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谜底 (2)

周俊臣难得正儿八经跟陈平安商量事情,甚至还用上了个尊称,“祖师爷,既然你这么会挣钱,咋个不替我们的压岁铺子,还有隔壁的草头铺子,出出主意?”

陈平安笑道:“神仙钱也挣,碎银子与铜钱,也都要挣的,只要是正门进的钱财,不在数额大小,要求个细水流长。不求财源滚滚,求个源远流长。”

沉默片刻,陈平安伸手按住孩子的脑袋,“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这个不是道理的道理。”

小哑巴点点头。

虽说道理不值钱,可不值钱的道理,好歹也是个道理,又没收自己的钱,听听看也好,等等看便是。

陈平安微笑道:“其实不懂某些道理更好。”

很多书上看见很多道理,一个苦处明白一个道理。

只看见,不明白,就是幸运。

陈平安离开骑龙巷,白发童子闲着也是闲着,就跟在隐官老祖身后当个小跟班。

先去了杨家药铺。

当下只有一个年轻店伙计看守店铺,因为当年的那场变故,这些年铺子生意一直不算好,不过杨家底子厚,根本不在意这个。

石灵山,来自桃叶巷门户,虽然不在四大姓十族之列,在小镇也算是好出身了。

可能这个年轻武夫,如今还不知道,自己是后院那个老人的关门弟子,更不知道他的师兄,到底有哪些,又是如何名动天下。

白发童子坐在门口那边,没进铺子,一屋子药味,没啥兴趣。

陈平安跨过门槛,笑问道:“苏姑娘不在?”

石灵山说道:“师姐外出游历了。”

师姐没说去哪里,不过像是一趟出远门,很远。

可能明年就回来,可能后年回,可能很个明年过去了,她都曾不回来,他在这里等着就是了。

石灵山好奇问道:“陈平安,你找师姐有事?”

都是小镇本地人,再加上师承的关系,石灵山对这位落魄山的陈山主,其实没什么特别的观感,身份再多,跟他也没有一颗铜钱的关系,若是发迹了,就瞧不起人,那就别登门,反正谁都不求谁,若是登门,臭显摆什么,我也不惯着你,谁稀罕看你脸sè。

最重要的,是按照铺子东家那边的一些个小道消息,就是不敢对外宣扬,好像陈平安在小时候,是受过药铺一份不小恩惠的。

陈平安笑道:“没事,就是随便问问,本来有些以前的事,想要跟苏姑娘当面聊几句。”

石灵山心生警惕,“你跟我师姐有什么可聊的?”

陈平安忍俊不禁,打趣道:“石灵山,你再防贼也防不到我头上啊。”

石灵山撇撇嘴,这可说不定。

吊儿郎当的郑大风曾经说过,老实人是不吃香,但是老实人有了钱,就格外吃香了。

一直竖耳聆听的白发童子直乐呵,没来由想起一桩落魄山“典故”,据说李槐小时候,跟着陈平安一起去大隋山崖书院求学,双方混熟了之后,就一路给陈平安当个拖油瓶,一门心思想要让陈平安当自己的姐夫,结果这个小傻子思来想去,得出个结论,我姐不配。

他娘的,小米粒所在那个“帮派”,都是人才。

我咋个就不能混进去?白发童子双臂环胸,也开始认真

思量起来,难道我就只能从朱衣童子那边接任骑龙巷右护法一职?

那岂不是名副其实混得比一条狗都不如了?!

铺子里边,陈平安问道:“我能不能打开抽屉,看看几味药材?”

石灵山没好气道:“开门做生意,反正都按照规矩来,我跟你又没仇,你随便看。”

陈平安习惯性抬起手,蹭了蹭身上青衫腰肋部,再走向药柜,看着上边的标签,轻轻打开一只抽屉。

采药,抓药,熬药,在这些事上,陈平安可能比经验老道的药铺郎中都不逊sè。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药材也是一样的道理,最认土地,同样的药材,生长在不同的山头地界,药性就会差异很大,那么用药的分量,就得跟着变化,这些年西边大山,都成了私人产业,那么入山采药,就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药铺的很多药材,都需要另寻渠道,比如从红烛镇那边与各路商贾采购。

越想越气,白发童子猛然站起身,跑入屋子,打算走捷径,直接绕过裴钱这个总舵主,跟隐官老祖,降下一道法旨,直接让自己当个副总舵主得了,知足常乐,不嫌官小啊。

白发童子压低嗓音与隐官老祖说了这茬,结果毫不意外,隐官老祖直接让她滚蛋。

陈平安又拉开一只抽屉,嗅了嗅,这味草药的名字很有意思,叫王不留行。

陈平安轻轻推回抽屉,转头笑着建议道:“石灵山,以后铺子这边进山采药,可以随便去仙草山,朱砂山,还有蔚霞峰这几个地方,差不多能有五六十种药材,可能都要比跟外地购买好上几分,还能省下点钱。”

石灵山打着算盘,心不在焉道:“你跟我说不着这个,进山采药不归我管,我就是看店面的伙计,不过我可以跟某个不靠谱的家伙说一声,事先说好,那家伙不靠谱,说话比放屁响,干活比放屁少,光听打雷不下雨,铺子靠他,至今还没关门,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陈平安一笑置之。

小镇民风,历来就是这般淳朴。

说话总是喜欢夹枪带棒,个个是无师自通的江湖高手。

石灵山这样出身桃叶巷的,至多只能算是这个门派的外门杂役弟子。

白发童子就敬这个年轻人是条汉子,竟敢这么跟自家隐官老祖说话。

即便时过境迁,小镇这边的福禄街和桃叶巷,与其它街巷留下来的当地人,如果抛开藏在幕后的那种仙俗之别,其实变化不大。

还是会有穿洁净长衣、念过书说子曰的人。

也会有指甲里总有泥垢、被烧炭熏黄的满手老茧、喜欢满口骂娘的人。

陈平安离开铺子,跨过门槛后,站在原地片刻。

之后路过那座螃蟹坊。

陈平安绕着牌坊楼缓缓绕了一圈,双手笼袖,始终抬头望去。

当仁不让,希言自然,莫向外求,气冲斗牛。

白发童子始终站在原地,没啥看头,四块匾额如今都没剩下丝毫道意了。

陈平安继续散步,街旁属于小镇最高建筑的那栋酒楼,真正主人是封姨,生意依旧很好,本地人每逢县城摆喜宴,无论是婚宴,还是庆功宴之类的,还是都喜欢来这边摆个阔。一些个在这边买了宅子当道场的练气士,也喜欢来这边小酌几杯,不过他们喝的酒,跟老百姓自然不一样。

一口铁锁井,早就被县衙那边圈禁起来,砌上了石围栏,老百姓再也无法挑着水桶来此汲水了。

老槐树更是没了。

沿着县城主街一路走去,就走到了小镇最东边的那栋黄泥房子,是郑大风的,自家落魄山的首任看门人。

再往外走去,就是昔年杂草丛生的神仙坟,可以绕路去北边的老瓷山,不过分别被大骊朝廷建造成了文武庙。

陈平安走到路边的木桩子坐下,对白发童子说道:“别跟着了,容易让人误会。”

白发童子故意装傻,高高举起手,比划了一下双方高度,“就咱俩,能误会啥?”

不过说实话,要是真能当上隐官老祖的闺女,想来是一件蛮幸运的事情吧?

看看裴钱,陈暖树,小米粒,就知道这家伙要是将来有个女儿,得是多宠了。

那你倒是与宁姚来个饿虎扑羊,赶紧生米煮成熟饭呐。怂包一个,活该打光棍。

陈平安懒得跟她一般见识,坐在木桩上,转头望向一直蔓延向远方的道路。

剑气长城,剑修如云,要说剑修之外的练气士,不宜在剑气长城修行,并不奇怪,那边剑气太重,沛然浩荡充斥天地间,对练气士来说就是一种煎熬。

但是有件事,陈平安始终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觉得透着一股玄乎。

那就是剑气长城历史上的止境武夫,数量实在太少!甚至可以说少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

白嬷嬷,她曾是止境大宗师,只是在战场上受伤跌境,才是山巅境。

按照避暑行宫的档案记载,再往上追溯,剑气长城在极长一段岁月里,也只有一位止境武夫,而且同样是女子宗师。

就好像,剑气长城的武运,只为女子武夫,网开一面?

陈平安手指轻轻敲击膝盖,蹙紧眉头。

在金sè长桥那边,她曾经一语道破天机,古星启明,又名长庚,其实就是那座古怪山巅所在。

纯粹武夫,肉身成神。

可惜那位兵家老祖未能真正走通这条大道。

剑气长城的三个官职,刑官,隐官,祭官。

按照最早设置三官的初衷,是刑官主杀伐,隐官主谋略,祭官职掌祭祀。

而上任祭官,按照避暑行宫绝密档案的记录,历代祭官的档案都极为详细,唯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剑修,玉璞境,战功寥寥,可以说毫不出彩。

记得宁姚说过,她第一次来小镇,曾经在杨家铺子,听那个杨老头主动提及一事,曾经有位过路剑仙,留下了一部山水游记。

按照老人的说法,是经常翻阅这本游记,所以知道了一些外边的事情。

与来自剑气长城的宁姚,提及一位剑修,老人却是用了个“剑仙”的称呼。

以前陈平安没怎么在意这个细节,现在就由不得陈平安不去深思了。

所以陈平安怀疑避暑行宫关于上任祭官的档案,都是刻意作假。

陈平安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于禄。

站起身,陈平安没有去神仙坟那边,而是原路折返,穿街过巷,再离开小镇,走向那座石拱桥。

白发童子还是跟在身后,大摇大摆,走上石桥后,指了指河畔的一片翠绿颜sè,水草如笔管,一节一节的,她好奇问道是啥。

陈平安瞥了眼,说是蒌蒿,炒肉极清香,很好吃,但是属于时令野菜,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春风里,万物茂盛生长,好像什么都有,等到了冬天,好像什么都没有,挖冬笋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大雪满山的时候。

陈平安笑着说蒌蒿见之于诗,可能是最早是苏子的手笔,只需要三言两语,苏子就可以写出极动人的节令风物之美。

白发童子就问老厨子会不会炒这道菜,陈平安说我就会,白发童子只是哦了一声,却也没有想要去摘野菜的想法。

陈平安站在桥上,举目远眺,突然发现河里的鸭子好像又多了起来,对了,刘羡阳和圆脸姑娘都不在铁匠铺子那边。

难怪难怪。

白发童子走过桥面,一屁股坐在台阶那边,说道:“隐官老祖,我在这边等着啊。”

因为她知道陈平安要去做什么,很多事情都可以百无禁忌,但是在有些事情上,不该开玩笑。

陈平安转头笑道:“跟着就是了,又没什么讲究和忌讳。”

去坟头敬香和添土。

这趟桐叶洲之行,又去过好些山头,返回落魄山途中,在老龙城下船,跟宋前辈走了一段山水路程,道别后,陈平安其实又悄悄跟在老人身后,直到老人走向一处城门,突然抬臂挥挥手,默默跟随的陈平安这才笑着离开。之后又路过和驻足好些青山,有些犹有积雪。

陈平安敬过香添过土,再拿出一壶酒,蹲下身倒在坟头。

白发童子就蹲在远处远远看着。

陈平安转头望去,身后的坟头,遥遥对着一座远山,其中有双峰若笔架。

愣了愣,陈平安还是第一次察觉到此事,曾经年少无知,哪里知道这些门道。

后来离乡多次,懂了些望气、堪舆的皮毛,只是每次上坟,陈平安也从未看一眼远处青山。

陈平安就干脆坐在坟头一旁,默默望山。

由此可见,当年爹娘走后,坟头选在这里,是有讲究的。

可能是早年小镇懂这些的老人帮忙选的。

家乡小镇这边,年复一年,老人少了,年味就淡。

听裴钱和小米粒都说过,如今问夜饭都不热闹了。

有年陈平安不在家,还是小黑炭的裴钱几个在泥瓶巷祖宅守夜,一大清早就开门放爆竹。

要不是因为陈平安早就有过叮嘱,估计那会儿兜里已经有几个钱的裴钱,都能买下一整座铺子的爆竹。

小米粒曾经有个谜语,真是黑衣小姑娘自己想出来的,不是陈平安教给她的。

有次小米粒问,什么东西跑得最快,什么东西跑得最慢,却又都是追不上的。陈平安给了很多答案,小米粒都说不对不对,还真把脑子还算灵光的陈平安给难住了,把小姑娘开心坏了,乐得不行,高高兴兴给好人山主说出谜底,是昨天和明天!

好像就是这样的,所有的昨天都不可追回,所有的明天又都在明天。

白发童子一直没有打搅他。

山温水软,杨柳依依,草长莺飞,春暖花开。

看网友对 第九百八十二章 谜底 的精彩评论

20 comments

  1. 匿名

    谜底是啥

    沙发
    • 匿名

      昨天和明天,哈哈哈

    • 做乐

      祭官的身份 是 林江仙

  2. 宁姚

    又水了?

    板凳
  3. 花和尚

    小年过,期待春暖花开

    地板
  4. 匿名

    昨天和明天

    4楼
  5. 杨小胖

    今天这么早,还敢不敢加更一章?!

    5楼
  6. 右左

    看完睡觉

    6楼
  7. 匿名

    完全是交作业的,没看头

    7楼
  8. 吃瓜群众9527(陈政华本人)

    所有的昨天都不可追回,所有的明天又都在明天。

    8楼
  9. 终追大道

    第九第九

    9楼
  10. 平平安安

    古星启明,又名长庚

    10楼
  11. 无高潮

    不说阿良左右打架,三个教头散道也都这么久了,,,是要看完最后一次辩论么?最近100章 完全没有剧情高潮

    11楼
  12. 哼哧哼哧

    我来总结这一章的内容,逛铺子,逛山头,没了

    12楼
  13. 崔东山

    人性本恶,今日我要弑师

    13楼
  14. 陈安平

    好像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14楼
  15. 过年啦

    过年好

    15楼
  16. 做乐

    祭官是林江仙

    16楼
  17. 秋实

    还记得我吗

    17楼
  18. 春水

    那我呢

    18楼

Leave a Reply

昵称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