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大家都是读书人 (2)

最后刘羡阳说道:“我敢断言,你在离开骊珠洞天之后,对于外边的读书人,修道人,一定产生过不小的疑惑,以及自我怀疑,最终对读书人和修道人两个大的说法,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排斥心。”

陈平安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刘羡阳这一番话,让陈平安受益匪浅。

不愧是在醇儒陈氏那边求学多年的读书人。

刘羡阳举碗抿了一口酒,放下酒碗,忍不住抱怨道:“不行不行,装不下去了!”

陈平安一头雾水。

刘羡阳继续以言语心声说道:“这些话,是有人让我转告你的,我自己哪里会想这些玩意儿,那人说是你听过之后,心境会轻松些,对世道更有希望些,对两种人都会更理解些。至于那人是谁,陈老先生没讲,也没让我告诉你这件事,让我就当是自己的读书心得,说给你听。我估摸着这么念你好的,又能让陈老先生帮忙捎话的,应该只有那位文圣老爷了吧。这位老先生,也是个妙人,有次去醇儒陈氏那边游历,偷偷摸摸见了我,故意说自己是来这边瞻仰陈氏祠堂的外乡人,然后与我在江畔石崖那边,拽着我聊天打屁了一个多时辰,说是聊天,其实就是他一个人念念叨叨,除了些鸡毛蒜皮的客套话,就坐那儿骂了大半个时辰的陈老先生学问如何不够高,亚圣一脉学问如何不够好,唾沫四溅,那叫一个起劲,还劝我不如改换门庭,去礼圣一脉求学拉倒,差点就要被我饱以一顿老拳。”

说到这里,刘羡阳抬起一只手,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轻轻按下去,笑道:“那一次我与文圣老先生聊得很投缘啊,见我抬手后,老先生便笑呵呵按下我的手,说了句,‘别这样,有话好好说,大家都是读书人,给个面子。’”

陈平安揉了揉额头。

这种事情,自己那位先生真做得出来。

估计当年北俱芦洲剑修跨洲问剑皑皑洲,先生也是这么以理服人的。

幸好文圣一脉,大师兄左右,齐先生,哪怕是那位国师崔瀺,都不这样。

陈平安自然而然想起了自己的学生,崔东山。

这次醇儒陈氏游学,陈淳安亲自赶来剑气长城。

陈平安相信崔东山一定是做了点什么的。

只是这种事情,无需与刘羡阳多说。

只是与刘羡阳能够在异乡相逢,就已经是最高兴的事情了。

陈平安举起酒碗,“走个?”

刘羡阳摇头道:“不喝了。”

他抬头看了眼天sè,“我们游学这拨人,都住在剑仙孙巨源的宅子那边。我得赶过去了,先前放下东西,就急匆匆去了宁府找你,只瞧见了位慈眉善目的老嬷嬷,说你多半在这边喝酒,宁姚应该是那老嬷嬷找来的。”

刘羡阳起身笑道:“不过以后我应该会常去宁府,再拉你常来这边喝酒,因为连同陈是在内,我那几个朋友,都不信我认识你,说我吹牛不打草稿,把我气得不行。我就不明白了,认识陈平安,怎么就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难道不是陈平安认识刘羡阳,才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事情吗?”

陈平安起身,笑道:“到时候你只要帮我酒铺拉生意,我蹲着喝酒与你说话,都没问题。”

一个去孙剑仙府邸,一个去宁府,会顺路一程,两人一起离开酒铺,离开之前,刘羡阳没忘记捡起地上那些酒碗的碎片,默默念叨:“碎碎平安。”

随后走在那条冷冷清清的大街上,刘羡阳又伸手挽住陈平安的脖子,使劲勒紧,哈哈笑道:“下次到了正阳山的山脚,你小子瞪大眼睛瞧好了,到时候就会晓得刘大爷的剑术,是怎么个牛气。”

孩子桃板和少年少女一起望向那边。

好像今天的二掌柜,给人欺负得毫无还手之力,但是还挺开心。

————

倒悬山。

北俱芦洲出身的剑仙邵云岩站在一处园圃内,那根葫芦藤竟然已经不在。

因为在水经山卢穗与太徽剑宗刘景龙从剑气长城返回后,来此道别,邵云岩就将这件天地至宝交给了卢穗,甚至专门喊上了年轻剑仙刘景龙,让卢穗将那根一枚枚养剑葫即将成熟的葫芦藤送往水经山之外,还交代了卢穗每一枚养剑葫的购买之人,再请求刘景龙帮忙一路护送。卢穗自然拒绝,哪怕邵云岩与她传道恩师不是神仙道侣,胜似眷侣,但终究门派有别,她卢穗又是晚辈,哪敢擅自收下如此重宝,但是邵云岩执意如此,不容卢穗拒绝,卢穗只好战战兢兢答应下来,若非身边站着个刘景龙,卢穗就算答应下来,都不觉得自己能够活着返回北俱芦洲,这等仙家至宝,牵扯天数命理极多,玄之又玄,卢穗即便是北俱芦洲年轻十人之一,根本不觉得自己“拿得住”这份道缘。

邵云岩最后与卢穗笑道:“帮我与你师父说一句话,这些年,一直想念。”

今天的邵云岩破天荒离开宅邸,逛起了倒悬山各处景点。

几位嫡传弟子,都已经携带春幡斋其余重宝、各种家底,悄然离开了倒悬山。

其中有一位,兴许是觉得天高任鸟飞了,试图联手外人,一起追杀卢穗和刘景龙。

邵云岩没有去管,由着那个人心不足的弟子杀心四起,是相信福祸无门惟人自召,还是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都无所谓了。

与春幡斋同为倒悬山四大私宅之一的梅花园子。

边境没有与严律、蒋观澄这些年轻剑修一起去往婆娑洲游历,而是独自留在了这边。

一位眉心处点梅花妆的妇人,她肌肤白皙,嘴唇殷红,身穿织工精美近乎繁琐的衣裙,美艳不可方物。

她才是这座梅花园子的真正主人,只是深居简出,几乎从不露面。

边境称呼她为酡颜夫人,酡颜,是一个美好的名字,美好名字,与美人姿容,真是两不辜负。

边境虽然对于男女一事,从无兴趣,但是也承认看一眼酡颜夫人,便是赏心悦目。

竹海洞天的青神山夫人,梅花园子的酡颜夫人,浩然天下总计有十位夫人,足可让山上神仙都会遐想连篇,心神摇曳,为之倾倒。

这些夫人,又有一奇,因为她们皆是山水神祇、精怪鬼魅出身。

酡颜夫人与边境在一座水榭中相对而坐,她手中把玩着一只梅花园子刚刚孝敬给她的仿攒竹笔海,以贴黄手艺贴出细竹丛丛的景象,疏密得当,巧夺天工。竹黄全部来自竹海洞天,价值连城。

酡颜夫人笑道:“这么怕死?”

边境点头道:“我其实还好,很想与林君璧一起去城头看看的,只是另外那个,神神道道,非要我躲躲藏藏,说是算了一卦,不小心些,容易功亏一篑,下场会很惨。”

边境问道:“那道新门,到底是谁率先提议开辟出来?倒悬山那位大天君,又是怎么想的?”

酡颜夫人说道:“这些你都不用管。旧门新门,就算整座倒悬山都不在了,它们都还在。”

边境疑惑道:“竟然还真有剑仙是内应,愿意帮助我们守门?”

酡颜夫人瞥了眼年轻人,“很奇怪吗?换成是你,一边窝囊死人了一万年,另一边享受着太平世道,还要笑话那些死人,你心里边会痛快?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忍,几十年几百年?脾气好的,能够成为剑仙?”

边境点头道:“换成是我,加倍奉还。”

鹳雀客栈的那位年轻掌柜,世世代代居住在这边,他这会儿蹲在客栈门槛,正在逗弄一条过路狗。

阳光和煦,晒得懒人更懒,又是一个无聊的太平世道,安稳日子。

倒悬山之外。

那条蛟龙沟,当然不是真的只剩下些小鱼小虾,哪怕对于地仙修士而言,依旧是难以逾越的禁地,只能绕路远行。

再远一些,那座对峙矗立有雨师神像和神将塑像的宗门,名为雨龙宗,倒悬山上边的那座水精宫,便是它的私宅。

除了最为庞然大物的雨龙宗之外,广袤无垠的大海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山上仙家,占据岛屿,各有各的荣辱兴衰。

那艘桂花岛跨洲渡船的航线上,其中海上第四景,便是从雨龙宗那两座高达百余丈的金身神像脚下豁口,缓缓驶过。

相传那尊双手拄剑的金身神将,曾是镇守天庭南门的远古神祇,另外那尊面容模糊、五彩飘带的神像,则是天上诸多雨师的正神第一尊,名义上掌管着世间所有真龙的行云布雨,被雨龙宗祖师重新塑造出法相后,仿佛依旧职掌着一部分南方水运的运转。

这个两神对峙的雨龙宗,一直有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传统,女子修士挑选神仙道侣,一切都看她们抛下的宗门秘制绣球,上五境修士强行去抢,也抢得到手中,地仙修士都断然无法凭借神通术法去强取豪夺,可一旦上五境修士出手,那就是挑衅整座雨龙宗。

十余年前,有个福缘深厚的年轻练气士,乘坐桂花岛经过豁口,恰逢雨龙宗仙子丢掷绣球,偏偏是他接住了,被那绣球和彩带,好似飞升一般,拖拽飘然去往雨龙宗高处。不但如此,这个男子又有更大的修行造化,竟是再与一位仙子结成了山上道侣,这等天大的机缘,天大的艳福,连那远在宝瓶洲老龙城都听说了。

这个名叫傅恪的年轻人,不愧是与雨龙宗有缘之人,原本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修士,不曾想修行了雨龙宗祖传仙法后,步步登天,不但抱得美人归,还顺利跻身了金丹境,成为雨龙宗历史上破境最快的地仙。年轻人到底是在山脚摸爬滚打过的修士,登高之后,待人接物,与雨龙宗出身的修士大不相同,便更被器重了。

今天傅恪来到一尊神像脚下,登高望远,眉眼飞扬,短短十数年,便能够让一个囊中羞涩的年轻人,脱胎换骨,成了神仙中人。

有曾经共患难的修士朋友慕名而来,雨龙宗不允许外人登岛,傅恪便会主动去接,将他们安置在雨龙宗的藩属势力那边,若是返乡,就赠送一笔丰厚盘缠,若是不愿离去,傅恪就帮着在其它岛屿门派寻一个差事、名分。

有雨龙宗师兄想要去剑气长城游历,结果被师长阻拦,喝闷酒的时候,傅恪也会陪着,话不多说,只是喝酒。

这些年当中,风光无限的傅恪,偶尔也会有那恍若隔世之感,时不时就会想一想昔年的惨淡境遇,想一想当年那艘桂花岛上的同行乘客,最终唯有自己,脱颖而出,一步登了天。

但是傅恪在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小疙瘩,那就是很早就听说当年那桂花岛上,在自己离开渡船后,有个同样出身于宝瓶洲的少年,竟能在蛟龙沟施展神通,最终还没死,赚了偌大一份名声。不但如此,那个姓陈的少年,竟是比他傅恪的运气更好,如今不但是剑气长城,就连倒悬山水精宫那边,也给雨龙宗传来了许多关于此人的事迹,这让傅恪言笑自若、甚至是为文圣一脉、为那年轻人说几句好话的同时,心中多出了个小念头,这个陈平安,干脆就死在剑气长城好了。

傅恪自然与那人无仇无怨。

那人死了,世道依旧该如何如何,还会如何?

傅恪微微一笑,心情大好,转身离去,继续修行,只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了元婴修士,未来雨龙宗宗主的那把椅子,就离着自己更近一步了,说不得将来我傅恪还有那机会,多出一位剑气长城的女子剑仙作为新眷侣。

殊不知。

大道之行也。

水草茂盛,游鱼无数,甚至还能养出蛟龙。

天时运转,水一干涸,便要悉数曝晒至死。

看网友对 第六百二十章 大家都是读书人 的精彩评论

54 comments

  1. 妖兔

    我是第一名

    沙发
  2. 陈默

    第二气不气

    板凳
  3. 匿名

    我第三?

    地板
  4. ......
  5. 匿名

    扯得有些远

    51楼
  6. 匿名

    依然那么水

    52楼
  7. 陈平安

    殊不知。

    大道之行也。

    水草茂盛,游鱼无数,甚至还能养出蛟龙。

    天时运转,水一干涸,便要悉数曝晒至死。

    5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