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也在心乡 (2)

姚近之率先走出屋子。

姚岭之留下了一件礼物放在桌上。

刘茂将一行人送出道观大门后,轻轻扯了扯姚仙之的袖子。

姚仙之停下脚步,压低嗓音,疑惑道:“有事?”

刘茂轻声问道:“府尹大人,道观内私藏禁书,与朝廷礼制不合,能否恳请陛下命人带回这本《天象列星图》,上缴书库。”

姚仙之笑骂一句,仍是答应下来,转身跟上一行人,府尹大人腹诽不已,这刘茂真是个人精。

原路返回,走在小巷中,韩-光虎皱眉道:“陛下,万瑶宗那边的韩绛树,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就这么一直拖着,也不给个确切说法。订金都给了,至今也没有一个与朝廷接头的修士,她那三山福地,就这么笃定我们找不到别的买家?”

姚近之微微皱眉,“确是怪事。”

之前韩绛树找过她,万瑶宗准备与大泉王朝订购一条跨洲渡船,双方谈得还算愉快,这位家族拥有一座福地的上五境女仙,从头到尾,并无半点倨傲,反而好说话得像是个有事相求的人。

韩-光虎冷笑道:“陛下,要是按照我的意思,再过一个月,韩绛树如果再没有回复,这笔定金,万瑶宗就别想要回去了,到时候对方不管是谁找上门来,我来负责替陛下说理,别说是个玉璞境,就是她那个当宗主的父亲韩玉树,亲自登门,也休想在我这边讨到好。”

刘宗叹了口气,人比人气死人,这就是一位止境武夫的说话底气了。

不然就连皇帝陛下,都不敢过多催促万瑶宗那边,只是让礼部寄了一封书信给韩绛树指定的福地联系人,可惜泥牛入海。

万瑶宗,本就是宗字头仙府,按照大泉王朝这边的推算,万瑶宗凭借那笔砸钱砸出来的战功,文庙极大可能不会阻拦,故而一定会在数年之内拥有一座下宗。

只是不知为何,韩绛树作为万瑶宗的话事人,在桐叶洲现身后,好似惊鸿一瞥,就杳无音信了。

与大泉朝廷预定的那条跨洲渡船“雷车”,这件事就一直搁浅。

姚近之微笑道:“就这么办好了。这万瑶宗,宗门势力再大,也大不过一个理字。”

先前大泉王朝半买半造,拥有了第一条跨洲渡船“鹿衔芝”,而跨洲渡船最昂贵的,就是那张被各大宗门列为最头等机密的图纸,如果只是购买一艘渡船本身的花费,价格其实还不至于高到令人咂舌,皑皑洲那座宗门,之所以愿意出售图纸和一条船胚子,

一来,大泉王朝会跟他们签订契约,不会对外泄露图纸,再者渡船某些关键部位的后续检修事宜,以大泉朝廷工部目前的实力,即便拥有图纸,还是无力修缮,这就需要将来继续跟出售方一直保持长远合作,再者对方也希望通过出售渡船一事,等于帮助自己在桐叶洲拥有一座最大的“渡口”,最后大泉朝廷以后每一条依循图纸打造出来的崭新渡船,那个宗门都是有分成的。

大泉姚氏就打算在接下来的十到二十年之内

,再打造出两艘跨洲渡船,分别命名为“峨眉月”,“雷车”,大泉会自留一艘,卖出一艘,作为填补购买图纸和打造三艘跨洲渡船的国库窟窿,这艘“雷车”,目前有意向的两家仙府,除了万瑶宗,此外就是北边的金顶观,葆真道人尹妙峰,邵渊然,这对道门师徒,都曾是大泉王朝的一等供奉,金顶观的首席供奉芦鹰与大泉接洽过,只不过金顶观的开价,要比万瑶宗低三成。

姚仙之拿肩头轻撞刘宗一下,朝老人挤眉弄眼。

刘宗呵呵一笑,故意装傻。

见姚仙之还在那儿不消停,刘宗就转头看了眼身后与徒弟并肩而行的女修。

姜还是老的辣,府尹大人立即败下阵来。

因为先前按照刘宗的提议,大泉自留“鹿衔芝”“峨眉月”两条跨洲渡船,前者走南北航线,途径三洲,由南往北,桐叶洲,宝瓶洲,北俱芦洲。第二艘峨眉月建成后,就跟皑皑洲刘氏联手开采极北冰原,途径南婆娑洲,中土神洲和皑皑洲,与龙象剑宗在内的十数个宗门、仙府和山下王朝、总计十六座大型仙家渡口结盟,签订渡船停靠的详细条款。

关于此事,在皇帝陛下的御书房议事,已经通过了。

只不过有资格参与议事的明眼人,都心知肚明,能够给出这种方案的人,肯定不是刘宗这位首席供奉。

而且等到韩-光虎担任国师后,方案又有更改,主要是路线有变,可以走芦花岛、雨龙宗和扶摇洲以及金甲洲这条商贸航线。

毕竟韩-光虎在金甲洲那边极有威望,山上山下都有极为可观的深厚人脉和香火情。

韩-光虎对刘宗提出的路线方案,倒是不觉得如何高明,只有一点,却是赞不绝口,说刘宗眼光长远,极有见地。

因为按照刘宗的建议,渡船途径的所有宗门仙府、王朝各大渡口,大泉朝廷这边定要一口咬死,早早敲定价格,与各家签订年限极长的条款。如今浩然天下,绝大多数跨洲渡船都被文庙征用了,

各个渡口要维持运转和保证盈利,就很需要“鹿衔芝”“峨眉月”这样未被文庙抽调的跨洲渡船靠岸商贸,带动人气和稳定财源。所以大泉王朝在这个时间段,与渡口签订条款,就可以用一个远远低于往年的价格,

所以如今年限越长,就等于以后大泉王朝每年交给渡口的过路费和买路钱,在这个环节,省钱越多。

省钱就是挣钱,这个粗浅道理,谁都懂。

姚近之一番权衡利弊,一时间确实难以取舍,思来想去,不如再打造出一条跨洲渡船?

她连名字都取好了,火珠林。

姚岭之早已为人妇,最向往江湖的女子,却嫁了个书香门第的读书人,如今儿女双全,她是“之”字辈当中,最早成家的。

先前陈平安托姚仙之转交,送给她子女两个红包,前不久正月里拜年时,弟弟这一手,一下子就把俩孩子给彻底镇住了。

以往,俩孩子总是对舅舅姚仙之的诸多说法,将信将疑,舅舅,你真的跟陈隐官很熟吗?吹牛不打草稿吧,其实只是那种聊过几句闲天的点头之交,对不对?

可自从从姚仙之手上分别拿到个红包,如今俩孩子再见到姚仙之,恭敬礼数得一塌糊涂,尤其得知舅舅竟然还当上了青萍剑宗祖师堂的记名客卿,俩孩子眼睛里都放光,愈发对舅舅崇拜得五体投地,见面就拍马屁,舅舅,要不要揉揉肩敲敲腿?舅舅,几天没见,你瞧着又年轻了,愈发英俊了。舅舅,我帮你跟鸳鸯姐姐当说客吧,你要是不反对,我就直接喊舅妈了啊……

毕竟对于孩子来说,山上众多神仙之中,就数剑仙最为令人神往,没有之一。

而那位来自剑气长城的年轻隐官,又是剑仙中的剑仙嘛。

其实皇帝陛下也好,姚近之也罢,甚至爷爷,对这件事,都是乐见其成的,只是府尹大人一直不开窍,就耽搁了。

刘懿,闺名鸳鸯,道号“宜福”,大全本土人氏,家族是地方郡望,六十三岁,龙门境。

姿容年轻,这就意味着她的修道资质极好。

之前刘懿在京畿和蜃景城两处战场,舍生忘死,胆子很大,却极有韬略,女修以龙门境修为,积攒下来的战功,竟是不输几位金丹。

但是最后刘懿只跟大泉朝廷要了一个三等供奉,其实按照战功,二等供奉,绰绰有余。

有些事情,女子不反对,本就是再明显不过的表态了,还要她如何大胆?

姚岭之看着身边的刘懿,笑了又笑。

刘懿也只是假装不知,只是悄悄红了耳朵。

姚岭之替她倍感不值,于是快步向前,就踹了前边的姚仙之一脚,踢得后者一个踉跄,连忙伸手扶住墙壁,姚仙之转头问道:“又怎么了?”

姚岭之没好气道:“管得着嘛你?”

姚仙之气笑道:“姐,你无缘无故踢个瘸子一脚,还有理了?回头我非得跟侄儿侄女说道说道,看看到时候他们帮谁。”

姚岭之呸了一声,“瘸子?傻子才对吧。”

难怪听说在渡船那边,爷爷跟陈先生有过一场对话,一个说姚仙之配不上某位姑娘,一个附和说自己也觉得是如此。

姚近之并不理会后边的打闹,继续与老国师商量正事,“文房司总不能只靠着一桩鸡距笔的买卖,大泉王朝境内,也是有些封禁多年的老砚坑,退一步说,新坑石材也不一定就不如老坑,就说南方边境那边有条洮河,我小时候还经常跟着岭之和仙之一起去砚坑里边玩耍,开采颇早,出产一种润泽若碧玉的制砚石材,其实要我看,发墨不输其它名砚,迄今有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只是荒废多年,地处边陲,确实得之不易。”

姚仙之闻言点头道:“只是那几个主要矿坑,都位于洮河深水之底,如果不动用一定数量的练气士,寻常石匠开采难度太大,最大的问题,还是从无专门的书籍著录,在我们大泉,洮河砚尚且名隐而不显,就更别提卖给别国了。否则那几个我们小时候经常逛的眉子坑,还有庙前青,庙后红,石材质地真心不差,可惜山上山下,都喜欢厚古薄今,否则价格合适的话,量又大,朝廷只需在旧坑中续采,就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刘宗捻须笑道:“我听说大几百年前,曾经有本专门鼓吹桐叶洲各地老坑名砚的《洞天清禄集》,里边罗列了十几种珍贵砚台?不如我们朝廷这边官府重刻一版,在那翰林院找几个文采好点的笔杆子,往里边偷偷加上一篇《洮河绿砚》就行了,笔墨着重写那洮河砚如何好,开采如何难,再添加几笔志怪仙迹,有钱的读书人喜欢厚古薄今?这不就很‘古’了嘛。”

姚近之转头看了眼首席供奉。

姚岭之更是大为惊奇,师父老人家这是跻身了远游境,连着生意经都一并灵光了?

姚仙之憋着笑,偷着乐,朝刘老头伸出大拇指,可以可以,厉害厉害。

韩-光虎思量片刻,点头道:“一本万利的勾当,可以做,运作得当,打出名号,除了本洲,借着跨洲渡船与鸡距笔在内的大泉特产,一同远销别洲,确是一笔不小的财源。”

老国师再次对供奉刘宗刮目相看,真不是吃干饭的主儿。

刘宗捻须而笑,遥想当年,自己年轻那会儿,江湖上“小朱敛”的绰号,不是白来的。

黄花观那边,两个小道童蹲在檐下,叽叽喳喳,雀跃不已。皇帝陛下真好看!

书房内,刘茂打开桌上那只小锦盒,里边装着一块宫廷御制的圆形墨,漱金,正面隶书“君子修之吉”,额题“九寿攸叙”,yīn识填青,墨背绘有一幅“金木水火土”五行图。

刘茂长呼出一口气,不得不承认,此次能够渡过难关,真得感谢那个姓陈的。

临近马车,皇帝陛下绕路走回先前停步的荷塘栏杆旁,她沉默片刻,与身边的老国师问道:“听说马上就要开始最新的三教辩论了?”

韩-光虎点点头,“之前因为那场大战,拖延了好些年。”

姚近之犹豫了一下,问道:“以国师的身份,能够旁听辩论吗?”

韩-光虎哑然失笑,摇头道:“我只是一介武夫,可没这个资格。当年在金甲洲那边,即便有个国师身份,一样无法参加这种大事中的大事。”

姚近之点点头,似乎有些遗憾。

约莫是提到了金甲洲,老人便难免有几分思乡之情。

皆有所念人,相隔远远方。

姚近之亦是眼神迷离,神sè恍惚。人在远方,也在心乡。

看网友对 第九百八十章 也在心乡 的精彩评论

14 comments

  1. 静心🉐️意

    沙发🛋️有木有

    沙发
  2. 老秀才

    三教辩论吗

    板凳
  3. 匿名

    六十大几岁的黄花大闺女

    地板
  4. 右左

    虽然水,但是这两天有的看,姑且不喷了

    4楼
  5. 獠牙国

    惆怅啊

    5楼
  6. 匿名

    水 5秒翻完

    6楼
  7. 崩了真君

    所以,我崩了真君领衔的浩然才俊跟蛮荒十个犊子打的怎么样了?

    7楼
  8. 真的是

    开始不断回忆,不断细节那些就出现一次的。
    为啥红袄姑娘给忘了。

    8楼
  9. 阿良左右

    这俩货是不是生孩子去了

    9楼
  10. 吃瓜群众

    想你时,你在心田

    10楼
  11. 匿名

    写得是个球

    11楼
  12. 匿名

    收不住了,不想寫了 一筆帶過

    12楼
  13. 匿名

    六十大几岁的黄花大闺女
    所以,我崩了真君领衔的浩然才俊跟蛮荒十个犊子打的怎么样了?
    左右阿良孙子都有了吧

    13楼
  14. 十七境

    孙道长马上也跟道老二生猴子了吧

    14楼

Leave a Reply

昵称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