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那个一 (2)

陈平安希望今天的这场拜访,能够给崔东山这位学生一个姗姗来迟的“半个答案”。

至多也就是半个答案了。

所谓的先生学生,陈平安又能教什么?好像什么都教不了崔东山。

只是久而久之,陈平安就真当自己是崔东山的先生了。

周海镜哑然失笑,放下水碗,“陈宗主说笑了,我是渔民出身,乡野村姑一个,与鱼老前辈这样的武学大宗师,哪怕每天烧高香,都攀不着半颗铜钱的关系。”

她继续道:“顺便说一句,陈宗主就别一口一个周先生了,听着别扭。直呼其名好了,喊周姑娘也行。反正咱俩年纪不会相差太多,就当是一个辈分的人好了。”

见那个年轻剑仙不言语,周海镜好奇问道:“陈宗主问这个做什么?与鱼老前辈是朋友?或是那种朋友的朋友?”

周海镜好像恍然大悟,一脸惊讶道:“难不成陈宗主还与鱼虹学过拳?”

陈平安摇头道:“之前听都没听过鱼虹。”

周海镜打趣道:“那你来这里做什么,总不至于是见sè起意吧?我怎么看陈宗主都不像是这种人啊。我可是听说山上神仙,看待女子姿sè,与山下男子看待美sè,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陈平安说道:“这次不请自来,冒昧拜访,是有个不情之请,如果周姑娘不愿回答,我不会强人所难。可如果愿意说些往事,就算我欠周姑娘一个人情。以后但凡有事,周姑娘觉得棘手,就只需飞剑传信落魄山,我随叫随到。当然前提是周姑娘让我所做之事,不违本心。”

“听着很好,事实上呢?”

周海镜啧啧道:“我差点都要以为这会儿,不在家里,还身在葛道录的那座小道观了。”

陈平安笑道:“明白了,我喝完这碗水就会离开,不会让周姑娘为难。”

看着那位青衫男子持碗喝水,周海镜说道:“陈宗主真是个讲究人。”

陈平安疑惑道:“为何有此说?”

周海镜笑着抬起白碗,“没什么,以茶代酒。”

陈平安抬碗,抿了一口。

周海镜看在眼里,她脸上笑意盈盈。

明明出身豪门甲族,能够将就,而且“将就”得自然而然,不让旁人觉得突兀,大概这就是所谓的讲究。

地方上的世家子,豪门贵胄,周海镜在学成拳法之后,游历诸国,还是见过一些的,绣花枕头很多,道貌岸然不是个东西的,也不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有倒是有,就是不多。

只是眼前这位,一身青衫长褂下边,那双一尘不染的布鞋,泄露了天机。

在这满是鸡粪狗屎猪圈的寒酸地方,不愧是来去如风、脚不着地的剑仙。

这些人,心中的有些瞧不起,内心的轻蔑,其实是很难藏好的。在周海镜看来,还不如那些摆在脸上的狗眼看人低。

这些个高高在上的谱牒仙师,山中修道之地,久居之所,哪个不是在那餐霞饮露的白云生处。

周海镜突然问了个问题,“如果让陈宗主选,是不是宁愿喝白水,也不喝粗茶。”

陈平安说道:“说实话都无所谓。”

周海镜手指轻敲白碗,笑眯眯道:“当真?”

又有些讲究人,过得惯一穷到底的清贫生活,干脆什么都没有,两袖清风,说是安贫乐道,唯独受不了需要每天跟鸡毛蒜皮打交道的钝刀子穷酸,有点小钱,偏偏什么好东西都买不着。

陈平安笑道:“这有什么好糊弄周姑娘的。”

喝过了一碗水,陈平安就要起身告辞。

周海镜叹了口气,“陈宗主好像还是有些不甘心,你这一走,我不得更心慌啊,所以不妨有话直说,打开天窗说亮话,说不定我就改变主意了。不过说完之后,我们可就真要井水不犯河水了。”

陈平安点点头,“那我就说几句直话,不会与周姑娘兜圈子。”

周海镜嫣然一笑,“孤苦伶仃行走江湖,生死都可以看淡,计较不了太多。陈宗主其实不必如此,越这么客套礼数,反而让我担心是黄鼠狼拜年。”

陈平安笑道:“虽然不清楚葛岭、宋续他们是怎么与周姑娘聊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周姑娘最后会答应加入大骊地支一脉,因为需要一张护身符,觉得杀了一个鱼虹还不够,不算大仇得报。”

“先前火神庙擂台那场问拳,周姑娘的示弱,极有分寸,一般九境武夫看不出来,我倒是看得出些端倪。”

“而且周姑娘身上,唯有香囊,是你自己的物品。因为如果我没有记错,按照周姑娘家乡那边,海边渔民的习俗,当女子悬佩一只绣燕子纹的‘花信期’绢香囊,就是一位女子对外人示意已为人妇。”

“相信周姑娘看得出来,我也是一位纯粹武夫,所以很清楚一个女子,想要在五十岁跻身武夫九境,哪怕天资再好,至少在年少时就需要一两部入门拳谱,此后武学路上,会遇到一两个帮忙教拳喂拳之人,传授拳理,要么是家学,要么是师传,

周姑娘与桐叶洲的叶芸芸还不一样,你是渔民出身,周姑娘你既没有怎么走弯路,九境的底子,又打得很好,要远远比鱼虹更有希望跻身止境。自然就是得过一份半路的师传了。”

“这么好的武学前程,却不惜与鱼虹换命,甚至谋求更多,到了京城后,周姑娘行事处处谨小慎微,先前在那条巷弄,见到葛道录他们之前,车厢内的周姑娘,更是不惜催动一口武夫纯粹真气,伤及脏腑,好假装呕血。”

周海镜只是一脸不管你说什么我都听不懂的表情,就像在听一个说书先生在胡扯。

陈平安说道:“我不会掺和周姑娘和鱼虹的恩怨是非,就只是想要知道早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周海镜轻轻旋转白碗,“小事。些许苦水,跟一个外人犯不着多说。”

陈平安想了想,“既然周姑娘喜欢做买卖,也擅长生意,经营之道,让我叹为观止,那就换一种说法好了。”

“大骊地支一脉,暂时归我管。”

“只要周姑娘占着理,与鱼虹的恩怨,你们依旧生死自负,但是我可以保证除了地支一脉,还有礼刑两部,都不会多管闲事。”

如果说之前,周海镜像是听说书先生说故事,这会儿听着这位陈剑仙的大言不惭,就更像是在听天书了。

你这家伙真当自己姓宋啊!

还是当自己是那国师崔瀺啊?

还大骊地支一脉暂归你管,如今整个浩然天下都知道一件事,就数咱们宝瓶洲的山上修士,在山下王朝那边最抬不起头。

周海镜忍着笑,摆摆手,都改了称呼,“陈先生,咱俩真聊不到一块去,我最后能不能问个问题,你是武夫几境?”

虽说周海镜知道了眼前青衫剑仙,就是那个裴钱的师父,只是武学一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比师父出息更大的情况,多了去。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像那鱼虹的师父,就只是个金身境武夫,在剑修如云的朱荧王朝,很不起眼。

至于她自己,更是。教拳之人,才是个六境武夫。当然了,那时候她年纪还小,将他奉若神明。

眼中,心中,脸上,眉梢,都是他。喝水,饮酒,吃饭,行走,都会想。

唯有拼命练拳,才能忘记片刻。

陈平安说道:“跟周姑娘的境界差不太多。”

不等周海镜说话赶人,陈平安就已经起身,抱拳道:“保证以后都不再来叨扰周姑娘。”

周海镜起身笑道:“那敢情好,不过话说回来,我确实不相信那个绰号‘郑清明’的师父,会是什么穷凶极恶的人。所以今天的闲聊,如果我有冒犯的地方,陈先生就大度些,见谅个,反正以后我们都不会见面了,心里边或是嘴上,大骂几句周海镜的不识抬举,都无问题的。”

她发现那个男人,听到这句话后,好像还挺开心。

看来陈平安对

那个弟子裴钱,真的很引以为傲嘛。

门口那两个市井少年,始终没有离开。

高大少年喊道:“周姨,要是那人敢毛手毛脚,喊一声,我跟万言就立马抄家伙。”

周海镜转头怒道:“姨什么姨,喊姐姐!”

高大少年嘿嘿笑道:“只要周姨不生气,别说喊姐姐,喊姑奶奶喊妹妹都成!”

名叫万言的清秀少年咧嘴一笑。

陈平安转头望向门口巷弄那边,不知道早年的藕花福地,那处小县城里边,未来的南苑国国师种夫子和第一个登山修仙的俞真意,两人年少时,是否也是这般略显混不吝的模样。

周海镜瞥了眼那个男子的眉眼、神sè,她有些讶异。

好家伙,道行不浅,老娘多看几眼,说不定都要着了道。

现在她有些后悔对宝瓶洲的山上风貌,太过孤陋寡闻,如果不是苏琅的提醒,还真不敢相信,那个在小巷侧身让路的家伙,就是如今宝瓶洲风头最盛的年轻剑仙。

实在是周海镜每每一想到那些镜花水月的开销,就让她心肝打颤,

说是只有几颗、十几颗雪花钱,可只要折算成真金白银,尤其再换算成一串串的铜钱,周海镜别说买,换上一身夜行衣,随便找块布将脸一蒙,去山上打家劫舍的心思都有了。

陈平安告辞离开,周海镜送到了院门口那边。

高大少年低声笑道:“周姐姐,这个家伙模样挺好啊,一看就是个斯文人,怎么,嫌他兜里没钱,才没瞧上眼?”

周海镜笑眯眯道:“他没有钱?高油啊高油,你真是好眼神,难怪会偷钱偷到我身上,错过了这么个真正的大财主。”

高油转头望去,望向那个男子的背影,有钱?不能够吧?

清秀少年突然一路小跑,追上陈平安,侧过身几乎贴墙而行,轻声道:“陈宗主,我叫万言。”

陈平安转头笑道:“倚马万言的那个万言?”

少年使劲点头,犹豫了一下,红着脸问道:“你会拳脚功夫吗?”

“会一点。”

“能教给外人吗?”

“不能。”

“我可以给钱,如果钱不够,就先欠着,一定会还,我可以发誓。”

陈平安还是摇头,没有答应少年。

少年神sè黯然,“那些武馆老师傅的桩架,我们学了没用,听说还需要拳谱,经脉什么的,我们都没读过书,学不着真本事。”

其实还有些话说不出口,跟高油一起瞎练了好几年狗屁走桩站桩,到底涨没涨点气力,都不好说,反正容易饿,一饿就得去街上偷钱。京城大大小小的武馆,没谁愿意收两个穷光蛋,江湖帮派更不好混。

陈平安问道:“为什么要学拳?”

万言说道:“不会被欺负。学了本事,挣钱也容易些。”

斜靠在门口的周海镜,与那位年轻剑仙遥遥喊道:“学拳晚了。早个七八年撞见了,说不定我还愿意教他们学点三脚猫功夫。如今教了拳,只会害了他们,就他们那脾气,以后混了江湖,早晚给人打死在门派的斗殴里,还不如安安分分当个蟊贼,本事小,惹祸少。”

高油气呼呼道:“周姐,别瞧不起人啊,万言的脑子很好的,他就是没钱读书,不然随便考个进士。”

清秀少年,笑容腼腆,挠挠头,神sè有些不自在。

两人即将走到小巷尽头,陈平安笑问道:“为什么找我学拳。你们那位周姐姐不也是江湖中人,何必舍近求远。”

万言说道:“我觉得陈先生是高手。”

陈平安笑道:“也。”

万言立即改口道:“也是高手!”

少年转头对周海镜歉意一笑。

周海镜给逗乐了。

陈平安忍俊不禁道:“我是高手,怎么看出来的?”

万言说道:“气势。陈宗主走路说话,跟我们不一样,但是跟周姨一样。”

陈平安嗯了一声,点头说道:“小心翼翼观察世界,是个好习惯。会让你无意中绕过很多磕磕碰碰,只是这种事情,我们无法在自己身上明证。你就当是一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儒家讲慎独,佛家说自证,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只是这会儿跟一个少年说这些,没意义。不得不承认,很多道理,其实是有门槛的,除此之外,还要讲究一个愿不愿意学,乐不乐意听。

陈平安在巷口停下脚步,与少年笑道:“你们那位周姨是个好说话的,多求求她,再就是平日里机灵点,找点事做,比如主动为周姨买酒什么的,学点强身健体的拳脚把式,肯定不难。”

万言点点头,“明白了,还是得花钱!”

陈平安笑了起来,走出巷子,径直离去。

周海镜撇撇嘴。

万言驻足许久,等到看不见那一袭青衫了,才跑回好朋友高油和周海镜那边。

周海镜说道:“学拳一事,劝你们死心,理由嘛,就是你们俩小崽子不够黑。”

高油疑惑道:“不够心黑手辣?”

周海镜翻了个白眼,转身走入宅子,关上院门。

看了眼桌上那只白碗,她只希望这个挺有书卷气的剑仙,裴钱的师父,真的说到做到,不再纠缠自己。

周海镜坐在正屋门槛上,看着外边的院门。

海边渔民,一年到头的大日曝晒,海风腥臊,捕鱼采珠的少年少女,大多肌肤黝黑如炭,一个个的能好看到哪里去。

曾经有个外乡男子,在一个海边村庄停步落脚,会帮渔民们晒海盐,筑堤坝。

而她的家乡,邻近大海,听祖辈们代代相传,说那就是太阳闭眼休息和睁眼醒来的地方。

遥想当年,贫女如花镜不知。

陈平安渐渐走远,喃喃自语,“花果同时。”

————

杨家药铺前院,苏店和师弟石灵山,继续照看着铺子,反正没什么生意可言。

苏店就离开前院,去了后院坐着,哪怕师父不在了,她还是规规矩矩,不敢去正屋那边的台阶坐着,也不敢去那条长凳上坐着。

石灵山掀起帘子,看着师姐,哀叹一声,愁死个人,郑大风这个王八蛋!鬼话连篇,害人不浅,前些年听了这个老光棍的那个馊主意,在旧朱荧王朝一处战场遗址,遇到了那个于禄,就说了句自己其实不是苏店的师弟,是她的儿子……结果打那之后,挨了一拳不说,师姐就再没给他什么好脸sè了,甚至直到今天,都不太乐意与他说话了。

石灵山轻声问道:“师姐,有心事?”

苏店好像没听见。

石灵山小声问道:“师姐,是不是想师父啦?”

苏店没有转头,只是说道:“看铺子去。”

石灵山唉了一声,欢天喜地,屁颠屁颠跑回前院,师姐今儿与自己说了四个字呢。

苏店确实在想人,不过不是她最敬重的师父,而是她的叔叔。

曾经有一口龙窑,有个面黄肌瘦的小孩子,脏兮兮的,让人都分不出男孩女孩,不过反正谁都不会在意。

她的叔叔,因为受不了街坊邻居的眼神和那些戳脊梁骨的话,就贱卖了田地,跑去当窑工。而叔叔为了她好过些,都没与人说两人关系,叔叔只是私底下求了那个姚师傅,让她在那边力所能及做点琐碎小事,才在那边留下了。

后来叔叔死了。

她觉得还不如留在小镇给人骂死,总好过给人打了个死,再自己拿碎瓷片戳死。

苏店一想到这里,抬起手背,揉了揉眼睛。

那些年里,偶尔叔叔喝了酒,也会说些心里话,大概是因为她从来不说什么,每次都只是默默听着,所以误以为她年纪太小,什么都不懂。

叔叔说,看我的眼神,就像瞧见了脏东西。我都知道,又能如何呢,只能假装不知道。

躲不开,跑不掉啊。也不怪他们,是我自找的。

叔叔给她取了个小名,也就是现在的“胭脂”,其实她很不喜欢,甚至一直厌恶。

他在心情好的时候,就会与她经常念叨一句话,“小胭脂,你是女孩子,喜欢胭脂水粉,是顶好的事情。”

那些年里,叔叔唯一能够欺负的,其实就是那个矮矮瘦瘦的草鞋少年了。

因为那个少年太穷,还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最没有出息的叔叔好像只有在那个姓陈的那边,才会变得有钱,要面子,说话有底气了。

她曾经很多次,远远看过那个比她年纪大一些的家伙,在拉坯的时候,他会微皱眉头,使劲抿嘴,但是每次做出来的东西,还是不行。

叔叔在最后来,还对她说过,小胭脂,以后要是遇到了事情,去找那个人,就是那个泥瓶巷的陈平安。他会帮你的,肯定会的。

但是也不要经常麻烦别人,次数多了,一样会惹人烦的。

当时她并不知道,这差不多就是她叔叔的遗言了。

苏店坐在台阶上,缩着身子,怔怔出神。

有天夜里,泥瓶巷,一个专门换了一身洁净衣衫的高瘦汉子,趁着宅子的主人,需要盯着窑火,连夜偷摸回了小镇。

一个黝黑枯瘦的小女孩,负责帮叔叔在巷口把门望风。

男人翻墙进了院子,只是犹豫了很久,徘徊不去,手里攥着一只胭脂盒。

在那之前,男人还偷偷去了趟杨家药铺,找到了那个性情孤僻的老人,买了一份药膏。

之所以怕死,竟然就只是因为怕疼,上吊死相难看,投水死得是多难受啊,想一想就怕得不敢死,这让男人越想越伤心,真是个娘们。

男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就喜欢坐在水边,或是裁剪红纸,或是给相依为命的小姑娘扎辫子,他做事情,除了从小就最不喜欢的庄稼活,其实都很心灵手巧。在河边,也会对着水面,不停转头,就像在照镜子,经常抬起手掌,轻轻捋过鬓角。当窑工,是辛苦活计,可没有单间可住,一个大老爷们,照镜子,给人撞见了,得挨一堆闲话。

他曾经最讨厌的人,可能谁都想不到,不是那些欺负他惯了的家伙,而是那个泥瓶巷出身的草鞋少年。

因为少年看他的时候,眼睛里,没有嘲讽,甚至没有可怜,就像……看着个人。

但陈平安越是这样,他这个娘娘腔心里边越难受。

他恨不得所有人都是腌臜货sè,他宁愿那个少年,跟所有窑工一个德行,所以他就越喜欢挑头,针对那个出身泥瓶巷的窑工学徒,煽风点火,yīn阳怪气。

直到那一天,他闯下大祸,断了龙窑的窑火,躲在山林里,少年其实第一个发现了他的踪迹,但是却什么都没有说,假装没有看到他,事后还帮着隐瞒踪迹。

后来他被打断了双腿,在床上休养了半年光yīn,到最后照顾他最多的,还是那个不懂得拒绝他人请求的黑炭少年。

也是在那段岁月里,他这个娘娘腔,才会与陈平安经常聊天,不过少年寡言,多是男人在说,少年听。

“陈平安。”

“你是个怪人,其实比我更怪,不过你真的是好人。”

“老话又说好人不长命,又说好人会有好报的,你觉得呢?”

“你也不知道,是吧。”

“等你再大些,就会知道当个好人,会很辛苦。”

偶尔陈平安才会说一两句心里话,说自己算什么好人,一样很想打他,只是你给刘羡阳一次打怕了,我就不用出手了。

最后两人的那次对话,是娘娘腔想要送给陈平安一件东西。

“送你件东西,是我唯一值钱的物件了。”

是那珍爱异常的胭脂盒。就像他这辈子所有的精气神,所有对生活的美好希望,都藏在了里边。

但是少年当时坐在门槛那边,摇着头说道:“不要。”

“不脏哩。”

“不是嫌脏,就是不喜欢。我拿了又没用,总不能卖了换钱。”

“拿着吧,就算我求你了。我想好了,以后再也不能被骂像个娘们了,如果没人帮我保管那这盒胭脂,我又得忍不住看一眼,看一眼就要多看几眼,多看几眼,就又要忍不住涂抹点,开始惦念这个月的工钱,到时候又要被人骂娘娘腔。”

可是最后,少年还是没有收下那只胭脂盒。

所以那一晚,男人才会偷溜回小镇泥瓶巷,翻墙去了陈平安的祖宅。

可是到最后,娘娘腔还是没有按照最早的初衷,刨土埋下那只胭脂盒,而是重新翻墙到了巷子,藏在了离着宅子很近的小巷里边,没对着院门。

那个娘娘腔的想法和理由,很简单,怕脏了干干净净的地儿。

走到巷子门口,男人牵起小姑娘的手,回头望去,满脸泪水,闭上眼睛,心中念念有词。

只是希望老天爷开开眼,不用瞧自己,就看看那个陈平安好了,保佑好人有个好报。

————

听着那个骑牛少年的言语,陈灵均愣了愣,啥名字来着,真没听明白,只得问道:“道友找谁,能不能再说一遍,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可以为道友带路啊,槐黄县城这儿的大街小巷,我闭着眼睛都能走下来。”

这位外乡道人要找的人,名字挺奇怪啊,竟然没听过。

少年道童却笑道:“我自己找就是了。修个知道,乐趣所在。”

陈灵均对此也无所谓,先以心声与那头青牛试探性问道:“这位道友,听不听得懂我说话?要是听得懂,就点个头啥的。”

毕竟少年道童先前称呼了一声“道友”,说不定就是个修道有成的精怪,可不就是同道?

见那头青牛无动于衷,陈灵均彻底放心,原来是个还没开窍的晚辈,哈哈,对牛弹琴,对牛弹琴了啊。

由此可见,这位骑在牛背上少年的道法,定然高不到哪里去。

不然山巅的仙家坐骑,没个中五境修为和炼形神通,谱牒仙师好意思带出门?

这才与那少年道童提醒道:“过客道友,你这坐骑不会跑了吧?撞着了路人,可就不好了。赔钱事小,还要吃官司的,尤其是撞了小镇百姓,即将入秋,留在县城这边没挪窝的老百姓,很快就要忙得很,哪怕收了笔钱,可耽误了秋收,又挨了顿皮肉苦,终究不美。”

少年道童笑道:“道友先前不是说在整个北岳地界,你的名头都很响亮吗?”

陈灵均白眼道:“帮朋友,再讲讲义气,咱们也不能胡来啊,怎么也该占点理吧,真要撞了人,那就是咱们理亏了,对方愿意拿钱私了,你没钱,我当然可以掏钱,不谈什么借不借还不还的,可人家要是非要拽着你去县衙那边说理,我还能如何,县令又不是我儿子,我说啥就听啥。”

道童点头,缓缓道:“有道理。”

就仨字,结果少年还故意说得慢悠悠,就像是有,道,理。

陈灵均听得头疼,摇摇头,叹了口气,这位道友,不太实在,道行不太够,说话来凑啊。

道童翻身下了青牛背,问道:“你跟那位陆掌教有过节?”

陈灵均嘿嘿笑道:“我跟他能有啥过节,那么个远在天边的老神仙,境界有真珠山那么高,道法有龙须河那么长,我这小胳膊瘦腿的无名小卒,高攀不起。”

少年笑问道:“可曾晓得自己的本来面目?”

陈灵均犹豫了一下,摇头道:“天生地养,没爹没娘的,谈啥本来不本来的。”

少年站在原地,说道:“道友这个说法,颇有意思。单刀直入,直指心性。”

陈灵均乐了,“哈,道友你一个游方道士,咋个说些佛家语,也不担心自家祖师爷怪罪?道友,为人要心诚啊,哪怕祖师爷听不着,还是要悠着点。”

少年一笑置之,又问道:“你家那位老爷,就不帮你查查,寻宗问祖?百姓人家,对待此事,尚且有那家谱族谱,更何谈道友这样的修道之士。点几炷香,在路边烧点纸,就当遥敬祖荫也好。”

陈灵均又开始忍不住掏心窝子言语了,“一开始吧,我是懒得说,自打记事起,就没爹没娘的,习惯就好,不至于如何伤心,到底不是什么值得说道的事儿,经常放在嘴边,求个可怜,太不豪杰。我那老爷呢,是不太在意我的过往,见我不说,就从不过问,他只认定一事,带我回了家,就得对我负责……其实还好了,上山后,老爷经常出门远游,回了家,也不怎么管我,越是这样,我就越懂事嘛。”

“你觉得天底下最大的山水相依,是什么景象?”

“想这玩意儿做啥,有锤子用嘞。道友,你给说道说道?”

“浩然九洲,像不像浮出水面的九座山,或者就只是一座山,只是被四海环绕?”

陈灵均闻言点头,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大笑道:“道友这个说法,一样颇有学问啊。”

陈灵均踮起脚尖,偷偷拍了拍一根牛角,“我家有个山头,四季如春,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甘甜青草茫茫多,管够。”

青牛微微摆头,好像看了眼那个青衣小童。

陈灵均点点头,欣慰道:“一听到吃,悟性就来了,是好事,以后说不定真可以修行仙家术法。”

少年道童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只是拍了拍青牛背脊,示意收一收脾气。

此次游历这座小镇,他是追本溯源,看一看到底何为一。

从河边去了一座龙窑的那个僧人,是想要知道那个一,是怎么成为一的。

至于学塾外边的老夫子,则是想要知道这个一,要往哪里去。

好个画地为牢万余年的青童天君,竟然不惜以火神阮秀和水神李柳作为皆可舍弃的障眼法,最终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瞒天过海,竟敢真能让原本没有半点大道渊源、一位面目崭新的旧天庭共主,成为那个一,即将重现人间。

泥瓶巷陈平安,那个靠着吃百家饭长大的少年,如果此后没有意外,最终就有最大可能,成为那个一了。

绝非一开始就是如此。

杨老头就像亲手悄然打散了那个一,然后任由小镇甲子之内的所有人,去争夺那个一,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争夺此物,哪怕是阮秀和李柳这样的神灵转世,一样有机会。一切命好的,命薄的,命硬的,谁都有机会,人人有份。

阮秀,李柳,李希圣,李宝瓶,窑工娘娘腔男子,杏花巷马苦玄,泥瓶巷宋集薪,真龙稚圭,李槐,刘羡阳,顾璨,赵繇,林守一,苏店,谢灵……

所有人都悄无声息,不知不觉身在此局中。

再加上骊珠洞天本就错综复杂的极多脉络。

正因为如此,才会天机不显,无迹可寻。更何况前有齐静春,后有崔瀺……

陈灵均看着那个少年道童,问道:“咋回事,走神啦?还是不好意思让我帮忙带路,瞎客气个啥,说吧,去哪里。”

道祖笑道:“你家那位老爷,很厉害啊,有机会是要见一见。”

陈灵均拍了拍少年道童的肩膀,然后满脸得意洋洋,叉腰大笑道:“道友说废话了不是?”

一位老夫子笑着来到青衣小童身边,拍了拍陈灵均的脑袋,笑道:“跟道祖说话,别没大没小。”

陈灵均一手拍掉那个老夫子的手,想了想,还是算了,都是读书人,不跟你计较什么,只是笑望向那个少年道童,“道友你真是的,名字取得也太大了些,都与‘道祖’谐音了,改改,有机会改改啊。”

少年道童笑道:“道祖又不是名字,只是一个别人给的道号,我看就不用改了吧。”

那个中年僧人跟着出现在了大街上。

陈灵均一时语噎,看了眼远处的僧人,再抬头看了眼身边满脸慈祥笑意的老夫子,最后望向那个少年道童,陈灵均深呼吸一口气,一个扑通跪地,双手合十,高高举起,默不作声,真不是他不讲礼数,而是这仨,先敬称哪个才是对的?好像先喊谁,都不对啊。不管了,先磕九个响头为敬,就当给每人磕三个,反正三教祖师你们就不用计较这点小事了。

老夫子双手负后,说道:“要我看啊,事已至此,何况暂时来说,其实也还是没个定数的,所以见就别见了,还不如直接去旧天庭遗址忙正事,世间事就留给人间人。”

道祖笑了笑。

至圣先师也笑了起来。

陈灵均嗑完头,悄悄抬头,发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他娘的不管了,再磕九个,不,十八个响头!

中年僧人看着牌坊楼那佛家语的匾额,莫向外求,再看了眼神仙坟那边,双手合十,佛唱一声,行愿无尽。

道祖看了眼杨家药铺后院的一间屋子,有封信,是留给陈平安的,信上边就一句话,可曾吃饱?

老夫子叹了口气,好个齐静春。

看网友对 第八百四十九章 那个一 的精彩评论

34 comments

  1. 封姨

    哈哈哈,沙发沙发

    沙发
  2. 繁华落尽人独立

    不晚 不晚。。。

    板凳
  3. 15境的剑

    终于来了

    地板
  4. 游涛

    坐排排,吃果果

    4楼
  5. 小平安

    陈大爷是真的顶

    5楼
  6. 路人

    道童看现在,僧人看过去,夫子看未来。

    6楼
  7. 世界

    陈大爷:实不相瞒,我跟三教祖师一块聊过天。跟道祖至圣那可是拍过肩膀、挨过拍头的好关系。

    7楼
  8. 致冷

    云遮雾绕

    8楼
  9. 致冷

    云遮雾绕

    9楼
  10. 致冷

    云遮雾绕

    10楼
  11. 不才是个剑修

    未来的陈平安,属实要开始起飞了

    11楼
  12. 一拳打翻道老二

    前排占座~以后谁敢欺负落魄山陈大爷?咱跟三教祖师都差点勾肩搭背的关系!

    12楼
  13. 景清

    落魄山小龙王扬名浩然,善

    13楼
  14. 十五境武夫

    要结尾了吗

    14楼
  15. 花和尚

    陈灵均福至心灵,彩!

    15楼
  16. 山水佳人

    平安的五行之物就不简单。水是水神精粹;火是火神魂魄;金是佛祖金身琉璃;木是道祖法相;土是皇天后土人皇之物。他才是最大的神。

    16楼
  17. 剑客

    道祖看了眼杨家药铺后院的一间屋子,有封信,是留给陈平安的,信上边就一句话,可曾吃饱?
    陈平安“吃”的是什么,是所有他人身上的人性,是所有泥瓶巷少年心中认为的美好,是一切被他心神往之的事物,其实这早就是一种无异于合道十四境的天大契机。
    是诚心正意,是道心惟微,是心诚则灵。

    17楼
  18. 剑客

    老夫子叹了口气,好个牵线搭桥、将如此重担放在师弟肩头的齐静春,好个以自欺欺人瞒过天算的绣虎崔瀺。
    你们两个当师兄的,就这么对师弟陈平安有信心吗?
    道祖突然笑道:“读书人啊。”
    至圣先师瞪眼道:“这都能怪我?!”

    18楼
  19. 剑客

    陈灵均壮起胆子,怯生生,颤声道:“虽然不知道说啥,但是我觉得吧,我家老爷是那个啥,说不定才是最好的。”
    老夫子笑眯眯道:“说说看,为什么?不用怕,这里是我的地盘,跟人打架不亏。”
    陈灵均一说起陈平安,立即就胆气十足了,坐在地上,拍胸脯说道:“我家老爷是个好人啊,以前是,现在是,以后更是好人!”

    19楼
  20. 匿名

    剑客,大善

    20楼
  21. 景清

    实不相瞒,我不但和三教祖师谈笑风生,还拍过道祖肩膀,打过至圣先师手的,就问几座天下还有谁,还有谁。。。

    21楼
  22. 看客

    陈大爷永远是陈大爷

    22楼
  23. 匿名

    剑客兄大善啊~!!

    23楼
  24. 匿名

    没有大道渊源,崭新面目的旧天庭供住是啥意思?谁来讲解一下……

    24楼
  25. 世间平安才是一啊

    25楼
  26. 沙发

    好个陈灵均(狗头

    26楼
  27. 匿名

    陈平安竟是旧天庭共主?

    27楼
  28. 匿名

    小丑竟是我自己

    28楼
  29. 可控硅

    愿剑客兄,生活美满~

    29楼
  30. 屠雨婷的狗

    汪汪汪

    30楼
  31. 右左

    落魄山小龙王果然名不虚传

    31楼
  32. 大大

    陈平安,儒释道三家子长,心学集大成者!

    32楼
  33. 匿名

    多谢剑客好人兄

    33楼
  34. 匿名

    多谢剑客好人

    34楼

Leave a Reply

昵称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