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关门弟子

陈平安刚好取出养剑葫,吕喦也摘下了腰间那枚葫芦瓢,对视一笑,大概这就是白也诗篇所谓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山花开。

吕喦仰头灌了一口自酿酒水,“你可知道,骊珠洞天这些山脉诸峰的由来?”

陈平安点头道:“崔东山曾经说过些内幕,西边群山,总计六十二座山头,大半是古蜀地界的山峰迁徙而来,拼凑而成,有据可查的有四十多个,我猜测是三山九侯先生的手笔,以后看看有无机会当面询问。但是像我们脚下的落魄山,魏檗那边的披云山,还有那座拥有斩龙台的山头,都比较古怪,没有任何文字记录,后者被大骊户部秘档记录为甲六山,于春徽年间封禁,按照我们这边的土话俗称为龙脊山,半山腰处有大片斩龙崖石,来历神秘,可能知晓真正根脚的,就只有昔年药铺后院的杨爷爷了。”

吕喦笑道:“杨爷爷?你是说那位青童天君?”

青童天君,十二高位神灵之一,昔年掌握一座飞升台的男子地仙之祖,却是人族成神。

就像一个孤零零的点灯守岁人,在人间守岁足足一万年。

陈平安轻轻点头。

如果不是杨爷爷,他活不到今天,有些事情,长大以后可以熬,但是熬不到长大。

其实陈平安原本有很多话,想要与这个老人好好聊一聊,与身世和天下大事都无关,就只是些家常话。

生活道路上,少年和年轻人始终前行,好像老人们却已经停步,前者再回头,就只是回忆了。

陈平安至今还清清楚楚记得,第一次见到杨爷爷,是年幼时蹲在药铺门槛外,等了片刻,没有等到扫帚砸在脑袋上,仰起头,看到了那个神sè严肃的老人。

“买东西给钱,生意人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先赊欠给你,但是你以后得还钱,一分一毫也不许欠铺子。”

最后老人问孩子听不听得懂,孩子站起身,懵懵懂懂,只是递出那只始终紧紧攥在左手的钱袋子。

吕喦举目远眺,视线一路绵延而去,远如山脉,不管如何物是人非,山河风景变化倒是不大,感慨道:“昔年古蜀地界,我经常游历其中,只记得蜀天夜多雨,蛟龙生焉,剑光与风雨同起落,蔚为壮观。”

“只说那座龙脊山,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最早位于古蜀边境,曾有洞天名为括苍洞,依山傍海,蟠结斩如刻,上有倒挂仙,疑是帝所谪,快意雄风海上来。此山古名颇多,有真隐,天鼻,风车,寮灯等。”

“可惜后被剑仙与蛟龙厮杀所摧破。最早山脉一路绵延入海,可与某座海底龙宫气息衔接,红烛镇那边有条冲澹江,水性极烈,湍悍浑浊,我如今这瓢葫芦酒,就是用那边的江心水酿造而成,在上古时代,经常白昼雷霆,与如今的禺州相呼应,所以如今地方县志上所谓‘此水通海气’,并非穿凿附会之语,那个在小镇开书铺的冲澹江水神李锦,其实就是上古龙种之一,只不过可能李锦都不清楚自己的出身,一直误以为是骊珠洞天的龙气流溢,散入冲澹江,他得以开窍炼形,或是被上古仙人以龙王篓带离骊珠洞天,实则不然。至于后世被剑修拿来砥砺剑锋、奉为至宝的斩龙台,其实就是字面意思,远古天庭两座行刑台之一的斩龙台,在登天一役被剑修斩碎,坠落人间,四散天地间,龙脊山那片石崖,就是最大的一块,古蜀地界因此蛟龙繁衍,剑修亦多。剑气长城那边也有一块,如果贫道没有记错,就是你那位道侣的家藏?”

“斩龙之人陈清流,就曾在括苍洞之内练剑多年,可以算是他的证道飞升之地,后来所谓的蝉蜕洞天,其实只是括苍洞的一部分,就相当于你们落魄山的霁sè峰。他在蝉蜕洞天内,一口气斩杀了订立生死状的十四位剑修,其中八个上五境,其中仙人境就有两位,其余六位元婴,虽然境界不高,但是每一位剑修本命飞剑的神通,都极适合围杀,元婴境剑修杀力高低如何,配合飞剑本命神通,围杀效果又会如何,你来自剑气长城,应该最清楚不过了,结果仍是被陈清流反杀殆尽,经此一役,宝瓶洲断了十余条剑脉法统,由于陈清流是别洲人氏,宝瓶洲的剑道气运,就开始一蹶不振了。”

这位在两座天下萍踪聚散不定的纯阳道人,通古博今,诸多典故,娓娓道来,云淡风轻。

人生路上,我们好像都是在翻书看他人,不知何时,才能成为他人仔细、反复翻阅的书籍。

记得郑大风曾经说过一个道理,人到中年,四十不惑,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岁,还不信命,要么是实在命好,要么就是不开窍。

不说荤话的大风兄弟,除了模样丑一点,兜里钱少了点,还是很有几分独到风采的。

陈平安诚挚道:“老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将来等到吕前辈成功出关,不知能否恳请前辈,为一洲修道之人设法坛传道业?至于地点,无论是落魄山、披云山,还是南涧国神诰宗、黄粱派娄山,或是宝瓶洲任何一地,都是无所谓的。”

毕竟这位纯阳真人,严格意义上说,就是宝瓶洲的自家人。

吕喦对此不置可否,只是笑问道:“自家人不说两家话,先有蝉蜕洞天一役,后来又有斩龙一役,贫道既然是宝瓶洲本土修士,又与诸多龙宫颇有缘法,为何两次都没有出手,陈山主难道就不好奇?”

陈平安提起朱红sè酒壶形制的养剑葫,与吕喦那枚紫气萦绕的葫芦瓢轻轻一磕,如碰酒杯,只是给了个含糊其辞的说法,“红尘历练,修真我证纯阳,不昧因果。”

各自饮酒,陈平安擦了擦嘴角,吕喦会心一笑,“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陈平安突然笑道:“先前拜访衣带峰,听一位老前辈说修行事,不过就是心关独过,大家都好。”

吕喦点头道:“修行是自家事,若是以天地为家呢。”

陈平安沉默片刻,问道:“吕前辈接下来要游历何方?”

吕喦说道:“打算走一趟北俱芦洲,贫道曾与白骨真人同游白玉京青翠城,此外别有一番境遇,算是欠了陆掌教一份人情。”

“清凉宗的贺小凉,她作为陆掌教新收的弟子,成为一宗之主,境界一路攀高至当下的仙人,因为她自身福缘深厚,修道资质够好,所以都算轻松。此次剑仙白裳以闭关作饵,贺小凉性格外柔内刚,一着不慎就会咬钩,想必生死无忧,但是以白裳的行事风格,这种自行咬钩之鱼,再被他抛入水中时,鱼儿是肯定要吃些大苦头的,只是碍于陆掌教和天君谢实的面子,会对贺小凉留其性命,却肯定会伤及她的大道根本,跌一境至玉璞是跑不掉的,加上能够让贺小凉刚好错过即将到来的这桩机缘,以后贺小凉再想按部就班跻身飞升境,就不容易了。”

“贺小凉光有一个师兄曹溶,至多再加上顾清崧,即便他们三人联手,面对一位闭关即可出关的飞升境剑修,还是十分勉强,如此涉险行事,太过托大了。所以贫道打算离开落魄山后,就去北边看看。”

陈平安点头道:“贺小凉一定会去找白裳的麻烦。”

吕喦笑着打趣道:“陈山主,你能够与陆掌教产生这么多的因果纠缠,看遍历史,屈指可数。只说这一点,就足以自傲了。”

陈平安点点头,沉声道:“这些年看了些佛教典籍,经律论之外,其余公案评唱拈古颂古,洋洋洒洒,不下八千,然后我发现一件事,历代高僧引用陆沉著作中的典故,甚至要比引用所有儒家圣贤加在一起的次数更多。”

“所以不管小看谁,都不能小看这位陆掌教。”

吕喦点头道:“我们外人再高看陆沉,也未必就是陆沉的真正高度。”

吕喦突然问道:“就不问问看为何会提及这西边诸山的由来,莫非贫道就只是与陈山主显摆自己的见多识广?”

陈平安思量片刻,试探性问道:“是在提醒晚辈,这也是一种……广义上的‘道化’?”

吕喦点头道:“这可能就是道门与佛家的根祇差异之一。”

陈平安微皱眉头,继而心中豁然,只是又起疑惑,毕竟大乘佛教亦有“无众生不得成佛”一语,刚想言语,吕喦便笑道:“这只是后世祖师禅的调和法之一,与更早的如来禅关系不大。”

崔前辈曾经给过一个说法,纯粹武夫,七境八境死家乡,九境山巅死本国,十境止境死本洲。

而这位道号纯阳的吕祖,曾经已经一只脚跨入十四境门槛却自己退出门外的道门真人,当初选择远游青冥天下,就很好解释了。

只需将前理反推即可。

一直在偷听山顶这边对话的某位貂帽少女,听得晕乎乎,你们到底在聊个啥。

陈平安深呼吸一口气,收起养剑葫,侧过身,拱手抱拳,神sè肃穆道:“晚辈倒是有一大问,斗胆与前辈请教。”

吕喦面带微笑,摆摆手,示意陈平安法不传六耳。

陈平安心中悚然,竟然没有丝毫察觉到谢狗在偷听,因为方才在山顶设置了一座类似袖珍剑阵的禁制。

吕喦双指并拢,看似随意轻轻一推。

便有一缕并未剑气的粹然剑意,与天地融合,早就在这边守株

待兔了,结果被道人推回登山道路那边。

不过与此同时,山路那边亦有一缕隐蔽剑气,被谢狗伸手推回山顶这边。

吕喦调侃道:“你们两个算不算礼尚往来?”

陈平安略显尴尬。

吕喦正sè道:“你在桐叶洲那边,是不是已经两次试图跻身玉璞境未果?”

陈平安点头道:“心魔出乎意料,我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出现,第一次是措手不及,第二次是自以为能够凭借祈雨篇在内的六种解决方案,结果还是不成。”

吕喦笑道:“绣虎确实给你出了个不小的难题。”

陈平安苦笑道:“浩然天下,如果因为我的重返家乡,而提起剑气长城,就需要一个上五境的末代隐官。”

所以当年造化窟一觉醒来,在剑气长城那边都还是元婴境的陈平安,就莫名其妙成为了玉璞境。

这其实是崔瀺给了陈平安一个介于真伪之间的玉璞境,说真,在于陈平安的确属于靠自身打破瓶颈,跻身的玉璞,只不过陈平安自己忘记了那个具体过程而已,说伪,则是陈平安的心路,因为被崔瀺抹掉记忆,出现了一段空白,长远来看,就是极大遗患,不过崔瀺的解决方案,再简单不过,等着未来的师弟自己跌境再重返玉璞即可。

至于陈平安的境界一跌再返,期间会不会横生枝节,引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崔瀺大概是全然无所谓的。

大概在绣虎看来,如果这种小事都处理不好,就不用去青冥天下自取其辱了。

吕喦也不细问心魔为何,只是提醒陈平安再慎重些,不要急于恢复玉璞境,然后很快就岔开话题,“毕竟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崔先生的做法,无可厚非,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是不是玉璞境剑修,是一道分水岭,是,提到陈平安,便多是溢美之词,最坏至多调侃几句,捏着鼻子说你是年轻有为,老大剑仙敢于用人,可若只是元婴,浩然天下对你个人,甚至对整个剑气长城的观感,就要变了。”

世事繁多,生活不易,多是看过一个热闹再等下个热闹而已,哪有那闲工夫去求个究竟,人心不古,古人之心,就在于求学不易,得了一两个道理,就愿意开掘极深,当然今人也有今人的优势和长处,这就是两条道路了,古人从一到万,反证其一,就像道门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今人从万到一,就像佛家所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最终得见不二法门。比如先生在京城人云亦云楼那边,就曾不由得感慨,要说书上的道理和学识,只谈广度不提深度的话,岂是前贤们能比的?那么是不是现在随便从书院拎出个读书人,再丢到万年之前,估计都能让当初那拨“书生”一个个跑来虚心求教?

陈平安点点头,当然能够理解这种差别,只是这里边的艰辛,可谓有苦自知。

以至于陈平安甚至猜测,当下试图打破元婴境瓶颈遇到的那个“心魔”,极有可能,本该是自己在飞升境后,再试图跻身十四境,才会遇到的某种心关。

吕喦笑道:“陈山主有个好师兄啊。”

陈平安无言以对。

吕喦重新别好葫芦瓢,转头瞥了眼北方,略带几分讥讽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白裳与那田婉暗中勾结,试图操控一洲剑道气运流转,也就是双方最终未能得逞,不然贫道如今重返宝瓶洲,可不介意什么飞升境的剑修,什么邹子师妹的身份。”

贫道又不是吃素的。

连同谢狗在内,先前与纯阳真人同桌喝茶的这拨人,其实在陈平安他们率先登山后,觉得喝茶也喝饱了,就开始登山赏景,其中只有岑鸳机是继续练拳走桩,反而要比仙尉、周米粒他们速度更快。

这么多年过去了,千篇一律的走桩,她也不觉枯燥乏味。今日被那位纯阳真人道破天机,岑鸳机就更有斗志了。

朱衣童子骑乘在白花蛇之上,头一遭翻山越岭不累人,不算违禁之举喽,因为陈山主与那外乡道士登山之前,约莫是怜惜自己的劳苦功高,闲聊许久,还专门降下一道山主法旨,允许这个自号“赤诚”的香火小人儿,与那条被小家伙取名为“白虹”的白花蛇一同登山游玩,以后再来落魄山点卯,仙尉道长都不会拦阻他们上山。

朱衣童子到底是讲江湖义气的,硬着头皮,帮忙将那条棋墩山白花蛇引荐给山主大人,上次与陈山主一起赶路返回落魄山,都没来得及正儿八经介绍“白虹”,结果今天得知白花蛇暂名“白虹”之后,陈山主还很是表扬了香火小人一通,说取名本事不小,因为依循儒家《礼记》的月令篇记载,季春之月,也就是暮春时分,一年春天的尾巴上,自古有那“虹始见,萍始生”的说法,虹为天地二气交汇、yīn阳激燿生成,凡日旁气sè白而纯者,即为虹。如果不是已经被自己这些外人知道了白虹这个名字,不然将来炼形成功,把“白虹”拿来当做真名都是很好的。

白花蛇早已开窍通灵,闻言大喜,只是暂时还无法出声言语,连忙晃了晃头颅,朱衣童子心领神会,就问山主大人,白虹想要用这个真名,她特别喜欢,只是如今被外人点破了,又非她自己亲自取名,若是拿来作为真名,有无山上忌讳,会不会无法获得天地封正认可,反而经常遭天谴挨雷劈啊……

陈平安当时笑望向身边的纯阳真人,吕喦抚须点头,笑言一句,山中精怪取名不易,既不可真名过大,承载不住反受其咎,道路过宽,反而自迷心性,不知何去何从,也不可过小,最好还要与一地山水相契合,若是你不担心落魄山这边有人泄露天机,最后闹得路人皆知你的真名,那么叫白虹,倒也无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网友对 第九百八十五章 关门弟子 的精彩评论

11 comments

  1. ...

    又水了一章…….

    沙发
  2. 狗日的

    好水啊

    板凳
  3. 叮~

    哎 真的水呀

    地板
  4. 水法滔天

    水……

    4楼
  5. 匿名

    水……..啊

    5楼
  6. 右左

    大水怪

    6楼
  7. 匿名

    水喝多了

    7楼
  8. 匿名

    8楼
  9. 水神

    水啊水

    9楼
  10. 匿名

    哑巴湖大水怪

    10楼
  11. 水吗

    我觉得还行,看进去了

    11楼

Leave a Reply

昵称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