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翻一翻老黄历 (2)

杀得世间只剩下最后一条真龙。

一座浩然天下的一部老黄历,只因为一人出剑的缘故,撕去数页之多!

当老人现身之后,黄山湖中那条曾经与顾璨小泥鳅争夺水运而落败的巨蟒,如被天道压胜,只得一个骤然下沉,潜伏在湖底,战战兢兢,恨不得将头颅砸入山根当中。

老人看了眼顾璨,伸手接过那幅卷轴,收入袖中,顺势一拍顾璨肩膀,然后点了点头,微笑道:“根骨重,好苗子。那我便要代师收徒了。”

柳赤诚遭雷劈似的,呆坐在地,再也不干嚎了。

不该如此啊,万万莫要如此。

一旦顾璨有此身份,说不得下一刻,他柳赤诚就要比龙伯老弟早走一步黄泉路了!

白衣男子凭空出现。

老人斜眼道:“为师如今算是半个废人了,打不过你这开山弟子,毕竟师徒名义还在,怎的,不服气?要欺师灭祖?与剑术一样,我可没教过你此事。”

白衣男子默不作声,隐约有些杀机。

不曾想老人得寸进尺,根本不在意一位白帝城城主的杀意,反而问道:“愣着做什么,喊小师叔啊。”

白衣男子没什么师徒尊卑,只是问道:“你确定是为顾璨好?”

顾璨跪倒在地,低头沉声道:“顾璨拜见师祖。”

老人爽朗大笑。

化做一道剑光,瞬间化虹远去千里,要去趟北俱芦洲,找好兄弟陈灵均一起耍去。

只是下次见面,自己不认识他,陈灵均也会不认识自己。

白衣男子抬头望向那道北去剑光,笑道:“对待关门弟子,是要好些。”

柳赤诚松了口气,还好还好,顾璨只是自己的小师弟。

不然这辈分一高,就顾璨那半点不念旧情的脾气,什么昧良心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

林守一坐在祖宅住处,不管如何闭气凝神,依旧心神不宁,只得去往神位都已搬去大骊京城的祠堂,这才心安几分。

林守一捻出三炷香,遥遥祭拜先祖。

做完这件事后,才转身走向祠堂大门,刚关了大门,便发现身边站着一位老儒士。

林守一何等聪慧,立即作揖道:“山崖书院林守一,拜见大师伯。”

崔瀺笑道:“我早已不在文圣道统一脉,当不起此礼。”

林守一直腰后,规规矩矩又作揖,“大骊林氏子弟,拜见国师大人。”

崔瀺点了点头,“早年游学路上,你的表现,便极其出彩。最早察觉到阿良不同寻常,最早得到机缘,都是你林守一,十分不易。此次让那人在大规矩内行事,更是你治学稳重,厚积薄发,福至心灵使然。”

崔瀺带着林守一在空荡荡的宅子散步,并且让那年轻人与自己并肩而行,不用太过拘束。

崔瀺说道:“你父亲有些苦衷,这辈子都不会主动与你多说。当年是他最早告诉陈平安父亲,关于本命瓷一事的内幕,当然是好心,连那后果也与陈平安父亲一并说了,他们两人,一见如故,虽然身份悬殊,却是挚友。所以你父亲还帮着那个男人收拾了后来的烂摊子,不然陈平安也很难活下去,所以陈平安后来游学路上,转赠你那幅《搜山图》,冥冥之中,是有些因果定数的。只是你父亲,用心良苦,并不希望你与陈平安牵扯太多,免得你尚未成长起来,便被大势裹挟,早早夭折,所以对于你去往大隋书院求学一事,表现得十分淡漠。”

林守一愕然。

崔瀺说道:“难以置信?那你好好想一想,一个先后为三任窑务督造官担任副手的男人,会简单吗?真会那么看重嫡子庶子的名义?那你知不知道,如今的曹督造在赶赴槐黄镇之前,离开了先帝御书房之后,唯一拜访求教之人,就是你那个在京城不显山不露水的父亲?你同窗石春嘉的家族,最后如何渡过难关?石家自己心里没数,还有些怨怼,你觉得你父亲会介意吗?”

崔瀺一手负后,一手双指并拢如捻取一物,“石春嘉念旧,你便念旧,你念旧,所有同窗便跟着一起念旧。边文茂眼高手低,唯独真心善待出身不好的妻子石春嘉,边文茂便被你理解,这位大骊京城翰林郎,将来一旦遇上难事,你就愿意帮忙,你选择出手,即便不够老道,有些纰漏,

你爹岂会坐视不理?线线牵连,恢恢成网,只是别忘了,你会如此,世人皆会如此。什么样的修为,都会招来什么样的因果,境界此物,平时很管用,关键时刻又最不管用。林守一,我问你,还愿意多管闲事吗?”

崔瀺轻轻一推双指,好像撇干净了那些脉络。

林守一思量片刻,答道:“事已至此,近在眼前,还是要一件件管好。”

林守一叹了口气,“以后少管。”

崔瀺会心一笑,“不枉你爹撒泼打滚耍无赖,让我帮你取了这么个好名字。”

林守一突然停步,再次作揖,壮着胆子,颤声问道:“敢问师伯,当年为何袖手旁观,任由先生一人赴死?”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让林守一感到憋屈,不吐不快。

便是惹恼了这位不愿承认师伯身份的国师大人,林守一今天也要问上一问!

崔瀺不以为意,显然并不恼火这个年轻人的不知好歹,反而有些欣慰,说道:“如果讲大道理,不用付出大代价,可贵在何处?哪个不能讲,读书意义何在?当仁绝不让,这种傻事,不读书,很难天生就会的。只是书分内外,儒家教化,何处不是本本摊开的圣贤书。”

崔瀺轻轻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笑道:“所以人生在世,要多骂半吊子读书人,少骂圣贤书。”

崔瀺环顾四周,“早年游学,你对父亲的糟糕观感,陈平安当时与你一路同行,早早记在心中。所以哪怕后来陈平安有足够的底气去翻旧账,其中就翻遍了许多关于杏花巷马家的老黄历,偏偏在窑务督造署林大人这边凝滞不前,恰好因为相信你,怕的那些传闻不可言,更信不过他未曾亲眼见过的人心,最怕一旦揭开内幕,就要害得朋友林守一鲜血淋漓,这就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书简湖吃过的苦头,实在不愿意在家乡再来一遭了。”

崔瀺笑道:“虽然是陈平安想岔了,却是好事,不然就他那脾气,一旦较真,即便查出了真相,得以松口气,顺顺利利绕过了你和你父亲,落魄山却会早早与大骊宋氏磕碰得头破血流,那么现在肯定还留在家乡追究此事,处处树敌,大伤元气,自然更当不成什么剑气长城的隐官大人了。清风城许氏,正阳山在内的诸多势力,都会不遗余力,对落魄山落井下石。”

崔瀺说道:“你暂时不用回山崖书院,与李宝瓶、李槐他们都问一遍,早年那个齐字,谁还留着,加上你那份,留着的,都收拢起来,然后你去找崔东山,将所有‘齐’字都交给他。在那之后,你去趟书简湖,捡回那些被陈平安丢入湖中的竹简。”

林守一不明就里,仍是点头答应下来。

崔瀺仰头望向那道一闪而逝的恢弘剑光,请神容易送神难,总算走了。

————

大骊王朝开凿大渎一事,大兴土木,如火如荼。

豪阀公孙关翳然,与将种子弟刘洵美,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大骊最新权贵人物。

至于那个横空出世的原青鸾国郡守柳清风,大骊京城官场的热闹劲一过,加上某些幕后的刻意安排,柳清风很快就让人提不起探究的兴致。

偏隅小国的书香门第出身,确定不是什么练气士,注定寿命不会太长,早年在青鸾国政绩尚可,只是声名狼藉,所以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会有前途,但是很难有大前程,毕竟不是大骊京官出身,至于为何能够一步登天,骤然得势,天晓得。大骊京城,其中就有猜测,此人是那云林姜氏扶植起来的傀儡,毕竟最新大渎的入海口,就在姜氏家门口。

一位极其俊美的白衣少年郎,蹲在田垄间,看着远处一场地方宗族之间的争水械斗,看得津津有味,一旁蹲着个神sè木讷的瘦弱孩子。

柳清风坐在田垄上,扈从王毅甫和少年柳蓑都站在远处,柳蓑倒是不太害怕那个早年打过交道的古怪少年,除了脑子拎不清一点,其他都没什么值得说道的,但是王毅甫却提醒柳蓑最好别接近那“少年”。

柳清风转头望向那个嚼着一根野草的少年,问道:“开凿大渎,大小事宜,无非是循序渐进,崔先生应该无需在此盯着。”

崔东山依旧看着那边的你一锄头我一扁担,交手双手当中,不少身份是那舅舅外甥,打是真打,至于打完之后,依旧做那亲戚,说不得还要给对方掏钱治病买药,也皆是诚心诚意,发自肺腑。

听到了柳清风的询问,目不转睛,随口说道:“大渎名齐,就是理由。”

柳清风笑着点头,表示理解了。

一辆马车停在乡野小路上,从车厢走下那李宝箴,走来这边,作揖行礼:“崔先生。”

崔东山没搭理。

李宝箴起身后望向柳清风,笑道:“柳先生。”

柳清风笑着伸手示意对方坐下。

李宝箴坐在柳清风身旁。

崔东山转过头,打趣道:“见面道辛苦,毕竟是江湖。”

“不耽误你们哥俩好好叙旧,我自个儿找点乐子去。”崔东山站起身,拎着一旁孩子的衣领,御风离去。

崔东山悄然落在了数百里外的一处山下城池,带着那位高老弟,一起并排坐在树荫,四周人头攒动,看了足足半个时辰的路边野棋,不是围棋,棋盘要更简单些。不然市井百姓,连棋谱都没碰过半本,哪能吸引这么多围观之人。

等到设局的野棋手赢了一大堆铜钱、碎银,众人也都散去,今天便打算收工,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只是当他看到那个白衣少年还不愿挪窝,打量几眼,瞧着像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少爷,便笑问道:“喜欢下棋?”

崔东山跃跃欲试,搓手道:“会的会的,别说是此棋,便是围棋我都会下,只是离家匆忙,身上没带多少铜钱。你这棋局,我看出些门道了,肯定能赢你。”

那下野棋之人笑了笑,这可是江湖野棋十大名局之一的蚯蚓引龙,不怕别人看出门道,越多越好,就怕对方觉得此局无解,根本不愿上钩。

崔东山一拍旁边孩子的脑袋,“赶紧下棋挣钱啊。”

那汉子大笑不已,竟是手脚麻利收了摊子,懒得与这少年纠缠。

崔东山也不阻拦,一点点挪步,与那孩子相对而蹲,崔东山伸长脖子,盯着那个孩子,然后抬起双手,扯过他的脸颊,“怎么瞧出你是个下棋高手的,我也没告诉那人你姓高哇。”

孩子面无表情。

崔东山扯了半天,也觉得没劲,站起身,带着孩子在城里边东逛西荡,遇见个年纪不大的京溜子,是这藩属小国京城里边跑出来捡漏的,多是被古董行当家掌柜信得过的学徒,从京城分派到地方各处搜求奇珍异宝、古董字画的。做这京溜子一行,眼睛要毒辣,人品要过硬才行,不然一旦得了价值千金的重宝,便要直接跑路,干脆自立门户。

崔东山就跟着那个京溜子逛地摊,那人掂量过、悄悄留心过的物件,他都去跟着掂量一番、使劲打量几眼,气得那京溜子只好在僻静处,停下脚步,无奈道:“你这少年,若是缺钱花,我送你些便是,莫要一路跟我耍乐了。你是觉得好玩,却要砸我饭碗的。”

崔东山看着那个年轻人的眼神、脸sè,没来由有那么几分熟悉,崔东山蓦然一笑,“放心吧,接下来我保证不捣乱。”

那年轻人将信将疑,又不好赶人,所幸接下来行走四处,那少年果然安安静静,只是这让年轻人便又有忧虑,该不会江湖险恶,对方本就是奔着自己而来吧?江湖路数多,教人防不胜防。不过那少年随便买了一只瓷碗,覆在孩子脑袋上,就与他道别,说要带着傻弟弟一起回学塾那边吃饭了,不然人在异乡,在外求学,天大地大不如先生最大,学生久久未归,先生会担心的。

年轻京溜子如释重负。

那少年从孩子脑袋上,摘了那白碗,远远丢给年轻人,笑容灿烂道:“与你学到些买老物件的新鲜小诀窍,没什么好谢的,这碗送你了。”

年轻人本想拒绝,一个破碗而已,要了作甚,还占地方,再说了那少年在外求学,穿着富贵,只是掏钱的时候一颗颗数着铜钱,也不像是个手头阔绰的……只是不等年轻人开口说话,那少年便拖拽着孩子的一条胳膊,跑远了,跑得真快啊,那个孩子瞅着有些可怜。

夕阳西下,城外一条黄泥道路上,一个村庄的大小屋子,挨个儿蹲在一条河边。

崔东山自言自语道:“先生对于行侠仗义一事,因为少年时受过一桩事情的影响,对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便有了些忌惮,加上我家先生总以为自己读书不多,便能够如此周全,心想着那么些老江湖,大多也该如此,事实上,当然是我家先生苛求江湖人了。”

“好心做错事,与那人心出错,哪个更可怕?必须要做个取舍的。”

“只是先生早慧,事事劳心劳力,当学生的,哪里舍得说这些。”

在崔东山自顾自絮絮叨叨的时候。

有个放牛归家的孩子骑在牛背上。

崔东山也不差,骑在孩子后背上。

崔东山摇晃着肩膀,可怜孩子便跟着脚步踉跄起来,崔东山说道:“天边浮云,道旁柳sè,街巷叫卖杏花声。”

然后崔东山双手一拍孩子脸颊,“高老弟,老哥我诗兴大发啊,你跟着走一个!”

孩子眨了眨眼睛。

崔东山加重力道,威胁道:“不给面子?!”

孩子含糊不清道:“乡野炊烟,牧童骑牛,竹笛吹老太平歌。”

“高老弟,你真是个人才啊!”

崔东山一手环住孩子脖子,一手使劲拍打后者脑袋,大笑道:“我何德何能,能够认识你?!”

骑牛的牧童回头看了眼那俩,吓得赶紧让自己坐骑加快脚步。

崔东山双手捂住孩子的眼睛,“卯足劲,跑起来!”

最后那个被崔东山遮掩了视线的孩子,晃来晃去向前跑,便一路跑到了河里去。

半空中崔东山松开双手,使劲挥动,大袖晃荡,在两人即将落水之际,少年哈哈大笑道:“智者乐水!东山来也!”

看网友对 第六百五十八章 翻一翻老黄历 的精彩评论

65 comments

  1. 匿名

    1111111111第一

    沙发
  2. 第二啊?

    故,我在

    板凳
  3. 剑来

    第二errrrrrrrr

    地板
  4. ......
  5. 匿名

    真牛逼鸭

    51楼
  6. 匿名

    没第二页啊,又叫我寒心了

    52楼
  7. 这就不太善了

    打开一个,又是老黄历,顿时凉了

    53楼
  8. 走狗

    完结了么?

    54楼
  9. 匿名

    本书完

    55楼
  10. 读者

    当成结尾也不是不可,我们总是想主角最后荣登定点才是结尾,其实小平安做到的已经很棒了,许氏难道能比妖族厉害?修心就好

    56楼
  11. 我的大名

    老黄历这篇是翻不过去啦@¥#¥!#¥#@%¥#@#@¥@#!!@#%#¥@

    57楼
  12. 匿名

    作者是不是挂了?

    58楼
  13. 大总管

    别翻了 下面没有了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看名字

    59楼
  14. 陈芝豹

    总管被寄刀片了

    60楼
  15. 匿名

    太监 啊啊啊

    61楼
  16. 老黄历

    老黄历:我也翻不动了,剩下的就太监了吧

    62楼

Leave a Reply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