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只笼中雀 (2)

蛮荒天下,一处灵气稀薄近乎无的偏远之处,有毗邻茅屋两座,有个身材高大的魁梧汉子,大髯,右衽。汉子一身浓郁的山野气息,正在持柴刀砍柴。

还有一位瘦高的青年男子,满身书卷气,双手负后,正在看着茅屋上那只被取名为狸奴的猫,它刚刚从一棵树上跃下,衔蝉而走。只不过这只猫是故友早年留下的,他只是帮忙照看而已。

砍柴的汉子问道:“怎么说?”

青年点头道:“旧诗稿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此外准备了三千首破阵子。可以出门了。”

汉子笑道:“三千首,这么多?那水准肯定参差不齐了,亏得是在蛮夷之地,没几个识货的,不然你都没脸自报名号吧,丢脸丢到蛮荒天下,你算独一份。”

青年笑道:“独一份?有阿良垫底,我怕什么。”

魁梧汉子哑然失笑,放下柴刀,拍了拍手,去茅屋后边的一处衣冠冢,找出残缺铁剑一把,高冠一顶,断绳一截,儒衫一件。

汉子伸手掸去古冠尘土,戴在头上,不忘重新结缨。

身穿儒衫,腰悬长剑,汉子依旧大髯,气势却判若两人。

浩然天下曾有古语豪言一句,君子死,冠不免。

青年走入茅屋之内,从墙壁上摘下一把长剑,桌上有一盏油灯。浩然天下曾有人醉里挑灯看剑。

当这位年轻书生手持长剑,好似天下锋芒,三尺聚拢。

小镇这边,双方路过那处老槐树遗址,道祖缓缓道:“猜猜看,那只槐木剑匣,老大剑仙是否已经还给你了?”

陈平安摇头道:“猜不着。”

道祖一笑置之,“以后有机会知道的。”

陈平安问道:“老观主是不是就在附近?”

道祖点头道:“正在你家山门口喝茶嗑瓜子,去落魄山之前,在小镇这边,被景清道友拍了牛角,还说你家山头青草茂盛,放开吃管够。”

陈平安伸出手指,揉了揉眉心,真是个大爷。

走到小巷口子那边,道祖停下脚步,看着眼前这条小巷,微笑道:“我那个首徒,唯一一个亲自收取的弟子,曾有一则寓言,是说那杞人忧天,陆沉却说杞人忧天,才是大智慧,所以陆沉一直害怕某个说法,所谓万古悠悠,是被梦见的人在梦中醒了,然后在那一刻就会天地归一。白玉京还有位修道之人,想法很有意思,怕他的师祖,就像是一只嗡嗡作响的蚊子,即便脱离了天道束缚,然后被发现了,就只是被一巴掌的事情。白玉京又有一人,恰恰相反,觉得无数座‘天地’的一位位所谓超脱大道者,就只是我们胳膊上多出的一颗红点,弹指就破,这一点,你师兄崔瀺早就想到了。大致上,还是陆沉的那个想法,相对最无解,以后你如果到了白玉京做客,可以找他细聊。”

道祖说道:“就走到这里好了。”

陈平安作揖。

道祖笑着还了一个道门稽首。

下一刻,陈平安就回到了大骊京城,想了想,还是去往钦天监。

大骊钦天监一处屋内,有人焚香,仙雾袅袅。

一位只是借住钦天监的外人,年轻面相,姓袁,这些年在太史局帮了不少忙,因为精通经纬、月相,精研缀术和密率,为钦天监完善了蒙气差和躔衰法。

正是此人,身前摆放了一只小香炉,手持香箸,在焚伽楠香。

只是钦天监的监正和监副,这会儿正面面相觑,方才两位老修士还很闲情逸致,调侃几句类似官身常欠读书债、焚香闲看苏子词的言语。

之前陈平安在京城那处客栈的出手,随后宁姚的出剑,动静都很大,但是都不如方才那一刻的异象来得惊世骇俗。

监副小声问道:“监正大人,这位隐官,难道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飞升境剑修?”

监正摊开手心,看着那枚崩裂的古老龟壳,喟然长叹道:“你这个猜测,似乎还是低了。”

监副蓦然以掌拍膝盖,“打死不信!绝不合理!”

哪怕陈平安是一位飞升境剑修,

监副都不信。

四十岁出头的玉璞境剑修,就已经足够骇人眼目,至于那个宁姚……说她做啥子。

监正叹了口气,“不管真相到底如何,情况就是当下这么个情况了,蛟龙盘踞于小塘,随便一个摇头摆尾,对于大骊京城来说,就是拦无可拦的惊涛骇浪。压之以力,是痴人做梦。晓之以理?呵呵,文圣一脉嫡传……”

监副试探性说道:“那就只剩下动之以情了?”

监正心神震动不已,陈平安还真来了!

不过老修士依旧神sè自若,故作恍然点头道:“我必须立即去与陛下汇报此事,就有劳监副大人代为待客了。才记起,监副大人早年为山崖书院,是说过不少良心言语的,晓之以情,最最合适。别的不说,陈平安还是个念旧的人,监副大人你去与他晓之以情,对症下药。”

监正是有苦难言,在长春宫那边,委实被那个大骊太后坑害得不轻,先前陈平安观礼正阳山之前,在那过云楼客栈躺在藤椅上休憩,大骊太后非要拿出那片本命瓷,命他施展掌观山河神通,遥遥察看陈平安,结果好了,若是用那江湖说法,双方就算是结下梁子了。

最后监正监副,两位老人都望向那个始终沉默的青年修士,“袁先生?”

青年修士笑道:“来都来了,既然赶不走,就静观其变,反正最坏结果,不过是被人拆了钦天监,反正大骊如今有钱。”

一座钦天监,对于当下的陈平安来说,如入无人之境。

瞥了眼匾额,观象授时。

天垂象见吉凶,故而上天垂象,圣人择之。钦天监的练气士,观察天象,推算节气,确立正朔,编订历法,需要将那些兴衰征兆告诉帝王。

天地早已把“象”已经摆在那里了,就像一本摊开的书籍,世间人都可以随便翻阅,又以修道之士翻阅更为勤勉,一切收获,兴许就是各自的道行和境界。

天“象”,人字偏旁“像”,修道证道得道,大概就是一个人的修行目的,最终像是与天地同不朽。

陈平安随意一步就跨入了一座布满多重山水禁制的藏书楼,心中叹息一声,不愧是“谁都打不过,谁也打不过”的白玉京三掌教,道理再简单不过,陆沉就像孑然一身,单独置身于一座大道无缺漏的完整天地,此外一切世人共处别座天下,两不妨碍,井水不犯河水。就是不知道十四境的剑修,倾力一剑,能否斩开这份大道藩篱。

人云亦云楼那边,几乎没有什么修行秘籍,多是三教诸子百家的传世名著,所以陈平安才会想要来这边看书。

因为境界摆在那里,翻书极快,神识微动,转瞬之间就看完一本书籍,一些看到让自己念头微动的古书,陈平安都从书架上取下,然后默默记下那些关键语句。

连山似山出内气,连天地也。是不是与三山符有关?

龙化于蛇潜于漥。蛮荒天下会不会有此凶物凭此秘术隐匿?

一切天魔,扫地焚香?是与远古祭祀有关?

最终陈平安拿了几本书,穿墙而过,将书籍夹在腋下,一袭青衫凭栏而立。

广场那边,聚拢了一拨钦天监修士,大多年纪不大,有漏刻童梳总角髻,着青衣,样式古朴。此外还有一些衣饰不同的岳渎祝史、司辰师,少年少女皆有。

一拨人在台阶上,或站或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只是谁都不懒散,钦天监到底还是规矩重。

他们议论最多的,当然还是鱼虹和周海镜的那场擂台比武。

再就是一些外出历练的山水见闻,钦天监的练气士,出趟门不容易,所以每次游历,山水路程都不会短,经常一走就是小半个宝瓶洲,而且行踪隐秘。每次出行远游,都会有两拨人暗中护道,大骊刑部供奉和各地随军修士,容不得半点纰漏。大骊钦天监的望气术,珍稀程度,半点不比剑修差。

陈平安在犹豫到底是返回小镇,去趟杨家铺子看那封信,还是回客栈找裴钱和曹晴朗,或是去渡船那边见一见两位师侄?或者直接去趟皇宫?

看着那些大体上还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少女,陈平安不得不感叹一句,青葱岁月,最可爱时。

钦天监分为天文科,地理科,漏刻科,历法科,五行科,祭祀科。

太史局,术算局,营造局,前不久新设分界局,山渎局和方言局。此外还有一些钟鼓院、印历所的清水衙门。

其中历法刻,又别称麟台。新设的分界局,负责为皇家掌管历朝历代的黄鳞图册。

而那个方言局,是由礼部汇总一洲方言,侍郎赵繇具体住持此事,最终存放在钦天监。

这是一笔涉及神仙钱的巨大开销,户部没少骂娘,因为赵繇曾经在户部当过几天的差,所以将这位骤居高位的礼部侍郎,说成是个崽卖爷田的败家子。兵部那帮大老粗的惹不起,你赵繇一个礼部官员,动嘴皮子吵架不打紧,干架可就有辱斯文了。

钦天监内部,无形中也是有高下之分的,看天的,瞧不起相地的,相地的看不起只会按部就班、遵循旧礼祭祀的,祭祀的又看不起守着漏刻的,然后其中最为地位超然的历法科,出身麟台、考定历法的灵台郎,身份最为清贵,谁都看不起。

陈平安环顾四周。

那个一,笼中雀。

陈平安悄悄抬起右手,摸了摸左手腕。

远游复远游,岁月如梭,春去秋来,思量复思量,白驹过隙,走马观花。

真正最让陈平安犹豫不决的,还是另外一个自己联袂远游一事。

到底是赶赴那处战场,还是……他妈的直奔托月山?!

陈平安转过头,因为没有故意隐藏踪迹,所以给找上门来了。

是马监副,和一个叫袁天风的钦天监外人。

袁天风近距离瞧见了这位年轻隐官,心中感慨不已,功德圆满,天人合一!

真是一位传说中的十四境大修士了?

陈平安抱拳笑道:“落魄山陈平安,见过马监丞,袁先生。”

喊监副,不妥当。

不过陈平安更多心思,还是放在了那个“神清气爽”的青年修士身上。

关于京城钦天监,崔东山专门提到过这位在大骊朝野籍籍无名的袁先生,给了一个很高的评价:神清气爽,志趣飘然,满坐风生,精彩惊人。

用裴钱小时候的话说,就是让大白鹅夸人好,那就是暖树姐姐睡懒觉,太阳打西边出来,狗嘴里吐出象牙。

马监副回礼道:“见过陈先生。”

约莫是暗示你陈平安如今不是隐官,回了家乡,就是文圣一脉的读书人了。

袁天风倒是对陈平安称呼为陈山主。

马监副看了眼陈平安腋下的几本书籍,只是没说什么。

好个不请自来,不告而取,不辞而别。

所幸那几本书,都不算太过贵重,再者钦天监内珍藏的一众孤本善本,有两个由文运凝聚而成的书香精魅,专门负责帮忙传承。

何况钦天监真正秘不示人的禁书,也不在书楼里放着。哪怕是他这个监副,想要查阅,都得其余两位点头答应才行,翻了哪本书,都会记录在册。

以陈平安如今这份好似“从天而降”的境界和道法,其实不难找到阵法痕迹,甚至拿了书,往返一趟,一样注定无人知晓。

袁天风笑问道:“陈山主,信命吗?”

陈平安毫不犹豫点头笑道:“当然信。”

袁天风蓦然作手持拂子画圆相,再以拂子作当中劈开状,“这般?”

陈平安摇摇头,抬起一手,双指并拢,同样是画一圆,却没有完全衔接,然后就像稍稍偏移轨迹,只是那条线,并未就此延伸出去。

袁天风点点头。

一旁的监副大人抚须而笑。至于我到底懂不懂,你们两位尽管猜去。

陈平安以心声问道:“袁先生是在潜心研究如何对付化外天魔?”

袁天风没有否认此事,略显无奈道:“斗量大海,难如登天。”

袁天风好像有点后知后觉,直到此刻才问道:“陈山主听说过我?”

陈平安点头道:“师兄很看重袁先生。”

袁天风却没有太在意,只是问道:“陈山主精通术算一道?”

陈平安笑道:“越看越头疼,但是拿来打发光yīn还不错。”

袁天风遗憾道:“其实术算一途,应该纳入大骊科举的,比例还不能小了。听说崔国师曾经有此意,可惜最后未能推行开来。”

陈平安欲言又止。

袁天风疑惑道:“陈山主是有异议?还是认同我的看法?”

陈平安连忙摆手笑道:“虽说我决定不了科举,但我是肯定不敢点这个头的。”

抽出一本书籍,轻敲脑袋,陈平安说道:“如果真要纳入科举,肯定就不止我一人头疼了,甚至可以想象,整个天下的读书人,对着这些术算书籍,一边挠头,一边跳脚骂人。”

袁天风大笑起来。

这位文圣一脉的关门弟子,说话还是很风趣的。

马监副唏嘘不已,外人好啊,可以在这边谈笑风生。

陈平安告辞离去,身形一闪而逝。

袁天风笑道:“不问问看何时还书?”

马监副笑着没说话,还什么还。

陈平安现身在小巷那边,发现刘袈不在,就跟赵端明聊了几句,才知道刘老仙师之前又拦了一位老夫子。

小镇龙窑那边,中年僧人默念一句此心犹如斩春风。

蛮荒天下,联袂远游的数位剑修,头戴一顶莲花冠的那位居中之人,说道:“去托月山!”

看网友对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只笼中雀 的精彩评论

27 comments

  1. 匿名

    总算更新了

    沙发
  2. 阿良

    狗日的,砍死他

    板凳
  3. 匿名

    更了,善

    地板
  4. 奶爸

    我是不是坐次沙发了

    4楼
  5. 匿名

    这就很善了

    5楼
  6. 花和尚

    陈平安说道:同去,同去!

    6楼
  7. 匿名

    至圣先师说的三字经是cnm吧

    7楼
  8. 半仙

    至圣先师说的三字经是狗日的吧

    8楼
  9. 路人

    至圣先师说的三字经是他娘的吧

    9楼
  10. 九千岁

    他妈的直奔托月山!!!!冲冲冲

    10楼
  11. 匿名

    总管又要云山雾罩了!

    11楼
  12. 小平安

    至圣先师说的三字经是操你妈吧

    12楼
  13. 孟良

    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13楼
  14. 匿名

    劍客兄何在?

    14楼
  15. 剑来

    苟不教

    15楼
  16. 皮皮

    大汉、书生,会是两个14境?

    16楼
  17. 十五境武夫

    春节回家慢慢看

    17楼
    • 皮皮陈

      应该是 滚犊子吧

  18. 可控硅

    到过年,也就2章吧~~~

    18楼
  19. 一壶春酒且醺酣

    总管,枸杞茶已泡好,继续更新呀!!!

    19楼
  20. 右左

    刘袈这次拦的是至圣先师?

    20楼
  21. 十五境武夫

    真要的要留几章,春节好下酒啊

    21楼
  22. 匿名

    还能水,不容易

    22楼
  23. 太水了奶奶个腿

    23楼
  24. 斌子

    剑开托月山

    24楼
  25. 匿名

    剑开托月山

    25楼
  26. Hh

    至圣先师说的三字经不只三个字吧···

    26楼

Leave a Reply

昵称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