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推陈出新

陆沉跟着走出那座匾额“千秋”、楹联不过是“梦”“醒”二字的凉亭,走下台阶后,转头看了一眼。

不知下一次故地重游,又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当年我们那座窑口的老师傅,老姚头的身份,你当年在摆算命摊子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知道了?”

“当时贫道还不太确定姚老儿的身份,只能有几分猜测,在骊珠洞天推演天机,最是吃力不讨好,很容易适得其反。”

“那你觉得齐先生知道吗?”

“齐静春在骊珠洞天待足了一甲子光yīn,又有个坐镇圣人的身份,多半是早就知道了。所以贫道事后复盘此事,尤其是走了一趟光yīn长河后,确实倍感意外。”

小镇积攒三千年的巨大天劫,和所有小镇本土百姓的因果,注定避无可避,绝不会落在空处,但是愿意收拾这个烂摊子的人,其实除了儒家的齐静春,还有大有来历却深藏不露的姚老头,来自西方佛国。

所以齐静春一开始准备带着赵繇离开骊珠洞天,要么是知晓此事,所以可以放心离开,要么是确定此事,但是不改初衷,只是用了一种障眼法,至于理由,大概就是小镇那座螃蟹坊的四字匾额了,当仁不让?

简单来说,用陆沉的看法,就像自己,师兄余斗,和整座白玉京,都被姚老头狠狠坑了一把。

不过陆沉输得心服口服,既然技不如人,乖乖站好,立正挨打就是了。

就像陆沉自己所说,还是太过托大了,动身之前,解梦与被归拢的心相远远不够,只是自以为已经足够重视,事实上依旧是小觑了那座骊珠洞天的底蕴,以及诸多脉络的复杂性。

“文庙看待当年的齐先生,是不是就像后来看待白先生仗剑远游扶摇洲?”

“嗯,有点像,所以才会有文庙小夫子的那么一声叹息。”

“真正的杀机,好像是起于齐先生祭出第二个本命字?白玉京的大道,就这么大吗?”

“这就是一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糊涂账了。”

在远游路上,泥瓶巷少年从未主动去过任何一座儒家书院,任何一座香火鼎盛的道观或是寺庙。

第一次破例,好像是藕花福地的心相寺,与那位老僧人经常聊家常,说些平常事。以及后来的青鸾国金桂观,参加人生中第一场山上的观礼。除了齐先生亲手创建的山崖书院外,就是只有后来的以隐官身份,参加中土文庙议事。

在那之前,那会儿的草鞋少年,就像一只井底之蛙,只见井底水月不见天,或者说抬头所见到的天空,就只有井口大。

“那你为何依旧愿意将一轮蛮荒天下的明月皓彩,交给余师兄坐镇一百年的青冥天下?”

“两码事,余斗不也愿意跨越天下借剑给白先生。”

“某人做客白玉京的时候,与贫道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怪话,说师兄余斗掌管白玉京的时候,青冥天下的道路上,车轮不知碾碎了多少路边的花草,驾车人却视为寻常。贫道至今都没想明白,他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当然,不是说贫道连字面意思都不懂,而是奇怪他在具体说谁?”

“是一头很怕鬼然后好不容易不再怕鬼的鬼,最后怕不怕,好像都无所谓了。”

陈平安和陆沉就这么一路闲聊,一起走回院子,连那青同和嫩道人,都看不出任何异样。

下山之前,陈平安为黄粱派的娄山祖师堂送出了一份贺礼,祝贺那位年轻金丹的成功开峰。

是一枝篆刻云纹符箓的箭矢,铭刻有“光yīn”二字,来自蛮荒天下的云纹王朝玉版城,已经被当时拥有一身十四境道法的陈平安抹掉了因果。

反正要比两颗谷雨钱贵重多了。

先前在皇帝黄聪那边,陈平安也送出一份庆祝梦粱国复国的礼物。

送给年轻皇帝一块山上的鲜红墨锭,三个金sè文字,“惜如金”。

此外,陈平安还送给年轻皇帝一支铭文“万年长青”的竹管笔,披云山的北岳山君府秘制。

传闻制造竹管的青竹,来自中土竹海洞天的青神山绿竹。故而数量极少,极其珍稀,大骊北岳地界,有好事者曾经细心统计过,那么多场夜游宴办下来,山君魏檗赠送出手的竹笔,绝对不会超过十枝。

倪元簪准备在这梦粱国地界,要比预期多待一段时日,才能返回姜氏云窟福地。

当然是为了送出那颗金丹,只是送给谁,倪元簪自有打算,老观主当年留下了一条线索。

只是此事,就无需与外人说道了。

至于陈平安和陆沉,如果双方能够各凭本事,精准算出此事的走势,全然无所谓一位老观主的存在,随后行事毫无顾忌,那就与我卢生无关了。

陈平安得知倪夫子要这边逗留,便顺水推舟,建议倪夫子担任黄粱派的记名客卿。

倪元簪对此倒是无所谓,稍加思量,就答应下来,笑道:“姜家主和云窟福地那边,就有劳陈山主帮忙美言几句了。”

陈平安点头道:“想来问题不大,我会亲自书信一封寄给姜氏祠堂。”

此外,陈平安还为娄山留下了一部亲笔抄写的“道书”,托付倪夫子转交高枕。

就说是一位山上的前辈,曾经在此修行,此下此书,静待有缘人。

至于能否水到渠成,陈平安也不敢确定。机缘一事,从来难定。

陈平安与郭竹酒聊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娄山返回桐叶宗了。

陆沉蹲在檐下,笑嘻嘻看着青衣小童。

陈灵均就躲到自家先生身后,默默告诉自己什么都别想。

年轻皇帝找到高枕,与这位高掌门由衷道谢一番,再致歉一番,就离开了娄山。

梦粱国西岳菘山梅山君,与望月江水神娘娘纳兰玉芝,当然需要负责护送皇帝回京。

这趟都没有真正参加观礼的登山之行,对于年轻皇帝而言,算是极其意外之喜了,可谓满载而归。

因为陈灵均会担任梦粱国皇室供奉,所以等到观礼结束,陈灵均就需要走一趟京城了,成为一国皇家供奉,不是小事。

何况如今又多出一道流程,需要在大伏书院那边报备录档。

高枕和娄山祖师堂那边,得知一位玉璞境剑修,竟然愿意担任黄粱派的记名客卿,当然是喜出望外。

至于那本“道书”,高枕更是知晓轻重和山上规矩,不会的大肆宣扬,只会继续搁放在某个书架角落,当真静待有缘人。

高枕也与那年轻隐官说了一番诚挚言语,“陈先生其实无需如此的,这等机缘,明明就在眼皮子底下搁着,但是我们黄粱派都错过多少年了,无论是陈先生,还是那位李槐,无论是偷偷取走此书,还是正大光明带下山去,我不敢说整个黄粱派修士心中都无任何怨言,只说我高枕,绝对不会有任何非分之想。”

陈平安笑道:“正因为高掌门能够说出这番话,我才会将这本书交给高掌门,并且相信黄粱派某一天会有某人,可能得到这份机缘。”

高枕也不再矫情言语,只是感慨一句,“如果人人都能如此修行,山上就是真的山上了吧。”

那个名叫陆浮的年轻道士使劲点头道:“谁说不是呢。”

与此同时,年轻道士还伸手按住身旁青衣小童的脑袋,陪着自己一起小鸡啄米。

青衣小童咧嘴一笑,忍了忍了。

等到陆掌教返回了青冥天下,再做计较。

大年三十,落魄山。

年夜饭之前,暖树已经忙碌了一整天,今儿一大早,天还没蒙蒙亮呢,粉裙女童就开始将落魄山上所有的宅子给打扫了一遍,忙完之后,再挽着个竹篮,与朱老先生一起走下山去,到了山门口,暖树先与仙尉道长打声招呼,再悬好那枚龙泉剑宗的剑符在腰间,这才御风去小镇。除了老爷在泥瓶巷那边的祖宅,暖树还要去小镇最东边那栋宅子,郑先生远游未归,房子空着很久了,而且今年刘羡阳不在家乡这边过年,带着余姐姐去了龙泉剑宗新址那边,刘羡阳就早早将钥匙留给了落魄山的小管家暖树。与老朱先生一起忙完这些,也就到了下午,就得帮着老爷去上坟,竹篮里边,除了搁放一把香,还有一只白瓷盘子,里边搁放几片豆腐,一块肉,糯米糕点,都是朱老先生在山上早就准备好了的,虽说老爷家乡这边,一直有那女子不上坟的讲究,但是朱老先生说没事的。以前裴钱和小米粒在山上的时候,她们一贯是形影不离的,就会一起忙碌,今年她们都去了桐叶洲仙都山。

然后重新回到小镇,在泥瓶巷祖宅,那边开始贴春联,春字和福字。

之前征得老爷同意后,暖树也会帮隔壁宅子,换上新的福字和春联。

再与朱老先生一起御风返回山上继续忙碌。朱老先生就开始系上围裙,在厨房里边忙碌起来。

明天就是新年的正月初一了,按照老爷家乡这边的规矩,家家户户,都会立起扫帚,可以休息一天,什么事情都不做,按照小镇的老说法,不然会一年到头都会很劳碌的。

莲藕福地那边,狐国之主沛湘,水蛟泓下,今天开饭前,都被朱敛喊来了落魄山上,大过年的,总不能冷冷清清的。

还有那个风吹日晒雨淋都绝不怠工的新任看门人,仙尉道长,也早就屁颠屁颠上山来蹭饭喝酒了。

以后谁都别跟我抢这个职务,对不住,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休想让我挪窝。

做人要讲点良心,你们一个个的,不是剑仙,就是武学宗师,不然就是修道有成的神仙老爷,看门这种小事,有脸跟我抢?!

谁,有本事站出来,来来来,跟我当面对峙一下,道爷我二话不说……就去找陈山主帮忙主持公道。

仙尉早早上山,老厨子要做那顿年夜饭,仙尉就帮着小暖树,一起架梯子贴春联。

有手有脚的,这点举手之劳的小事,仙尉还是很乐意帮忙的。

再说了,道爷我慧眼如炬,岂会看不出小暖树在陈山主那边,是怎么个分量?

又得说一句,小暖树可是经常来山门口这边,带些糕点吃食的,两个小食盒,装满的那只带下山,空的那只带回山。

人心都是肉长的,仙尉道长心里暖啊。

这么多年漂泊不定,受尽白眼,没少吃苦,要是人生阅历能够被翻开旧账簿,上边一页页所写的,可不就是没钱,穷得叮当不响,又涨价了,别说是住不起仙家客栈,连那儿的大门都不敢走近,在那仙家渡口的铺子里边,只敢看不敢摸,好像经常被人瞧不起,也不能全怪他们……总之就是满篇三字“没奈何

”。

好不容易有了个落脚的地儿,本以为寄人篱下,夹着尾巴做人便是,混口饭吃嘛,哪有不受气的,不曾想在这边,还真就半点不委屈人,都说世味年来薄似纱,不曾想我仙尉反而转运了,但凡以后小暖树被谁欺负了,受了丁点儿委屈,老子是打架不擅长,但是肯定第一个开骂。

尤其是粉裙女童那句一语双关的言语,听得道号仙尉、真名年景的假道士,差点当场落泪。

“今年我们家年景好,希望明年年景更好啊,相信肯定会更好的!”

朱敛还喊来了后山那边,如同一双璧人的曹氏少年少女。大伙儿吃了热热闹闹的一顿年夜饭,处久了,那对来自大骊上柱国姓氏的璧人,也不再如刚上山那般拘谨了。

岑鸳机,去了州城自己家中。骑龙巷那边,朱敛就没有喊人。

石柔已经把那边的铺子,当成一个家了。裴钱的大弟子,那个小哑巴,也不太乐意来山上这边,刚好可以跟隔壁铺子崔花生,给自己取名为的箜篌的白发童子他们,一起吃顿年夜饭,又可以凑成一大桌子了。

吃过年夜饭,朱敛与暖树一起收拾碗筷,沛湘倒是想要插手,结果挨了某个薄情郎一记瞪眼,只得作罢。

之后就是守夜了。

小镇那边,老人们走的走,搬的搬,如今已经没有几户人家有那问夜饭的习俗了。

小暖树要去竹楼一楼那边守夜。其实也不算孤零零的,粉裙女童坐在火盆边,莲花小人儿趴在她的脑袋上,会一起看书呢。

仙尉吃过饭,急匆匆下山去了,也是一边守夜一边看书。

上任看门人郑大风留下了一座“书山”,仙尉不由得感慨一句,学海无涯,书中

那位尚未见面的大风兄弟,吾辈风流楷模,真乃神人也。

既然来到来了,泓下就去了黄湖山那边,在那水府,与那云子一起守夜。

朱敛的院子这边,躺椅上边,垫了一条老旧毯子。

只是朱敛坐在一旁的竹椅上,拎了个手炉,让沛湘躺在藤椅那边。

沛湘舒舒服服躺着,双手轻轻叠放,笑眯起一双秋水眼眸,随口问道:“吃年夜饭,再跟人一起守夜,无法想象的事情。”

朱敛笑道:“等到新鲜事不新鲜了,还能照旧,才算是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沛湘侧过身,双手叠放,脸颊贴着手背,“反正四下无人,给我瞧瞧呗?”

沛湘见那家伙不搭话,装聋作哑,便与他说道:“保证不动手动脚,就是过过眼瘾。”

朱敛目不斜视,微笑道:“嫖我呢?”

沛湘气呼呼,瞪眼道:“说啥呢,恶心我就算了,哪有你这么恶心自己的人。”

朱敛呵呵一笑。

沛湘柔声道:“颜放,你给我随便说个故事吧?”

朱敛笑呵呵道:“又来?”

沛湘埋怨道:“能不能说点正经的?”

“正经的?这可就得说一说祖师西来意喽,浩然天下万年以来,那么多的佛门龙象,也才出了一本经书呢。”

朱敛想了想,娓娓道来,“沛湘,你应该知道,浩然天下的禅宗初祖,其实在西方佛国那边,用我们这些俗子喜好的论资排辈,其实是第二十八祖?嗯,一脸迷糊的,看来你是不知道了。以前我在福地家乡那边,看到过一本神魔志怪小说,佚名,初看呢,看似崇佛,实则是贬佛了,至于如今回头再看呢,就不好说了,大概是说一位中土僧人,立下宏愿,去西方佛国求取真经,一路上经历过了重重劫难,最后在佛祖那边,被后来的禅宗初祖、二祖刁难,给了无字经书,那位僧人便用身上的贵重之物,重新换取了‘真经’。我那会儿才是个少年,不谙世事,读书不多,看到此处,恨不得将那个可恶的‘佚名’,揪出来打一顿,只觉得老子好不容易拗着性子快看到了一本书的末尾,你这个编故事的,到头来就给我看这玩意儿?等到我人到中年,才发现此中意味,不可谓不悠长啊,那位僧人最早得到了无字佛经,当真是假?后来的有字真经,当真是真?需知禅宗一脉,正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呐。只是等到我年岁又添,就又有了疑问,莫不是此僧当时就已看破此难,只因为是觉得一人成佛,不如众生成佛?对于一般人而言,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次第和阶梯的,如那铺路搭桥的作为?所以你看啊,后世那禅宗不就有了六祖之位的正统之争,分出了南宗顿悟与北宗渐悟两脉?虽然也说那人有南宗北宗之分,法无南宗北宗之分,只是到底,还是分出了个顿渐之别,听说浩然天下某个叫‘武林’的地方,南屏山下有座千年古寺,匾额‘具平等相’四字,真好啊。”

沛湘听得入神。

朱敛微笑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沛湘笑道:“这句我还是知道的。”

朱敛摇头道:“我们只是听说过,不是真正知道。”

沛湘笑道:“你说了算。”

朱敛拎着手炉,“考你一个谜题?什么花,生长在地底下。”

沛湘误以为是什么打机锋的玄妙问题,摇摇头,免得贻笑大方。

朱敛笑道:“是花生嘛。”

沛湘一时无言。

朱敛笑呵呵道:“我们小米粒还是厉害啊。”

“有那人间美事之一,却最不赏心悦目,你猜猜看,是什么事情?”

朱敛自问自答道:“睡个回笼觉。”

一趟渡船跨洲过后,就像多出了一个新的小山头,周米粒,柴芜,白玄,孙春王,他们几个已经混得很熟了。

用白玄的话说,就是孙春王这个死鱼眼小姑娘,只有到了咱们右护法这边,才会有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

在落魄山那边,偷偷给自己封了一个巡山官的小米粒,早晚巡山两次,雷打不动的。

到了仙都山密雪峰这边,小米粒就去风鸢渡船那边,还是早晚两趟出门,但是与落魄山略有不同,在落魄山是巡山完了就去找裴钱、暖树姐姐她们耍顽,在仙都山这边,却是到了渡口那边,绕着那条风鸢渡船打转转。

一个黑衣小姑娘,斜挎棉布包,肩扛金扁担,手持绿竹杖,也不登上渡船,就是在渡船附近自己找乐子,嗑瓜子,堆石子,跳格子,每天大清早下山,到了中午,就回山吃一顿,吃完饭,就又飞快下山。

白玄经常陪着小米粒一起走下密雪峰,在渡口那边瞎逛荡,只是不耽误嘴上埋怨,“米大剑仙是在自家地盘闭关,你担心个啥,不说那只大白鹅和裴钱,光是来咱们这边做客的,就有那中土铁树山的果然,蒲山云草堂的叶芸芸,还有太平山的黄庭,他们一个个的,哪个不能打?谁敢来我们仙都山,打搅米大剑仙的闭关?大过年的,来这儿讨顿打,犯不着吧?”

小米粒只是咧嘴笑着,也不解释什么。

后来白玄念叨多了,小米粒依旧是半点不嫌烦的,只是灵光乍现,就与白玄说了一句,“容易做了好事,落不着一句好嘞。”

白玄当时双手抱住后脑勺,大摇大摆走在山路上,大为意外,“右护法这么懂人情世故了?”

小米粒哈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网友对 第九百四十三章 推陈出新 的精彩评论

20 comments

  1. 叮~

    第一呀?! 哈哈哈哈

    沙发
  2. 叮~

    我看完了 再来评论一次 就是玩

    板凳
  3. 神奇的更新节奏

    神奇的更新节奏

    地板
  4. 总管雄起

    要收官了?

    4楼
  5. ·顾头不顾腚·

    这两张估计后头陈总管自己都得理一理,信息量太大,难免有些顾头不顾腚

    5楼
  6. 油桃

    有本事你就三更。。。。。

    6楼
  7. 繁华落尽人独立

    慧眼识珠

    7楼
  8. 繁华落尽人独立

    他,没本事

    8楼
  9. 路人

    快帮总管想想新卷名,让他老人家少请几天假。

    9楼
  10. 陈十一

    新卷名是啥,估计总管又要断更了

    10楼
  11. 有本事

    我叫陈三更

    11楼
  12. 平常心

    这个国庆简直太神奇了

    12楼
  13. 春风不语

    快想卷名

    13楼
  14. 大内总管

    估计又要停更好几天了

    14楼
  15. 匿名

    沙发

    15楼
  16. 咸阳小游侠

    沙发

    16楼
  17. 歌唱

    ノ☀

    17楼
  18. 郭娜我爱你

    郭娜我爱你,剑来真好看

    18楼
  19. 右左

    郭娜在我旁边吃饭呢。她让我告诉你少看剑来

    19楼
  20. 匿名

    不知壮年与暮年,又是何种光景。
    全书完

    20楼

Leave a Reply

昵称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