在与之相对的那条椅子上。

对椅如对弈。

李宝箴笑问道:“王-毅甫呢,这些年你们有见面吗?”

柳蓑默不作声。

当年柳蓑的自家老爷,后来的大骊陪都礼部尚书柳清风,在家乡青鸾国一个小县城当父母官,王-毅甫当时就是当县尉,后来等到柳清风换地方,去一个鸟不拉屎的边境小郡当太守,王-毅甫跟着一起,一路当车夫。柳蓑作为柳清风的书童,或者说是半个学生,那会儿就跟这位性格豪爽的王县尉关系不错,因为对方经常陪着柳清风一起喝酒。

好像王县尉只要开口,能够让总是独自微皱着眉头想心事的自家老爷多说几句话。

记得有次喝酒,王-毅甫就曾经询问自家老爷一个问题,想要知道是怎么看待山上的。

柳蓑因为当时喝了酒,记不清太多,但是自家老爷与王县尉的那场问答,其中一个道理,让柳蓑至今记忆深刻。

在自家老爷看来,山上的修道之人,所谓的神仙,其实就只是拳头大一些的凡俗夫子,仅此而已,几乎少有例外。

柳清风当时还有一个问题,是问柳蓑的,当然更可能是一种夫子自道且自问,与守不守规矩有关,包括制定规矩者在内。

李宝箴指了指桌上的一本册子,笑道:“柳蓑,你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才对,所以我就更奇怪了,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种东西也不记在心里,胆敢写在纸上?”

那本册子上边,是一桩环环相扣的谋划,矛头直指一个随便一根手指头就能捻死柳蓑的大人物。

双方年轻差不多,可是境界相差太多了。

柳蓑依旧不开口。

李宝箴问道:“还是说出自柳尚书的想法,你只是帮忙笔记下来?”

柳蓑终于开口说道:“如果是我老爷的想法,你拿到册子,肯定都在算计之内。”

李宝箴点点头,“大概是这样的。”

记得当年旁观一场柳老尚书的“下酒菜”,有个做贼心虚的山上门派,就要泄露一桩丑事了,托关系找到柳清风帮忙,柳清风就帮忙虚构了一场类似的丑事,在山上闹得沸沸扬扬,山水邸报都在聊这个,结果当然只能证明那个门派是清白的,然后又来了一场中伤这个门派的流言蜚语,修士便又开始辛辛苦苦自证清白,在那之后,等到真正的丑事“被”揭发,山上山下,都不以为然,再不愿刨根问底。

李宝箴找到柳清风,后者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这就叫看热闹,同样的热闹,往往热闹不起来。

当然作为回报,那个小有家底的门派,砸锅卖铁,暗中主动将一大笔神仙钱送到了洛京户部。

李宝箴至今都不清楚,那桩丑事的真正受害人,都来不及揭发仇家的一个江湖小门派,有无得到一个他们感到满意、或是内心真正认可的那种公道。

至于桌上那本册子,柳蓑在里边记录那桩谋划的切入点,算是针对陈平安的先手。

是龙泉剑宗的阮秀。

如此一来,陈平安和落魄山的突然发迹,就更合情合理了。

尤其是合情。

双方早已私定终身。

然后是两个拥有山水邸报宣扬此事的小门派,惨遭灭门,都死在剑气之下。

当然没人会相信这是落魄山的手段。

但这才是第一个环节,一个小小的伏笔而已。

不过某些有心人,可能在这个阶段,就会开始猜测是不是正阳山的栽赃嫁祸。

而龙泉剑宗的阮邛,大骊王朝首席供奉,明知这件事是假,这些山水邸报的内容更是假,但是与落魄山的关系?

第二个环节,才是书简湖,与顾璨有关。

可以与某本山水游记相互佐证。

李宝箴转头看了眼桌上的两碗水,微笑道:“顾璨是那碗墨汁,怎么搅和都是墨汁了,陈平安却是那碗清水,稍微蘸一点墨汁,就是开始由清转浊了。”

柳蓑点点头,并不否认李宝箴的这个观点。

“柳蓑,你跟陈平安有仇?”

“没有。”

“头回见面的第一眼,你就看他不顺眼?”

“当年初次见面,就觉得他与我老爷是一般的读书人,气态温和,平易近人,能修身,也能教人,更能做事。”

第一次见面,是在青鸾国狮子林外的道路上,老爷为了给一个道路上的小黑炭让路,牛车冲入了水塘,他们成了落汤鸡。

但是那个陈平安当时的表现,就让柳蓑心生好感。就像自家老爷说的那个道理,不管是什么家庭,豪门世族也好,小门小户也罢,只要是自家孩子犯了错,大人并不能代替道歉就了事,得让孩子知错,再改错。

“那就是觉得他运气太好了,年纪轻轻,就暴得大名,在外乡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给文庙圣人当关门弟子,道侣还是那五彩天下第一人,好像全天下的便宜都给他一人占尽了?让你嫉妒了,认为天道不公?你要替你家老爷,柳老尚书打抱不平?”

“不嫉妒,我曾仔细研究过他的发家史,必须承认一事,万般好处,都是他陈平安该得的。”

大骊官场,升官最快的,有两个,分别是大骊计相马沅和陪都礼部尚书柳清风。

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整个官场都知道,柳清风是皇帝陛下用来监视洛王宋睦的,但是藩王宋睦却对始终以礼相待。

陪都洛京,之所以始终没有变成宋睦一个人的衙门,就在于有个柳清风。

书童柳蓑,扈从王-毅甫,是跟随柳清风最久的两个人。尤其是柳蓑,更是自年幼起就跟随在老爷身边了。

但柳清风就因为不是修道之人,已经死了。老人甚至都没有想着成为一方神灵。

可是柳蓑并不会因此就记恨一个自己老爷都认可的读书人。

柳清风在临终之前,曾经与柳蓑笑言,以后唯一能够完善国师崔瀺诸多政策的人,功夫不在yīn谋,不在表面可见的繁琐事功,而在醇正,在道义,在人心不可见处的真正事功,崔瀺是故意将其留有余地的,因为他亲口说过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就像李宝箴在青鸾国的一切作为,当年落在柳清风眼中,就只是轻飘飘一句“我们以不义猎义,又有什么成就感。”

关键李宝箴当时还不得不诚心诚意称赞对方一句,确实高出自己一筹。

法家修士韦谅,曾经帮助国师崔瀺立碑一洲山巅。

而柳清风就亲笔撰写了那份后来几乎被文庙照搬的一洲神灵谱牒品第。

“那我可就要奇怪得完全无法理解了,无冤无仇的,你如此作为,所求何事?”

“无所求。”

李宝箴听到这里,终于大为讶异而非假装,问道:“柳蓑,你这是一种纯粹的恶意?”

柳蓑又开始闭嘴不言,甚至干脆闭上眼睛。

李宝箴拧转着手中的空酒杯,微笑道:“柳清风生前一定在某个时刻,提醒过你,如果哪天有人要挟你,例如我,就只管背叛他,让你好留下一条小命?”

柳蓑睁开眼点点头,“李织造神机妙算,确实如此。老爷当年还叮嘱我一定要赶紧忘掉那场对话的内容,否则肯定骗不过你。”

老爷希望他能够成为第二个李宝箴,但是要比李宝箴更聪明,只是太难了。

李宝箴问道:“知道为何我一直没有这么做吗?”

柳蓑答道:“因为你猜到了老爷会这么做,所以就觉得无趣了,对于没有意思的事情,你一向懒得做。”

李宝箴笑着点头,“准确说来是既无意思,也无意义。”

柳蓑反问道:“那你怎么确定老爷不是猜到了你会这么做?”

李宝箴笑容凝滞。

柳蓑笑道:“李织造不用装了,归根结底,你只是怕一个活着的柳尚书,准确说了,是死了的,你还是怕,怕他留有专门针对你的后手。”

李宝箴笑容灿烂,使劲点头,“那我就要问你一问了,有这样的杀手锏吗?”

柳蓑冷笑道:“我说有,你不肯全信,我说没有,你还是将信将疑。那么我说有没有,敢问李

织造此问,到底意义何在?”

李宝箴将酒杯丢回桌上,拍拍手,“柳蓑,我已经问完话了,你还有想说的吗?”

柳蓑闭上眼睛,“你我皆等死而已。”

李宝箴嗤笑道:“故弄玄虚,装神弄鬼,你真当自己是柳清风啊?!”

书房门外,响起一阵轻轻鼓掌声。

柳蓑洒然笑道:“来了。”

我一直闭口不提陈平安这个名字,你李宝箴偏不信邪,一口一个陈平安,能怪谁。

李宝箴强自镇定,望向门外那边,脸sè铁青,问道:“谁?!”

一袭青衫头别玉簪,如入无人之境,跨入书房,“真是不凑巧,柳尚书不在了,我还在。要杀柳蓑,怎么都轮不到你。”

此人身后跟着一个黄帽青鞋手持绿竹杖的青年扈从。

李宝箴问道:“怎么可能是你?!”

“无巧不成书?”

陈平安站在椅子后边,伸手重重按住柳蓑的脑袋,轻轻拧转,微笑道:“好的不学,偏偏这么不学好,小心真的会死。”

李宝箴想要以心声言语,想要喊出大哥的名字,却发现自己只能“哑口无言”,别说开口说话,练气士的心声手段都毫无用处。

接下来李宝箴就惊骇发现,此时此地的陈平安,竟然拥有一双粹然的金sè眼眸。

————

一片孤城彩云间。

白帝城内,这处真假混淆不清的太虚境地,飞剑无数,动静无序,快慢不定,看久了,兴许连所谓的动与静都没了界线,如此数量庞大的飞剑,是郑居中耗费三千年光yīn,一把把花钱购买、收受供奉、秘境搜集、或是“对照真迹临摹”,郑居中亲手炼制仿造而来,即便如此,依旧有大半数量的飞剑,是郑居中通过长年累月的大道推衍、演算“空想”而来。

抬头仰视一幅天象星图的郑居中收回视线,“这条路,大概是行不通了。”

另外那个郑居中则摇头道:“未必。”

“穷尽人力之心智,都只能是这样了,难道找别人帮忙,问题是又能找谁,人间已无崔瀺。”

“再等等看。”

“比如先跟白玉京寇掌教下出那盘棋?”

白玉京寇名,道法高如龙。

吾有屠龙技,把剑请君看。

除了郑居中,历史上来过这处秘境的白帝城修士,好像就只有开山弟子傅噤和关门弟子顾璨。

剑修傅噤曾经在此枯坐一月有余,无所得。

顾璨要比师兄傅噤更加无欲无求,只是问了师父一些很门外汉的问题,“剑修有了飞剑,若无师承和家学,懵懵懂懂之间,需不需要自己寻找那把飞剑的本命神通?”

“当然需要,只是其中难易之别,悬殊若天壤之分。剑修寻觅和勘验飞剑神通,如入水摸鱼,有些隐晦,水深,就需要耐心摸索一番,有些浅显,了了可见,就不用如何费劲了。至于水深水浅,跟飞剑品秩高低没有关系,都是碰运气。很多飞剑的神通,却分明如龙游浅滩,剑修轻而易举,扯住龙须就可以拽上岸,成为自家物。有些本命神通却如一尾小鱼游于海底,剑修耗费大力气去寻找,还是收获很少,只能自嘲一句,聊胜于无,造化弄人。在这中间,就有很多未来扬名一洲的大修士,其实都是身份隐蔽的剑修,只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剑修而已,修道天资好,登高之路势如破竹,但是受限于飞剑品秩,导致练剑资质太差,所以羞于启齿,不敢以剑修自居。要说天下剑修,之所以几乎没有山泽野修,一来源于山上门派在外寻觅剑修胚子,不遗余力,稍有璞玉,就带回山上小心雕琢,不惜耗费财力去栽培,再者一把本命飞剑的孕育而出,有迹可循,剑气长城,北俱芦洲,宝瓶洲的古蜀地界,还有浩然其余几处风水宝地,出现剑修的可能性,要远远超过别地。”

“有两把甚至是更多本命飞剑的剑修,或是一把飞剑却有数种本命神通,是不是就有了先天优势?”

“对剑修自己而言,当然是如此。飞剑与飞剑之间,以及退而求次的本命神通之间,两者相近的‘解释’,或是两者相反的‘互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益。但是放在所有剑修和历史中去,也不见得。比如你师祖,就只有一把本命飞剑,但是一切与水法有关的飞剑,任你千百剑修的飞剑叠加在一起,对上那一把,也还是群臣觐见君主一般,只能俯首。”

“每把飞剑的命名,是不是一门大学问?我听说飞剑的名字,就是山下武夫的拳法招式,不宜外传,不可泄露。”

“排除那种剑修故弄玄虚或是盲人摸象的取名不谈,一把飞剑,名字取得太大,就是名不副实的空架子,还会名实相冲,继而影响到飞剑的本命神通。名字取得太小,就会暴殄天物,因为意味着那个稀里糊涂的剑修,还没有弄明白飞剑与本命神通的真实脉络。”

“弟子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了,飞剑由来,只能靠命吗?”

“皆是命外的天定,你说剑修只能靠命,没有错,但是不够对。”

彩云间矗立有一杆大纛,下边石桌刻棋盘,搁放着两罐棋子。

有个青衫老者,双手负后,头顶就是那句数座天下皆知的“奉饶天下先”。

响起韩俏sè的心声,“师兄,师父来白帝城了。”

郑居中说道:“让他稍等,我马上过去。”

如果只是学习剑术,对郑居中来说,不能说全无裨益,但是意义不大。

因为郑居中早就已经尝试过了。

所以郑居中就全盘摒弃了这条道路,一位飞升境纯粹剑修的阳神身外身,说丢就丢,弃若敝履。

事实证明,就算是成为一位十四境的纯粹剑修,距离郑居中心中所想的那条大道,还是差距不小。

那就剑外有剑,术上求道。当年白也所走的那条道路,就不错。

两个郑居中合二为一,看着那些飞剑,自言自语道:“如人之姓,名,字,号。”

其实来过这处秘境的未来剑修胚子,数量不少,但是郑居中在旁观看他们的“养出本命飞剑”那场观道过程,收获依旧很小。

毕竟不是一座大道完整流转的天地间,那种契合天理、应运而生的第一位剑修。

至于弟子当中的傅噤和顾璨,只是运气好,才没有被郑居中抹除记忆而已。

大纛下,石桌旁。

陈清流一手负后,独自在棋盘上捻子打谱。

郑居中现身,说道:“师父。”

“不敢当。”

陈清流头也不抬,“怕折寿。”

韩俏sè对此是习以为常了。

当年师父跟师兄聚少离多,可只要见了面,从来都是这幅光景。

一别三千年,好不容易师徒重逢,结果还是如此不让人意外。

韩俏sè并不清楚,师父与那宝瓶洲目盲道士的渊源,至于什么北俱芦洲的车夫白忙,儒生陈浊流,就更不知道了。

师父的大道根脚,并不在浩然九洲,而是来自流霞洲的一座福地。

韩俏sè在少女岁数时,第一次见到师父,当时师父身边还跟着一位侍女,随身携带一枝短矛,名叫谢石矶。

当年韩俏sè见到那魁梧女子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婆娘,个头真高,体格真大!

但是不知为何,谢石矶始终以婢女自居,师父却喊她为师姐。

后来师父收了柳道醇那个惹祸精当小弟子,谢石矶就对柳道醇关爱有加,送给他一件粉sè道袍和一座琉璃阁。

韩俏sè当年就想不明白这件事,那姓谢女子,为何会对柳道醇青眼相加。

后来是问师兄郑居中,才知道答案。原来是“傻子看傻子,就格外亲切。”

但是韩俏sè就又有疑问了,因为她感觉得出来,郑师兄对谢石矶其实也很亲近,甚至好像都要比师父陈清流更亲近些。

郑居中说柳道醇是半吊子聪明人喜欢装傻,属于一个真傻子。谢石矶是做事不笨却愿意做人真傻,所以是真聪明人。

陈清流将手心攥着的棋子在棋盘上随手一丢,抬头问道:“知道我当年为何不肯教你剑术吗?”

“师父愿意多说几句是最好。”

郑居中的言外之意,自然是他这个当弟子的,早就知道答案了,但是师父你大可以没话找话,当弟子的,耐心听着就是了。

要说这个大弟子,有哪里做得不对,不好的地方,还真没有。

恰恰相反,只说铁树山那边,敲打试图违约的郭藕汀,就是郑居中代替他这个师父登山。

一座白帝城,在中土神洲屹立不倒,城主郑居中,公认的天下魔道巨擘第一尊。

以前除了浩然天下,可能青冥天下和蛮荒天下都不认,如今都得捏着鼻子认了这个事实。

白帝城郑居中,当真是……强得不可理喻。

就连那个老秀才,在功德林都与陈清流喝酒的时候,都要说一句咱哥俩收徒弟的能耐,真是没啥话可说了。

可要说郑居中这个开山大弟子,有多好,讨师父的喜欢,对不住,陈清流又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他娘的,这家伙实在是太聪明了。

记得当年郑居中才刚刚开始修行,就喜欢上了弈棋。

陈清流觉得这未免有点不务正业了,一个下五境练气士,有这闲工夫?还怎么让师父放心教你剑术?

他就跟这个开山大弟子玩了一个游戏,猜棋子,猜黑白。

结果接连三十-六次,都准确猜中了棋子的颜sè!

少年根本不看师父藏棋子的那只手,从头到尾,只是死死盯住陈清流的眼睛。

陈清流当时看似神sè平静,看着桌对面那个满脸惨白无sè却眼神熠熠光彩的弟子,陈清流就开始心里犯嘀咕了,自己这个当师父的,到底是走狗屎运拣着宝了,还是出门没翻黄历碰到妖怪啦?

“那帮刚刚醒来的蛮荒老畜生里边,你觉得谁合道十四境的可能性最大?嗯,落魄山上的小陌,跟那个变成小姑娘模样的白景除外,都蛮好的,虽不是人,却有人味儿。不像某些地方的某些人,明明是个人,却过于仙气了,就连道场,都是头不顶天脚不着地的,呵,不上不下,刚好在中间嘛。”

陈清流落座石凳,看向站着的两个亲传弟子,笑道:“俏sè,别愣着啊,坐下聊。”

其实桌边就两条石凳,韩俏sè瞥了眼师兄,郑居中笑着点头,她这才敢落座。

别处都好说,韩俏sè不至于如此拘谨,毕竟在这里落座,一般都是要跟师兄下棋的。

郑居中却无所谓师父的那番刻薄言语,说道:“化名王尤物,道号‘山君’。它的真身,却不是我们浩然天下认为的山君。”

言语之际,师徒之间,棋桌一侧,出现了一位头戴竹冠的年迈道士,背剑骑鹿。

陈清流皱眉道:“不是那个白景?”

郑居中说道:“她排第三。纯粹剑修,比较难以合道,哪怕脚下所走的道路,方向正确,看似只有一线之隔,还是比较远。”

“这头窃据‘山君’道号的远古妖族,合道契机所在,在于后世‘苛政猛于虎’一语。故而万年之后,蛮荒天下,道上越是暴虐,它的道行就更高,可以坐享其成。”

“它能够占据先手,是因为当初托月山大祖和周密的安排,当年驱使半座天下往剑气长城涌去,就是为它的合道做铺垫,相信那会儿王尤物就已经醒过来,在那之后只是在装睡而已。我猜只差半步,一只脚已经跨入、半只脚踩在门槛上的王尤物,就可以跻身十四境了,但是隐藏较深。所以等到蛮荒那场仗打得惨烈了,用不了几年,王尤物就可以成为十四境。”

听闻人间就要多出一位毫无悬念的十四境修士,陈清流完全无动于衷,反而只是瞥了眼天幕。

十四境修士当中,岂能没有高下之分?

可能郑居中,是唯一一个敢在人间,随随便便对“周密”直呼其名的修士。

至于其余一小撮大修士,不是说就一定是实力不如郑居中,只是他们碍于身份,不合适,总之就是各有各的顾虑。

陈清流问道:“排在第二的,是那个故意躲着白泽的无名氏?”

郑居中摇头道:“是化名离垢的那个。”

重瞳子少年容貌,先前曾在天外露过面。

陈清流皱眉道:“那条炼物的合道之路路,不是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吗?”

青冥天下那边有个道号“太yīn”的吾洲,抢先一步。

照理说,大修士每一条合道十四境的道路,都是一座独木桥。

就像剑修小陌的功亏一篑,就在于玄都观孙道长已经在道路之上。

郑居中解释道:“离垢曾经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炼物,另外一条是吃书,大道显化为一条蠹鱼,打造出一座书城,试图反其道而行之,北面称王。周密登天之后,等于故意将一架近乎登天的独木桥让给了离垢。所以离垢凭此合道,意外不大,几乎是定论了。”

韩俏sè听得眼皮子打颤。

陈清流依旧气定神闲,“你觉得我对上离垢?”

郑居中说道:“他根本就不敢下死手,所以遇到师父,只会避其锋芒。”

陈清流气笑不已。

韩俏sè忍俊不禁,心情再没有那么紧张。

陈清流笑呵呵道:“那我这个当师父的,不得好好谢谢你这个徒弟?”

郑居中说道:“是我得感谢当年师父没有临时更改手中棋子的颜sè。”

陈清流沉默片刻,说道:“我其实在第十八颗棋子的时候,就想要糊弄你了,是那个傻大个用心声拦阻了两次。”

郑居中说道:“过程我认,结果我也认,所以我对师父,对她,一直心怀感激。”

若有第三十七次猜子,郑居中还能猜中,却极有可能会伤了大道根本。

所以今天陈清流才会说谢石矶曾经阻拦了两次。

郑居中继续说道:“王尤物,离垢,之后才是有一定可能性的白景和那个无名氏。但是他们之外,其实还有个绯妃,合道契机,会走在白景之前。绯妃能够合道,表面上是受惠于白泽的指点迷津,事实上,仍可以算是周密铺设出来的一条老路。”

陈清流笑道:“周密要是真如你说得这么厉害,何必登天,灰溜溜跑路,只能眼睁睁等着三教祖师合道,再去跟他问道一场?”

郑居中说道:“当年的文海周密,终究只是一个人。”

陈清流问道:“那如果周密身边,有你跟绣虎呢?”

郑居中笑道:“人间事最好不作假设,别谈如果。”

陈清流啧啧道:“师父教训弟子呢。”

郑居中一只手撑在石桌上,微笑道:“师父。”

陈清流静待下文,郑居中却没有继续说下去,陈清流笑骂道:“臭小子,逗我玩呢?”

郑居中满脸笑意,“当年师父给弟子教诲颇多,其中有一句话,弟子始终铭记在心。”

陈清流没好气道:“年纪大了,老眼昏花,脑子不够用了,别让我猜,有屁快放!”

郑居中说道:“师父曾经对我说过一句,‘居中,师父只有你这么一个弟子,以后可要出息些,让师父高兴高兴。’”

陈清流疑惑道:“我竟然还说过这种正经话?”

郑居中笑道:“是一次喝酒喝高了,师父的醉话心里话。”

陈清流揉了揉下巴,嘀咕道:“他娘的,人间多出个魔头郑居中,竟然还得怪我陈清流?”

郑居中抬起手,一挥袖子,指向桐叶洲一处,是那儒生李-希圣的所在位置,微笑道:“诸君且看兑子,为浩然斩青冥。”

陈清流一愣,蓦然破口大骂道:“臭小子,你跟我说这个做啥子,放心里就好了,你这跟欺师灭祖有什么两样……”

果然怕啥来啥。

就在此时,一位少年道童凭空现身,轻轻按下郑居中的胳膊,“读书人,不要这么火气大。”

少年道童身边,还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背剑道士。

道祖,二弟子余斗。

不曾想很快就多出一个老夫子,伸手扶住郑居中的胳膊,“抬起来抬起来,就抬着,我们读书人,怎么就不能说句豪言了。”

至圣先师也来了,身边还有礼圣。

以及一个愁眉不展的老秀才。

陈清流给老秀才使眼sè。

老秀才捻须不语。

老秀才,靠你打圆场了。

又是我?驴推磨还给点草料啃啃呢。何况这么大场面,我这细胳膊细腿的,能掺和?老哥你就不心疼老弟?

反正我这大徒弟要是出了点问题,我就去落魄山找你的小弟子。

那我试试看?

赶紧的!

老秀才哈哈大笑,早早伸出手去,再握住郑居中的手,使劲摇晃起来,“郑老弟,走,咱哥俩下一盘棋,说出来怕吓到你,老哥我这些年棋力暴涨,今儿可不比以往,再不藏拙了,定能赢你……”

被老秀才这么一闹,道祖和至圣先师几乎同时收回手。

礼圣笑道:“不必兑子。”

余斗却是问道:“你想兑子?”

“你不服气?”

郑居中反问道:“信不信我连陆沉一起兑子?”

我们三人,就都别十五境了。

唯一坐着的韩俏sè呆呆坐在原地,瑟瑟发抖,道心……还谈什么道心。

什么叫真正的神仙打架,眼前这幅场景就是了。

这可不是什么市井少年狭路相逢的那种撂狠话啊。

老秀才唉了一声,“郑老弟,咋个又跟人吵上架了,君子动口不动手啊,能动手就别动口……当然了,最好吵架打架都别有,毕竟人家是真无敌唉,都说人的名树的影,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给错的绰号,岂是浪得虚名的?再说了,陆掌教境界可高!至于李-希圣,就算了吧,毕竟如今是自家人。”

至圣先师估计是听不下去了,咳嗽一声,算是提醒老秀才别在这边拱火了。

老秀才心里苦啊,我这叫反其道行之,不这样,郑居中能听得进去?

李-希圣其实已经察觉到这边的情况,就想要赶来白帝城,大不了提前与郑居中对弈一局便是。

如果不是想着为小宝瓶护道一场,这局棋是早下还是晚下,其实差别不大。

只是李-希圣却被礼圣拦阻,礼圣只是让他好好准备三教辩论,其余都不用管。

道祖抬头望向那几个字。

郑居中确是万年罕见的大才,不必争先。

道祖说道:“那三局棋,该怎么下就怎么下好了。”

至圣先师点头称是。

老秀才点头道:“三局好,两胜一负,就比较公平了,下棋这种事情,当天心情好不好,有无吃饱饭,喝着好酒还是喝了劣酒,棋力起伏不定,做不得准的,三局就很好嘛,一局下完,胜不骄败不馁,好好准备下一局棋。”

陈清流笑道:“老秀才对下棋很有见解啊。”

老秀才还是点头,“见解比较独到了。”

背剑而来的二掌教余斗,只是遥遥望向昔年倒悬山方向。

道祖以心声笑道:“郑居中,如你所见。”

既然终于见面了,就是得偿所愿。

白帝城那处秘境当中,出现了第三个“郑居中”,身穿道袍,头戴道冠,满身道气,他与外边天地的道祖,打了个道门稽首。

道祖一步跨出,来到这处秘境,微笑道:“皆非剑修,反而旁观者清,那就与道友顺藤摸瓜,聊几句‘剑道与一’好了。”

不曾想郑居中却笑道:“我倒是更像知道何谓第一场‘天下’的失魂落魄。”

道祖说道:“名可强名,道不可道。”

看网友对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一片孤城彩云间 的精彩评论

48 comments

  1. 匿名

    哟嚯,看得懂的都来秀一秀。

    沙发
  2. 匿名

    果然是装逼界集大成者

    板凳
  3. 陈十一

    水的一逼

    地板
  4. 大概就是

    争十五的位置?

    4楼
  5. 11

    你不水

    5楼
  6. ...

    逼圣,圣中圣。

    6楼
  7. 大司马的皮炎子

    敢装天下先-b圣

    7楼
  8. 匿名

    沙发。。。

    8楼
  9. 匿名

    学得齐静春?要三教称祖么

    9楼
  10. 郑居中

    郑居主才是主角.

    10楼
  11. 无名氏

    我是谁,我在那?

    11楼
  12. 匿名

    看不懂,B圣无疑了

    12楼
  13. 老李头

    老郑这是要阻拦十五境的合道
    他野心巨大,自己想要成为那个15境
    不过真要说战力,还是郑居中这边有优势

    13楼
  14. 匿名

    郑居中果然三个14境

    14楼
  15. 红尘过客任独行

    郑居中一直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道祖的分身。我觉得那个秘境里的郑居中可能是道主用化三清之类的神通分出来的一个分身。郑居中的分身一直都是一个天下一个的,2个14应该是浩然和蛮荒的,佛国和青冥的应该都不在浩然。

    15楼
  16. 你大风兄弟

    看不懂看不懂,太费脑,还是多看姑娘吧

    16楼
  17. 匿名

    郑居中牛逼

    17楼
  18. 理想同学请关闭行驶动态平衡

    余斗怎么与郑居中起大道之争了呢,余斗是用剑的,郑也否认不用剑了。猜不透

    18楼
  19. 繁华落尽人独立

    千里孤城万仞山

    19楼
  20. 繁华落尽人独立

    哪里是跟余斗是跟李希圣有大道之争,合道三教根底

    20楼
  21. 陈从一

    怎么感觉总管是放假的节奏了

    21楼
  22. 匿名

    郑居中真的狂没边了呀

    22楼
  23. 匿名

    目前为止 虽有小疵 还算流畅 就怕如雪中那样 虎头蛇尾 收关一坨砸地 溅起满屋流溺

    23楼
  24. 末白

    郑居中是个狠人啊

    24楼
  25. 看不懂 但大为震撼

    看见郑居中如此装逼 越发感觉绣虎的牛逼 这几个用天下下棋的人一个比一个恐怖 天下第一唾手可得 却都不屑 棋力更高的齐静春总管之前写过 齐静春不愿一人比肩神明 更愿以此换得浩然各处花开 在远古绝壁都是天下十人之列

    25楼
  26. 匿名

    郑居中牛啊 一己之力干翻青冥天下

    26楼
  27. 大吉

    大热闹

    27楼
  28. 春风

    小齐马上赶到

    28楼
  29. 小黑蛋蛋

    就这?我要看得懂我是那个

    29楼
  30. 匿名

    妈的。同样走三教合一的路子,文庙为啥不护着齐静春?白玉京却护着寇名!这就是两个势力的差距。文庙沽名钓誉。

    30楼
  31. 匿名

    文庙垃圾,看看白玉京怎么护着寇名的,再看看文庙怎么对待齐静春的。

    31楼
  32. 匿名

    文庙和白玉京的差距出来了吧 !寇名有人护,齐静春没人护。文庙那帮人真的垃圾!!!!

    32楼
  33. 剑来不了

    其实不太一样,齐先生当时也是要坏了规矩的,而且本名字也犯忌讳

    33楼
  34. 剑来不了

    最近这两章真的不错,终于推主线了

    34楼
    • 郑牛逼

      齐静春14境,他不想死没人能让他死 这是书中就解释过为什么文庙没来人

  35. 匿名

    快了快了

    35楼
  36. 匿名

    哟嚯,齐先生当时也是要坏了规矩的

    36楼
  37. 郑牛逼

    确实有热闹的氛围 但老子看不懂

    37楼
  38. 陈清流

    桃花,陈清流,陈青牛
    愿我生生世世斩尽天下龙

    38楼
  39. 匿名

    哟嚯,看得懂的都来说一声。

    39楼
  40. 匿名

    太绕了,主次不分明,人物从小人物到大人物都想写全,一直带着不累吗?

    40楼
  41. 匿名

    666
    原来是你

    41楼
  42. 雷霸天

    你个死太监他妈的快更新啊nmgb

    42楼
  43. 陈十一

    这两章属实不错,总管再接再厉

    43楼
  44. 张三

    你大爷的还不更新

    44楼
  45. 陈从一

    果然总管放假了

    45楼
  46. 匿名

    我把,老郑那么屌的吗

    46楼
  47. 右左

    牛逼

    47楼

Leave a Reply

昵称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