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陈清都剑术一般
“看兵书可以避暑,百窍清凉,读好诗亦可驱寒,通体舒泰。此时此景,咱哥仨必须来一碗藕粉。”
崔东山笑着从袖中摸出两碗冰镇藕粉,给姜尚真和冯雪涛递过去,冯雪涛道了一声谢,觉得自己总是跟不上崔宗主的想法。
崔东山询问要不要勺子,姜尚真说不用,单手托碗,仰头吃着藕粉。崔东山再变出两碗,一手一只,左一口右一嘴的。
一飞升两仙人,就是这么神仙气。
鱼鳞渡岸那边,有些慕名而来的仙子,没瞧见米裕,却发现了那个白衣飘摇的少年,意外之喜。
崔东山一边与她们挥手打招呼,一边与姜尚真聊了些下宗近况。在山上,招惹谁都不能招惹这些喜好品藻人物的仙子姐姐们,跟境界高低没关系,作为过来人的老厨子说得好,只要与她们处好关系了,门派的口碑差不了。
青萍剑宗已经跟大渊王朝袁氏新帝搭上线了,原本一分为三的袁氏王朝,如今终于复归一统,袁盈登基称帝,袁砺和袁泌自降为藩王。青萍剑宗与大渊王朝是近邻,袁氏新帝承诺未来一国境内,不光是那种能否碰见得看运气的剑修胚子,只要是适宜修道的孩子,都会先送到仙都山,只要青萍剑这边肯收,他们都会自动成为外门弟子,至于能否留下,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除了客卿“稗官”,还有女修汪幔梦,绰号钱猴儿的钱俊,如今他们都已经成为青萍剑宗的外门弟子。
一个在酿造局任职,给老虬裘渎担任副手,钱猴儿则在花月局那边捞了个差事,算是给米大剑仙搭把手。
此外燐河那边,也会有几个心思活络的河伯水府胥吏,会进入仙都山地界,暂时不入谱牒,只是在崔东山的吾曹峰那边挂名。
如果说落魄山是藩属山头多,谱牒成员少,机构也少,均摊起来,就是一座山头几个人。
那么青萍剑宗的“衙署”都快要比“官员”都多了,平均下来,差不多一人一衙门?
何况姜尚真一眼看出,功过司和运转司这样的大司,很快就会衍生出一系列下辖衙署。
难怪崔东山要这么着急招兵买马了,落魄山可以无所谓人数多寡,下宗这边却不行。
只是这种下宗家务事,他姜尚真一个上宗首席就不搅和了,免得以后在霁sè峰祖师堂里边少条椅子,何况还要讲究一个亲兄弟明算账嘛。
姜尚真调侃道:“就这么不挑吗?”
崔东山笑道:“筛选筛选,总要先有得筛才能选,不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姜尚真问道:“是想要用一个现成的例子,教你先生如何打理一座宗门?”
崔东山怒道:“我哪敢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周首席休要血口喷人!”
姜尚真笑道:“真羡慕你,可以从头再来过,东山再起。”
许多少年朝气和雄心壮志,被世事那么一嚼,就沦为了满地甘蔗渣。
以姜尚真的境界和手段,哪怕撇开玉圭宗谱牒修士和姜氏家主的身份都不谈,他不是不可以换个地方,改头换面,开山立派。
只是心性不允许,实在是懒得折腾了。就像一条道路,重走一遍,走得稳当不假,只是沿途风景过于相似。
冯雪涛有点羡慕姜尚真和崔东山的关系,在山上,想要找到这种志同道合、性格相投的真正朋友,不但同富贵共患难,还能一起共事,久处无厌,并非易事。道号青秘的冯雪涛,自己是野修出身,家乡就在皑皑洲,与刘财神和韦赦可谓相识已久,却都不投缘。
崔东山说道:“仰止如今就在京城,她换了个身份,改名景行,成了大泉王朝的供奉。”
姜尚真笑道:“云岩国京城又不是那条夜航船,拉上冯兄和米裕?”
崔东山摇头道:“她跟嫩道人,接下来都会出一把力,帮着迁徙水脉和搬山移峰。”
姜尚真呵呵笑道:“都是修行嘛,总是这样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崔东山仰头吃着冰镇藕粉,呲溜一口,“青衣樱桃篮内几番好梦。”
姜尚真说道:“这边还有没有需要我出面的事情?没有的话,我就直奔落魄山了,再不去,我都要担心首席座位不保。”
那个小陌先生,是劲敌呐。
有小陌在落魄山,不是哄抬物价是什么!
这让姜尚真忧愁不已。
崔东山说道:“去吧去吧,再不去就真晚了。”
姜尚真点头道:“刚好文庙住持五岳封正一事,我可以大展拳脚。”
崔东山啧啧道:“仙子姐姐们好像都在窃窃私语,你到底是不是姜老宗主呢。”
姜尚真吃完了藕粉,开始舔碗,碗朝下脸朝上,光是这么个恶心动作,就让渡口仙子们,笃定此人绝对不是姜尚真。
崔东山坏笑道:“你猜倪元簪会不会主动去找隋右边?”
姜尚真点头道:“这个卢生,多半会去一趟谪仙峰扫花台。”
崔东山问道:“老观主怎么想的,既然都将卢生已经请出了观道观,顺势让藕花福地多出一个类似刑官豪素的剑修不好吗?非要这么坑倪元簪,压制他的修行。”
姜尚真说道:“老观主是出了名的性格古怪,大概并不觉得一位飞升境修士算根葱吧。更看重那些有希望独力走出一条新路的道友?”
崔东山点头道:“老观主喜好新鲜事物,确实厌弃训诂小学之流的故纸堆学问。”
小陌,是因为跟在陈平安身边。
剑修白景,是因为有小陌在落魄山。
蛮荒桃亭,是因为有个喜怒无常的老瞎子,才会变成浩然嫩道人。
仰止,是戴罪之身,因为有文庙规矩,准确说来是有那个小夫子在。
不然这些桀骜不驯的蛮荒大妖,单说凶性,可不是真身是一棵梧桐树的青同所能媲美。
崔东山虽然有两碗藕粉,却是第一个吃完。
等到姜尚真都吃完了,冯雪涛竟然还剩余半碗藕粉。
崔东山没来由笑道:“君子言心,小人攻心。我算不算心达而险,沽名钓誉?”
“那么冯兄是行僻而坚,愤世嫉俗。”
姜尚真笑道:“我属于记丑而博,顺非而泽。”
崔东山说道:“好在我们都不喜欢言伪而辩。‘就是这样,能奈我何。’”
崔东山等到冯雪涛吃完藕粉,收回空碗放入袖中,说道:“忙正事去了,你们都随意。”
青衫长袍的姜尚真,一手负后,一手扶栏,玉树临风。
见此风景,岸上女修们就又吃不准了,难道真是姜尚真?
崔东山找到了邢云和柳水,道龄相仿的两位同乡剑修,却是少年与老妪的容貌。
崔东山作揖抱拳,笑道:“这么晚才来拜见两位剑仙前辈,姗姗来迟,恕罪恕罪。”
先前屋内议事,种秋提议,由米裕出面邀请两位剑修列席,结果被他们婉拒了,说是没有这样的习惯。
别看米裕在两位老剑修那边说话硬气,到了崔东山这边,还是帮忙解释了几句。
剑气长城那边,只有大剑仙参加城头议事的传统,剑修确实没有什么列席旁听的传统。
邢云和柳水只是与这位年轻宗主点头致意。
毕竟真正让两位剑修感兴趣的人,还是那个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他们各自在蛮荒,都听到了不少关于陈平安的“趣闻”。
比如有个南绶臣北隐官的说法,又比如周密的那个关门弟子,周清高从不掩饰自己是陈平安的崇拜者。
崔东山在他们这边,跟在姜尚真和冯雪涛身边,判若两人,再没有半点嬉皮笑脸,开门见山道:“南婆娑洲龙象剑宗那边,如今已经多出剑气长城本土剑修高爽,玉璞境郭渡,他的道侣凌薰,却是蛮荒剑修出身。其中高爽,相较于你们,无论曾经达到的剑道境界,还是年龄,都算是你们的前辈。此外,仅就说我知道的远游再返乡剑修,还有太象街的金锆,曾是齐家的家族供奉,玄笏街的女子剑修竹素,曾经分别拥有城外剑仙私宅‘金刚坡’和‘白毫庵’的黄陵和宣阳,此外还有一双师徒,女子剑修梅龛,弟子道号震泽,却是蛮荒妖族剑修,梅龛是玉璞境,弟子却是剑仙了?我暂时就知道这么多。”
邢云笑道:“崔宗主的小道消息很灵通啊。”
柳水皱眉不语,看来那个姓陈的年轻外乡人,当年在避暑行宫没少翻阅他们的秘档。
崔东山解释道:“两位前辈不要误会,这些消息,都是我自己找门路打探而来,跟我家先生没有任何关系。”
米裕点头道:“我可以作证。”
除了齐廷济,好像他们这些剑气长城的本土剑修,如今都没有在浩然天下这边开宗立派的想法。
崔东山说道:“我除了诚心邀请两位前辈担任青萍剑宗的供奉,还希望你们可以在黄陵和梅龛那边帮忙引荐一番。”
黄陵如今是仙人境,属于剑气长城的那种“私剑”,他离开家乡之时,其实就已经是一位玉璞境,与岳青和孙巨源关系莫逆。
此人好饮酒,喜弹铗长歌,佩剑“三窟”,据说此剑传自一位游历剑气长城的冯姓剑客,旧主人手持此剑,在浩然天下斩妖除魔极多,剑气凝结,缠绕在剑柄的长绳,就是一条天地间品秩最高之一的捆妖绳。佩剑铭文“日月行天,神州旧主”,那位以剑换酒的冯姓剑客曾以“太平老人”自居。
至于梅龛,属于这拨远游剑修当中的晚辈,很年轻,传闻她当年是受了情伤,才离开剑气长城这处伤心地,不过最早不是去蛮荒,而是通过倒悬山走了一趟浩然天下,只是没过几年就重返剑气长城,南下蛮荒。
崔东山说道:“两位前辈在成为青萍剑宗的记名供奉之后,不耽误以后五彩天下再次开门,你们去飞升城那边任职,密雪峰祖师堂谱牒留名即可,哪怕一去不返都无所谓。当然了,你们在这之前,哪天觉得在山上待得不舒心了,随时可以与青萍剑宗撇清关系,我们只有挽留,不敢强留。”
茅小冬这个正事不干、天天整些有的没的礼记学宫司业,先前在文庙建议浩然宗门与五彩天下不挂钩,倒是有个好处。
只是五彩天下下次开门过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好事了。
练气士再想往返两座天下一趟,就只能是飞升境修士才能做到。
“你们成为宗门供奉之后,肯定少不了要出门散心,外出游历,仗剑九洲。”
“浩然天下,除了梧桐细雨,还有扶摇风,霞满天,皑皑雪,各洲有各洲的风景,短短百年之内,不至于看厌。”
“浩然不平事,茫茫多。”
“只要你们出剑占理,将来不管闹出多大的烂摊子,我这个当宗主的来负责兜底,你们只管与人出剑说理,不必有后顾之忧。”
听到这里,柳水打断崔东山的豪言壮语,老妪神sè淡然道:“都能兜底?崔宗主即便是一位仙人,口气是不是太大了点?只说我以后游历别洲,路上招惹了个飞升境,或是与一座老字号宗门启衅,结果一路打官司打到文庙那边去,兴许陈平安能兜底,你崔东山真能摆平?还是说出了事情,咱们就找上宗落魄山?”
若是剑气长城的家乡剑修,如此言语,她也就信了。
按照米裕的说法,这位姓崔的年轻宗主,是一位仙人境练气士,并且可以视为半个剑修。
崔东山笑道:“真摊上事了,肯定不会去找落魄山求助的,只要是下宗事务,我们青萍剑宗就都能够自行解决。我崔东山,不敢,不宜,也不用麻烦先生。”
邢云笑道:“崔宗主,你可千万别没有剑修的本事,光有剑修的脾气了。我这个人说话难听,习惯就好。”
柳永瞥了眼邢云,难得说句顺耳的人话。
崔东山微笑道:“你们这种说话风格,不用我去习惯,已经很好了。”
邢云和柳水对视一眼,这个姓崔的,好像还算对胃口?
双方以心声言语,“邢云,要不要先去一趟落魄山,见过陈平安,再来决定要不要加入青萍剑宗?”
“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犯不着这么弯来绕去,就像崔东山自己说的,哪天待得不舒心了,一走了之。”
“那你去跟梅龛联系?我来找黄陵?”
“可以,还有金锆和竹素,一并联系好了。省得都被齐廷济拉拢过去。战场之外的齐廷济,怎么看怎么碍眼。”
“呵,嫉妒人家皮囊比你好?”
“好好谈正事,你老扯这个做什么。对了,好像宣阳与你师父关系不错,他如今才是龙象剑宗的客卿而已,你可以跟他聊聊看,愿不愿意来这边当供奉。”
“若是梅龛和竹素都来这边,你得高兴坏了吧?”
“儿女情长,无甚意思,只会耽误练剑。”
“当年周澄与你说的原话?”
“柳水,你有完没完?!”
在崔东山告辞之后,柳水没有立即离开屋子。
邢云想起一起家乡故人旧事,其实他与剑术传承属于龙君一脉的高魁,双方是关系极好的挚友,经常一起驻守城头,每次出城厮杀,更是次次并肩作战,说是过命兄弟都不夸张。
高魁有师传,可惜是那种有不如无,邢云则出身市井底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祖宅在妍媸巷,练剑途中,与高魁相互扶持,相互借钱赊账,都说各自有本账簿,别想着赖账,事实上就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在家乡,有个剑修身份不算什么,杀妖积攒战功也没什么,都是平常事。来来去去,以前剑气长城大大小小的酒楼,哪家账房那边,没有留下一大堆欠了不还的糊涂账?
好像就只有后来的那座小酒铺,六亲不认,坚持概不赊账?
柳水在家乡那边,是有师门的,剑修人数不少,在剑气长城还算比较风光,她还记得离乡之时,年纪最小的一名剑修,是个孤儿,好像是叫韩融?
孩子的练剑资质一般,不过脾气还挺犟,每次只要闻着师门长辈身上的酒气,哪怕是师公辈的老剑修,孩子就要黑着脸。
好像别人只要喝酒,就是跟孩子结仇。
所以柳水才会对这个孩子有点印象。
之前柳水问过米裕不少问题,其中就有问米裕,知不知道一个名叫韩融的剑修,此人如今在不在飞升城。
只是米裕在倒悬山春幡斋和避暑行宫,都是个当门神的,只知道上五境和一些地仙剑修的档案记录,所以米裕并不清楚韩融是不是跟着去了五彩天下飞升城。其实米裕心知肚明,柳水就是想要问韩融活没活着。所以米裕说隐官大人肯定知道这件事,他可以帮忙飞剑传信到霁sè峰问一下,但是柳水却说不必了。
米裕有自己的打算,问还是要问,如果隐官大人那边的回信,韩融早已战死了,米裕就只当不知道这件事,可如果还活着,就与柳水说一声。
邢云打开桌上一壶酒,望向柳水,老妪点点头,邢云就到了两碗酒,听米裕说,是剑气长城名气最大、销量最好的酒水。
铺子的这种酒水,分出三种档次,滋味最淡的,只需一颗雪花钱,还有一种卖五颗雪花钱,最贵的,得十颗,别称青山神酒,而且每天只卖一壶,先到先得。
渡船上边,竹海洞天酒只有两种,按照米裕的解释,最贵的青神山酒水,早就不卖了。
端起酒碗,轻轻抿了一口酒水,到了浩然天下就再没有喝过酒的邢云,误以为自己喝到了假酒,疑惑道:“你觉得滋味如何?”
柳水尝了一口酒水,皱眉道:“不像是多地道的仙家酒酿。”
邢云拧转酒壶,看着上边的红纸黑字,确实写着“竹海洞天酒”,邢云气笑道:“良心被狗叼了么!”
邢云喝完一碗,再打开另外一壶据说是售价五颗雪花钱的酒水,同样是竹海洞天酒,与前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壶身红纸上边的酒水名字一旁,以蝇头小楷写就“上等”二字,在旁边的旁边,再写有一句“剑仙醇酒喜相逢”,邢云再倒了一碗,砸吧砸吧嘴,点头道:“就这酒水味道,也敢卖五颗雪花钱,狗都不叼!”
一阵敲门声响起,米裕在门外廊道,笑问一句,“方不方便?没打搅你们吧?”
邢云没好气道:“又没栓门。”
米裕只是推开门,没有跨过门槛,笑道:“柳水,隐官大人那边传回一个消息,韩融如今是龙门境,就在飞升城,身份是泉府一脉的剑修。”
柳水板着脸点点头。
米裕瞥了眼桌上打开的两壶酒,笑道:“隐官大人还说,韩融是他那个酒铺的老主顾,只要不用去城头,每天早晚两次,喝两壶酒,雷打不动。是个缺了酒水就跟要他命一样的穷光蛋,每次只喝一颗雪花钱的竹海洞天酒,喝酒不喜欢上桌,有空位都不肯落座,经常跟隐官大人一起蹲在路边喝酒,还喜欢蹭酒喝,但是韩融的酒量,跟酒品都不错,有句口头禅,酒量是天生的,练不出来。偶尔请他喝好酒,韩融只说不用,说不喜欢欠人情。”
老妪眯眼而笑,嘴上却在埋怨米裕多此一举,说好了不用询问隐官大人,你偏要多事。
听听,好像老妪是第一次喊陈平安为隐官大人?
米裕笑眯眯道:“隐官大人最后说了句,韩融当年在酒铺上边的无事牌,写了句话的,邢云,要不要听听看?”
邢云摆摆手,“免了。”
柳水却好奇道:“说说看。”
米裕笑道:“‘邢云不知好歹,他敢回乡,老子得赏他一个大嘴巴子。’”
邢云不怒反笑,“一个龙门境的小王八蛋,境界不高,口气不小。”
米裕转身就走。
柳水突然指了指桌上一壶酒,问道:“也没写名字,叫什么?”
米裕停步转头,看了眼酒壶,笑道:“是一种土酿烧酒,叫哑巴湖酒。”
米裕径直离去,屋门自行关上。
屋内沉默许久,柳水揭开那壶酒的泥封,晃了晃,再低头嗅了嗅,“好名字。”
邢云双指捻起酒碗,再轻轻一敲桌面,示意倒酒。
酒桌旁,剑仙对醇酒,老妪对少年。
人景心境俱清绝。
去国离乡千年,吾心犹然少年。
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到鱼鳞渡,钟魁,鬼仙庾谨。李宝瓶,郑又乾,谈瀛洲,这趟联袂游历,去了不少地方,逛了小半个桐叶洲。
他们不着急登上那艘桐荫渡船,在庾谨提议之下,先在渡口就近找了个馆子,准备吃顿河鲜生腌,钟魁实在吃不了这个,就跟李宝瓶再点了份火锅。
钟魁手里多了一把油纸伞,先前是在一处山脚捡到的。如今鱼鳞渡不愁掏钱的客人,每天来云岩国京城的都要比走得多,馆子生意好,店伙计又不是个腿脚勤快的,胖子姑苏催了两次,就被年轻伙计顶了一嘴,胖子怒道:“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搁在当年,这种货sè,弄臣都当不好,早就被拖出去砍头两次了。”
郑又乾打圆场道:“姑苏前辈,消消气,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何况还是一个当过皇帝的。”
谈瀛洲其实一直纳闷,这个总喜欢嘴边挂“寡人”一语的胖子,好像除了长得丑,其实是个颇有风雅情致的人物呐。
这一路同行,吟诗作对,摹拓古碑,敲冰煮茶,拨火煨芋,和雪嚼梅花……明明叫庾谨却自称姑苏的胖子,样样拿手。
白衣少年摔着两只袖子,大摇大摆走进馆子,一巴掌重重摔在胖子后脑勺上边。
瞧见崔东山,同样是文圣一脉的李宝瓶和郑又乾,称呼却不同,郑又乾是喊一声小师兄,李宝瓶却是喊大师兄。
换成别人这么喊崔东山,崔东山早就不乐意了,非要掰扯一句,你才是大师兄,你全家都是大师兄。
可既然是李宝瓶这么喊,崔东山就忍了。
李宝瓶说道:“小师叔说了个日期,让我们都去一趟落魄山。”
崔东山一脸茫然,“先生没有跟我说这档子事啊。”
李宝瓶笑呵呵道:“不奇怪,你是小师叔的得意弟子嘛。”
崔东山干笑道:“是啊是啊。”
桐荫渡船上,嫩道人跟青同“叙旧”过后,一起来到船头,欣赏鱼鳞渡灯火如昼的繁华夜景。
其实他们先前就没什么交情,就像青同说的,嫩道人在自己和仰止这边,属于晚辈。
仰止还好,万年之前就留在了蛮荒,与桃亭这位撵山犬的老祖宗,双方常有交集,青同却是被分在了桐叶洲这边。
嫩道人没来由感慨一句:“毕竟跟蛮荒不同,不会说没就没。”
青同想起一事,“道友当真追杀过董三更?”
嫩道人捻须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勇。什么追杀,就是一场误会,不打不相识,惺惺相惜罢了。”
其实真相是董三更当年在蛮荒腹地,手刃一头飞升境大妖后,割掉对方的头颅,装入竹筐带回剑气长城。因为刚刚脱离一场围殴没多久,董三更身受重伤,在返乡途中,桃亭见有机可乘,就想要上去咬两口,毕竟老瞎子不管饭。再加上当时背着竹筐赶路的董三更必须隐匿气息,而且桃亭依稀记得那个年轻剑修,去蛮荒腹地的时候,好像还只是个蝼蚁一般的金丹剑修,百年光yīn,境界能高到哪里去?想来一口下去,吃掉个元婴?桃亭当时都不知道能不能塞牙缝……
当时董三更着急赶路,懒得跟桃亭过多纠缠,就被桃亭抖搂了些许威风。
等到桃亭刚想要祭出几手杀手锏,老瞎子就提醒它一句,那个年轻人是飞升境剑修了,你认不得他董三更,但是竹筐里的那颗脑袋,你们肯定相互认识,想凑一堆做个伴?
桃亭被吓得当场与姓董的年轻剑修道歉几句,不等对方言语,便施展出一门本命遁法,恢复真身模样,夹着尾巴逃回那座高山茅屋旁,桃亭刚想着与老瞎子诚心诚意道谢几句,难得发善心,提醒此事……
结果就看到老瞎子身边,站着个极少做客十万大山的某个邻居,陈清都!
陈清都当时双手负后,只是笑眯眯说了句,桃亭道友好大的威风呐。
老瞎子让桃亭滚远点,别碍眼。
桃亭如获大赦,赶忙跑远。
老瞎子说道:“不杀那头妖族剑修,董三更就不必伤及大道根本,他以后的剑道成就,想必不会低。等董三更跻身十四境,你不就可以轻松几分了?”
言下之意,为了所谓的城头刻字,帮助家族扬名这种事情,太过可惜,董三更的这笔买卖,意气用事了,不划算。
陈清都笑着反问一句,“不杀那头畜生,董三更还是董三更吗?”
老瞎子沉默许久,才冒出一句,“亏得剑修需纯粹。”
陈清都笑道:“所以你注定无法成为剑修。”
老瞎子问了个积攒很多年的心中疑惑,“那个家伙,到底怎么回事。一些个明明能杀的货sè,偏不杀,像碧霄洞主这样完全没必要问剑一场的,反而主动跑到落宝滩挑衅。”
那是一个连面容都看不清楚的古怪剑修。
陈清都随口说道:“喜欢藏头藏尾,闷葫芦一个。当年这家伙就牛气哄哄的,好像看谁都不顺眼,龙君、元乡几个,诚心与他请教剑术,他都是从来不搭理的,我问观照看不看得出他的大道根脚和剑术脉络,观照也是笑着不说什么。记得有次跟我打照面,你知道这家伙做了个什么动作?”
老瞎子好奇道:“怎么讲?”
陈清都笑道:“擦肩而过的时候,这家伙竟然故意放缓脚步,瞥了眼我一眼,然后他拍了拍自己的肩膀。”
老瞎子愈发纳闷,“有深意?”
陈清都气笑道:“一开始我也琢磨,结果还是观照率先猜出了对方的心思,有个屁的深意,约莫是跟我说一句,你陈清都的剑术,只到我肩头这边。”
当年老瞎子难得有个笑容。
米裕坐在桐荫渡船的一处栏杆上,免得鱼鳞渡口那边又有动静,见着他就跟见了鬼似的,他就故意挑选一个僻静地方。
米裕摘下腰间那枚平时用来当酒壶的“濠梁”养剑葫,里边装着好几斤的哑巴湖酒。
已经身在此地的剑修邢云,流水。此外还有高爽,竹素,金锆,郭渡,黄陵,宣阳,梅龛……
青萍剑宗的密雪峰,有一座陡峭如剑削出的平整石壁,以后剑修可以崖刻文字,内容随意,各凭喜好。
思来想去,米裕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写什么。
客乡游子,浮萍聚散,米裕默然喝着一壶哑巴酒。
青青翠翠草木,年年岁岁旧人,朝朝暮暮相思。
这标题也真是
害,看不够、呐
万年前的五名剑修怎么看都是左右
那你猜会不会是剑道魁首
左右吧?
万年前的第一剑修绝对是逆流的左右
大总管水笔一流
那你猜一猜会不会是剑道魁首
这更新的错不及防啊
呵呵 中了中
国师……家国天下。照这么写,正常情况,剑来才到中间,还得有千万字呐……
绝对是左右,前后呼应了
为什么不能是剑道魁首那
一个在万年前 一个在万年后
万年前的剑修是左右,万年后的剑修是阿良。都是十豪
绝壁是左右
为什么不能是剑道魁首那
哼,,,标题党,,,
本天尊来看看陈平安小友
好象墨家与陈没怨仇啊,最多算阿良的,冤有头债有主,找阿良吧
这就算提过左右了?
为啥是左右?来个大佬解释一下。这个更新速度,我前面都快忘了
我感觉是剑道魁首之前不就说过吗?剑道魁首的剑道修为和剑速堪比曹慈额老大剑仙则象征着陈平安
感觉剑来还能再更新5年
在水一方
16楼老哥发现了盲点
这是小说还是杂记啊 简直是想起哪里写哪里
陈平安的境界也该涨那么一丢丢了吧
为啥不是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