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将来之事 (2)

昔年是死对头的大潮宗和两京山。如今不分上下,两宗并肩。

反正宗主都是徐隽。

两京山那边一开始不是没有异议,可朝歌是开山鼻祖,她都没意见,徒子徒孙们又能如何?

再加上后来那场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山上婚宴,喝喜酒的道贺客人当中,光是青冥天下前十,就来了四个。

余斗,陆沉,吾洲,孙怀中。

如果再加上当时某个没有显露身份的纯粹武夫,因为他只肯坐在角落桌上,此人亦是徐隽的忘年交好友,那就是五个了。

正是天下武学第一人,林江仙。

况且徐隽的修行之路,实在太过传奇sè彩,传闻白玉京三掌教陆沉,传授过徐隽几张符箓,玄都观孙怀中,教过年轻鬼修一门亲传剑术,甚至就连浩然天下的文庙亚圣,都为徐隽指点过学问,再加上那位天下炼丹第一人,以及林江仙的拳法,以至于外界都在猜测,这个徐隽,是不是道祖真正的关门弟子?

就像一张考卷,就算提前知道答案了,你徐隽好歹也要落笔写字啊,从沦为鬼物开始算起,在短短二十几年内,徐隽要见这么多的大人物,忙得过来吗?

朝歌说道:“资美,此次拜访,需要麻烦雅相一件事。”

姚清微笑道:“前辈请说。”

雅相姚清,字资美。按照山上的道龄来算,朝歌是当之无愧的前辈,岁数要比姚清足足大上千余年。

朝歌正sè说道:“需要请你出山一趟,帮忙护道。”

姚清直截了当说道:“地点?”

朝歌说道:“就在两京山。”

姚清问道:“具体的时辰?”

朝歌如释重负,“暂时未定,等我密信。”

姚清笑道:“在此预祝徐宗主、复戡道友遂愿。”

徐隽站起身,后退三步,毕恭毕敬行稽首礼,沉声道:“晚辈在此谢过姚先生。”

原本没打算如此客气的朝歌,只得夫唱妇随,起身与姚清道谢一句。

那位道号“太yīn”的十四境女修吾洲,与朝歌关系极好,当初参加完那场婚宴,临行之前,吾洲赠送给徐隽一道炼物仙诀,再额外传授了一门早已失传的鬼修术法。

夫君徐隽是鬼修。

而未来数座天下,崭新十四境大修士中,不出意外,必然会有一位鬼仙,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徐隽不但要争,而且必须要动作快,抓紧跻身飞升境,才能够占据先机。

其实有句“已经很好了”口头禅的徐隽,根本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在这件事上,道侣朝歌极为坚持,那就只能是妇唱夫随了。

既然万事俱备,只欠一场闭关了。

在徐隽和朝歌告辞离去后,白藕与姚清站在屋檐下,她轻声问道:“那个王原箓,当真不去管?”

姚清笑道:“美玉不雕琢。”

白藕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出心中那个疑惑,“看样子戚鼓马上就能破境,这份武运馈赠,我们难道要拒之门外?根据谍报显示,鱼符王朝那边,朱璇都亲自出马了。”

戚鼓并不是一个城府深重的纯粹武夫,恰恰相反,略显莽撞,是个喜欢直来直往的,爱憎分明,如果家乡这边稍微示好一番,是不难将他留在青神王朝的。

其实当年京城内的那场风波,白藕就与首辅大人持有不同意见。

在她看来,大可以趁机招徕王原箓和戚鼓,这两人不至于与朝廷闹得那么僵。

正是在那场险象环生的逃亡途中,王原箓和戚鼓,当年各自破境,一个跻身了元婴境,一个跻身了远游境。

姚清说道:“落叶总会归根。”

白藕无奈道:“毕竟是落叶啊。”

姚清笑道:“拭目以待。”

在那双名动天下的道侣离开青梧观没多久,便有一位男子,缓缓走来,竟然是一位在青冥天下极为罕见的僧人。

光头,赤脚,身着紫衣袈裟。

这位中年僧人,丰颊高鼻,状貌古野。

白藕只知道这个行脚僧,俗名姜休,字道隐,法号“丹青”。

至于面容,想必对方施展了障眼法,白藕眼中所见,肯定并非真相。

如今僧人就在京畿之地的瓦棺寺挂单,已经将近十年了。

无论是本名姜休,还是那“丹青”法号,在青冥天下没有任何名气,但是雅相姚清却对其极为礼重。

白藕是纯粹武夫,看不出对方的道行深浅,要说论禅说佛法,她更是一窍不通。

青冥天下十四州,对佛门寺庙和儒家书院的管束,极其严格。

尤其是僧人,想要外出云游,获得通关文牒,需要与朝廷层层报备,而且十有八九都会驳回,哪怕获得批准,具体行程,也需要与白玉京报备录档。

许多王朝,干脆就直接明令禁止任何僧人入境。甚至有两个州,直接禁绝寺庙,不许僧人传法。

并州算是相对比较宽松的,但是大如青神王朝,也只有十六座寺庙。

不过首辅大人力排众议,朝廷近些年开始着手筹建两座崭新寺庙。

在青冥天下,僧人想要建立寺庙,可能比浩然天下那边建立宗门还要难。

此事需要白玉京那边许可,为此青神王朝耗费了不少功德,听说就连那个被别州讥笑为“点头皇帝”的陛下,都难得与首辅大人询问缘由。

紫衣僧人双手合十,轻声道:“小僧来此与姚先生道个别。”

姚清笑着点头,“大和尚离开之前,记得按照约定,为瓦棺寺留下那组罗汉壁画。”

一座寺庙,可不是所有僧人都可以被称为和尚的,唯有住持、首座在内的得道高僧,才当得起这个敬称,屈指可数。

白藕微微心动,她猜出对方的身份了。

记得青冥天下有一位极其神秘的高僧,丹青妙绝,容貌、身份变幻不定,自命不凡,自称“我心即佛”,又扬言“祖师西来本无意”。

此僧尤其擅长绘画罗汉像,每有真迹现世,就是一场哄抢,莫说是那些寺庙,便是天下各州帝王敕建的道家宫观,都愿意供养真本,更有传闻,每逢旱涝天灾、邪魔作祟,根本不用当地道官设坛作法,只需取出罗汉像,无论是祈雨,还是荡秽,无不灵验。

僧人笑道:“十六幅?十八幅?”

姚清笑道:“当然是多多益善。”

僧人说道:“已经画完了。”

姚清也不觉得奇怪,问道:“接下来要去哪里?”

僧人说道:“先去幽州赏雪。”

姚清稽首作别。

僧人微笑点头,朗声吟诵着一篇在青冥天下脍炙人口的《塞上》,大步离去,风采绝伦,身形消散,

天地灵气毫无涟漪,转瞬间便不见了踪迹。

白藕沉默片刻,问道:“此人修为?”

“佛法之外,剑术精绝,一条直气,海内无双。”

姚清说道:“‘一剑霜寒十四州’,是他说的,也是说他的。”

————

骑龙巷的压岁铺子,掌柜石柔和小哑巴,正在熬夜守岁。

隔壁的草头铺子,就要更热闹些。

一对兄妹,赵树下,赵鸾。一对师兄妹,赵登高,田酒儿。一对师徒,白发童子,姚小妍。

还要外加一个被大白鹅拐来的崔花生。白发童子这会儿正踩在长凳上,拉着俩姓赵的划拳呢,大声嚷着哥俩好五魁首十满堂之类的。

小镇的大年三十夜,有那问夜饭的习俗,都会点灯,摆上一桌子酒菜,老人和妇人们会守着一只火盆,不去串门走动,只等着那些青壮岁数的街坊邻居们,登门做客,邻里间关系好的汉子,会坐下来喝酒吃菜划拳,关系一般的,大多吃杯酒就走,成群结队的孩子们,进了屋子不落座,与那些守家的老人妇人们打过招呼,按照辈分爷爷奶奶姑姑婶婶一通喊,就往袋子里边装些瓜果、甘蔗之类的。只等深夜了,家家户户才会关上门,然后一大清早,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们,就又要按时起床,因为每年都有不同的时辰,有那开门燃爆竹的规矩讲究,用来辞旧迎新。至于开门的具体时辰,往往都是小镇某些老人们推敲出来的,据说早年小镇开红白喜事铺子的几个掌柜,就很懂这些。

如今那些搬去州城的年轻人,哪有这样的讲究,据说一些个 就连开门,都让府上管家代劳了,自顾自睡懒觉。

虽然如今槐黄县城这边,年味儿是一年比一年清淡了,几乎就没谁走门串户问夜饭了,不过骑龙巷的两间铺子,还是照着老规矩,开着门摆着酒。

坐在火盆边的石柔抬起头,望向门口那边,来了一位贵客。

一身雪白长袍。

昔年泥瓶巷宋集薪身边的婢女,稚圭,如今的真龙王朱,贵为浩然天下四海水君之一。

不知为何,这位东海水君,此刻好像心情不错。

压岁铺子里边亮如白昼,石柔壮起胆子,小心斟酌一番,称呼对方一声稚圭姑娘,再笑道:“坐下喝点酒?”

王朱点点头,跨过门槛,坐在桌旁,石柔帮忙斟酒,王朱拿起筷子,桌上竟然还有一盘臭鳜鱼,夹了一筷子,嚼了嚼,点头道:“手艺不错。”

以前的泥瓶巷,就是个破落户扎堆的苦地方,要不然就是挣着了钱,早早搬去了别处更为宽阔的街巷,按照小镇老话说法,这里就是个流水地儿,根本留不住人,故而每逢大年三十夜,就只有巷口那边,因为有个俏寡妇,才不至于让一整条巷子都没人路过,大致位于巷子中间地界的相邻两栋宅子,其实是没人登门问夜饭的,至多是走近路的,或是去那寡妇家的,这才路过泥瓶巷,却看也不看一眼。

一个是满身晦气的扫把星,一个是有娘生没爹养、见不得光的私生子,再加上一个来历不明的婢女,都是无亲无故的,谁稀罕登门,而那两个同龄人,相互间也不串门。

宋集薪那会儿,每次到了大年三十夜,就经常一赌气,就让稚圭干脆关上院门,爱来不来,大爷还稀罕伺候你们。

隔壁不这样,始终开着大门,若是巷子里边有积雪,还会帮忙将整条巷子的积雪聚拢到墙角根,方便过客们走路。

宋集薪偶尔闲着无聊,就喜欢站在屋门口那边,开始yīn阳怪气说话,大半夜的,开门等鬼来啊。

隔壁宅子那边的同龄人,也从不还嘴。

后来陈平安认识了刘羡阳,就会一起围着炉子守夜,刘羡阳经常故意大嗓门说话。

王朱转头望向那个站在柜台后边小板凳上的孩子,“喂,你叫什么名字?”

正在翻书看的小哑巴抬起头,面无表情道:“你不是知道了吗?我叫‘喂’。”

王朱也不跟这个脾气挺冲的孩子计较什么,蛮好的,小刺头嘛,她笑了笑,夹了一筷子佐酒菜,滋味不错,自己没有白走一趟宝瓶洲,老家祖宅的院门口那边,都换上崭新的福字和春联了。

石柔赶忙打圆场说道:“真名周俊臣,小名阿瞒,平时不太喜欢说话,所以有个小哑巴的绰号,是裴钱的徒弟。”

王朱提起白瓷酒杯,抿了一口酒水,笑道:“裴钱的徒弟?那你岂不是要喊陈平安一声师祖?”

小哑巴原本想说一句关你屁事,只是见掌柜石柔朝自己使眼sè,孩子只得把话咽回肚子,装聋作哑。

门口那边,有个白发童子,双臂环胸,斜靠着屋门,在那儿啧啧啧。

王朱转头笑问道:“你是?”

竟然看不出对方的真实境界。

白发童子冷笑道:“说出来怕吓死你。”

“试试看。”

“我是落魄山的杂役弟子,独一份!”

王朱笑眯眯提起酒杯,“容我压压惊。”

山上仙府,一般可以分为祖师堂嫡传、外门和杂役弟子,所谓嫡传,也就是师父和传道人,在祖师堂那边有座椅的。

外门,便是师承和法脉一般,师父未能在祖师堂那边落座参与议事,比如落魄山这边,要是现任看门人仙尉或者岑鸳机,虽然都入了霁sè峰祖师堂的金玉谱牒,但因为在霁sè峰祖师堂那边没椅子,他们要是如今收了徒弟,哪怕是亲传,依旧属于外门弟子。

至于杂役,就是连师承都暂时没有的,往往是进了山,勉强算是开始登山修行了,但是资质不行,无法拜师。

白发童子大摇大摆走入屋内,踮起脚尖,一屁股坐在桌旁长凳上,双臂环胸,直愣愣盯着那个身份特殊的年轻女子,丹凤眼,瓜子脸,漂亮是漂亮,就是冷了点。

王朱神sè自若,自饮自酌,夹几筷子佐酒菜。

白发童子问道:“听说你与咱们隐官老祖是多年的邻居?”

王朱嗯了一声。

白发童子以心声笑问道:“有没有想过,蛮荒天下去不得,换成青冥天下又如何呢?树挪死人挪活嘛。”

王朱微微皱眉,“是他的意思?”

当年她忍住没有通过归墟去往蛮荒天下,确实是有过一番心境煎熬的。

事实证明,没有心存侥幸,是一个正确选择,不然如今自己估计就要跟那个大妖仰止作伴,在老君炼丹炉那边开酒铺了。

或者被那拨鬼鬼祟祟的养龙士一脉修士,将归墟某处布下一张“渔网”,抓个正着?

白发童子翻了个白眼,“隐官老祖事务繁重,忙来忙去,都是忙碌一些随随便便就可以影响天下走势的大事,岂会在意这种芝麻小事。”

“我就是随口一提,斩龙人陈清流,虽说不是十四境纯粹剑修,可好歹是个货真价实的十四境呐。等到一场仗打完,天下事了,以他的合道方式,是不太愿意看到你的,陈清流曾经立下宏愿,要教‘天下无真龙’,这里边就有个漏洞可钻了,咱们浩然‘天下’没有,但是青冥天下可以有嘛,勉强可以不与陈清流的大道冲突了,到了那边,稚圭姑娘再找随便几个靠山,嗯,准确说来,是互为靠山,盟友嘛,大伙儿好好谋划一番,将某条大渎作为托身之所,哪天跻身了十四境,还怕那啥跨越天下而来的斩龙人?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那么一条过江蛇而已,能不怕地头龙?”

浩然天下和青冥天下的大修士,往返于两座天下,是要按照文庙礼圣和白玉京大掌教订立的规矩,压境界的。

王朱微笑摇头,“哪怕同样是十四境修士,只要对方是斩龙之人,我就毫无胜算,只要不跑,必死无疑。”

即便在好似自家道场的东海水域,又跻身了十四境,王朱自认对上那位斩龙之人,依旧没得打。

唯一的好处,是身为文庙敕封的四海水君之一,陈清流不敢随便问剑水府。

冥冥之中,王朱笃定一事。

不光是真龙,加上世间那些血统驳杂的众多蛟龙之属,还要加上数座天下所有的水族精怪、水仙之流,更甚至是主修水法的练气士,只要对上那位斩龙功成、身负某种大气运的陈清流,都会被天然大道压胜,若有厮杀,简直就是一头撞到剑尖上去的下场。

简单来说,面对这三者,陈清流完全可以视为一位十四境纯粹剑修,一旦出剑,就是砍瓜切菜一般。

白发童子皱眉不语,神情凝重起来。

看上去是在考虑什么天大难题,其实就只是在腹诽不已,咋个与谍报上的消息不一样呢,莫不是小米粒消息有误、谎报军情了?

不都说隐官老祖的这个泥瓶巷邻居,眼睛长在眉毛上边的,为何这般的自知之明?

罢了罢了,当那说客,确实非我所长。

岁除宫的小白,才是那种纵横捭阖的行家里手。

在夜航船那边,某人嘱咐过她,能说服王朱去往青冥天下鹳雀楼修道,是最好,劝不动就随意了。

按照那人的说法,反正王朱就算去了青冥天下,对岁除宫而言,她的存在,也是鸡肋,除了帮忙聚拢水运一事之外,她注定帮不上什么大忙。

一想到吴霜降,白发童子赶忙抬起酒杯,一口闷,喝酒压压惊。

练气士不怕自己的心魔,化外天魔反而怕这位练气士,这种糗事传出去,还不得被人笑掉大牙?

王朱突然问道:“听说青冥天下那边,有个大宗门叫岁除宫,水边有座鹳雀楼?”

白发童子愣了愣,心虚道:“我是浩然天下土生土长的修士,对那啥青冥天下什么岁除宫不熟啊。”

王朱一笑置之。

白发童子心事重重,试探性问道:“没头没脑的,你问这个作甚?”

王朱提起酒杯,笑道:“不聊这些烦心事,既然一见投缘,那就喝酒。”

白发童子提起酒杯,轻轻磕碰一下,“走一个。”

白发童子,看待王朱的眼神里,有种咱俩都好惨的同病相怜。

王朱察觉到这种情绪,难得没有生气,好像被一个自称是落魄山的杂役弟子可怜,犯不着生气?

王朱喝过了酒,走出这间压岁铺子,在骑龙巷这边,拾级而上。

她缓缓登高,有些怀念离开小镇之前的天寒时节,她也会满手冻疮,所以每次出门去铁锁井那边打水,她都只提大半桶水,晃晃悠悠,到了泥瓶巷,倒入水缸,差不多也就刚好只剩下半桶水了。

后来,最后一次见面,有人曾经留下一句类似谶语的话。

登鹳雀楼天高地阔,下鹳雀楼源远流长。

这个人,还曾为她泄露过天机,教她如何应对那位再起大道之争的斩龙之人。

好像不管是去是留,她都有选择。

而且最后,那个人笑着说,以后真遇到了那种自认过不去的坎,就去找他的小师弟,就说是齐师兄的请求。

王朱心情有些烦躁,深呼吸一口气,转头望向骑龙巷下边相邻的两间铺子。

屋内灯光涌出铺子,哪怕没有过路的行人,依旧默默照耀着巷子里的夜路。

她不喜欢那座学塾里的书声和某人的道理,不喜欢泥瓶巷隔壁那个人的好心和善意。

不喜欢那一大一小,他们身上那种如出一辙的“没关系”,“其实还好”,“每个今天的昨天都不曾虚度,每个明天都是今天的希望”……

可能是她不知道如何喜欢,所以故意装着讨厌。

可能是知道某些道理,只是做不到,不敢厌恶自己的软弱,只好厌恶那些做得到的人。

就像大冬天里,一只别人家的炭笼,只能捂热双手片刻,就要归还。

落魄山,山门口。

今儿过来点卯的香火小人儿,与仙尉道长喝了个微醺,摇摇晃晃爬过那道屋门槛,结果到了宅子大门那边,小家伙忍不住骂了一句,只能再次如钻狗洞一般,匍匐在地,爬过大门缝隙,拍了拍尘土,那条棋墩山土地爷麾下喽啰的白花蛇,还在远处候着呢。

结果瞧见了一位相貌儒雅的读书人,年纪不大,瞧着三十岁出头吧,就站在山脚那边发呆。

朱衣童子一路飞奔过去,挡在山门牌坊正中央,扯开嗓门喊道:“你谁啊?”

不等对方答话,觉得与人仰头说话,脖子太累,朱衣童子急匆匆转身跑上几级台阶,双手叉腰,小家伙一本正经提醒道:“可不能擅闯山门啊,如今咱们落魄山不待客的,你要是来山上找谁,得先去仙尉道长那边报备。”

书生笑着自我介绍道:“我叫李希圣,来自小镇那边的福禄街,是李宝瓶的兄长。”

香火小人儿目瞪口呆,心肝颤,啥?!竟然是咱们李总舵主的兄长?!

虽说对方不在官场厮混,但是扛不住对方朝中有人啊。

既然来头这么大?!出门咋个不一路敲锣打鼓放爆竹呢。

朱衣童子刚跑上台阶,立即屁颠屁颠跑下台阶,重新回到山门口那边,作了一个大揖,恭敬万分道:“小的籍贯在那馒头山土地庙,如今在州城隍庙那边当差,混口饭吃,承蒙咱们落魄山周护法赏识,忝为骑龙巷右护法,在此拜见李大人,荣幸之至,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李希圣笑道:“我与陈山主是旧识,就不用打搅仙尉道长看书了,我对落魄山还算熟门熟路,可以自行登山。”

朱衣童子立即在心中盘算、掂量一番,觉得既然是李总舵主的兄长,又与陈山主是老朋友,在仙尉那边不记名就上山,好像也不算坏了规矩。

朱衣童子试探性问道:“李大人,容小的帮忙领路?”

稍后登山路上,得暗示一番李大人,回头给咱们李总舵主美言几句,哈哈,到时候别说骑龙巷总护法了,当个与李槐平起平坐的小舵舵主,都不是痴人做梦哩。

仙尉打开大门,披衣而出,好歹是个修行中人,山门口这边的动静,仙尉还是察觉到了。

朱衣童子儿赶忙帮着那位李大人介绍身份,免得看门的仙尉眼拙,大水冲了龙王庙。

李希圣笑着邀请道:“仙尉道友,一同登山?”

仙尉连忙拒绝道:“守夜看书,要回去看书。”

只觉得这个生面孔的读书人,真心架子不小,大半夜串门就罢了,竟然还想拉着自己一起爬山,想啥呢,半点人情世故都不懂的。

儒生李希圣面带笑意,与那位年轻道士作揖行礼。

道士仙尉坦然受之,只是礼尚往来,便回了一个道门稽首。

看网友对 第九百五十章 将来之事 的精彩评论

27 comments

  1. 左右大师兄

    将来只会更水

    沙发
  2. 油桃

    板凳就板凳吧,不嫌弃

    板凳
  3. 小白龙

    水再淡也比淡盐水好喝

    地板
  4. 第一

    就这?

    4楼
  5. 右左

    嗯哼

    5楼
  6. 哈哈

    第一

    6楼
  7. 油桃

    水水水

    7楼
  8. 繁华落尽人独立

    将来再说

    8楼
  9. 魔鬼筋肉人

    有些段子又回到原来的风格了~

    9楼
  10. 路人

    这谁敢再来打落魄山,仙尉那么大一人杵在门口,那么大因果砸死人。

    10楼
  11. 酒客

    过个除夕夜好漫长呀

    11楼
  12. 临时

    故弄玄虚

    12楼
  13. 匿名

    有些人看着看着就不见了

    13楼
    • 火娃

      真行,把范进中举都塞了进来!!

  14. 夏吾冬

    过分了,这种地方戛然而止

    14楼
  15. 隋姑娘

    可不是,隋景澄,去了后山就消失了

    15楼
  16. 火娃

    还有刘备和诸葛亮的事,牛

    16楼
  17. 陈平安

    沙发

    17楼
  18. 佚名

    感觉掉进了烧火道童的葫芦里

    18楼
  19. 崩了真君

    水吧,我看能水死我不能

    19楼
  20. 匿名

    不更新,真要命

    20楼
  21. 五行亲水

    喝水喝到饱,怪不得CZH这么胖,肚子里全是水

    21楼
  22. 停车坐爱枫林晚

    骏马呀 四条腿

    22楼
  23. 水来了

    大海啊全是水

    23楼
  24. 不虚度

    我觉得有点水了

    24楼
  25. 落魄山大护法

    不愧是大道亲水 看完觉得有点东西 又没觉得有东西 一想 什么都没记住。

    25楼
  26. 王德发

    咋那么慢啊

    26楼

Leave a Reply

昵称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