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翻不动的老黄历 (2)

齐静春当年最后一次从大渎祠庙现身,与崔瀺合力狠狠算计了一把周密,之后齐静春曾经说过,他原本是可以担任“门神”的,也就是他最早的设想,不是与崔瀺一起问道周密,而是为某个极大的万一而布局,齐静春最早是选择身在飞升台大门口,拦阻任何人的开天和登天。

但是齐静春最终选择了相信崔瀺,放弃了这个想法。或者准确说来,是齐静春认可了崔瀺在城头上与陈平安“随口提起”的某个说法:天下太平了吗?是的。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看未必。

在这中间,手握飞升台的青童天君杨老头,水神李柳的选择,以及金sè拱桥上的那位“前辈”,在崔瀺的布局中,其实早就都有了各自的选择。

只是这些秘密,除非有人能够重新开天,不然就注定成为一页无人去翻、也翻不动的老黄历了。

齐先生已逝,人间再无绣虎,杨老头则应了陆沉那句“公沉黄泉,公勿怨天”的谶语。

万年之后的又一场水火之争,李柳再次输了,而且这次直接失去了全部神性。而且这场竟然悄无声息的大道之争,其实李柳根本就没有出手,甚至在阮秀找到她的时候,李柳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没有问,只是她当时望向那个好像已经剥离出所有人性的青衣女子,选择剥离出所有神性的李柳,她看着阮秀,眼神有些怜悯。

她们在这之前,曾经在那“天开神秀”的崖刻大字当中,双方有过一场不那么愉快的闲聊。

“不太会做人”的李柳,真真正正做了人。“脾气确实很好”的阮秀,却开天而去了。

陈平安眼神幽幽,与那幽幽水潭对视。

刘羡阳说道:“问剑两地一事,不能只让你一个人出风头。你去清风城,祖传瘊子甲一事,虽说清风城有些强买强卖的嫌疑,可到底我是亲口答应的,我都不会想着讨要回来,把道理讲清楚就够了,讲道理,你擅长,我不擅长,反正因为狐国一事,你小子与许氏结怨那么深,所以你去清风城比较合适,我去正阳山问剑一场好了。”

陈平安笑道:“那还是一起去吧。”

刘羡阳问道:“行啊,大概什么个时候,你跟我事先说好,毕竟是出远门,我好事先与你嫂子打好商量。”

陈平安说道:“暂时不好说,不过保证至多不超过两年。在这之前,我可能会走趟中岳地界,看一看正阳山在那边的下宗选址。”

刘羡阳一听这个就烦,站起身,急匆匆道:“我得赶紧回了,免得让你嫂子久等。”

陈平安跟着起身,“我也跟着回铺子?可以给你们俩下厨做顿饭,当是赔礼道歉了。”

刘羡阳伸手按住陈平安的脸颊,重重一推,“滚远点,你小子几年没见,越看越像是那种‘我那嫂子长得真好看,咱哥俩一定要当一辈子好兄弟’的人。我以后得防着你一点,不然又像今天,我才出门去买个酒,回家一看心凉半截,好嘛,你小子在学当年那个摆摊算命的王八蛋道士,给你嫂子笑眯眯看手相呢……”

陈平安歪着脑袋,黑着脸。

刘羡阳哈哈大笑,突然一把搂过陈平安的脖子,压低嗓音道:“放心,当年你在泥瓶巷祖宅那边,喜欢每天听墙根这种事,我跟谁都没说过。年纪轻轻的,大冬天的屁股上边能烙饼,一大把气力没处耍,其

实都是可以理解的。”

陈平安皮笑肉不笑道:“谢谢提醒。”

去时路上,刘羡阳耍了一套王八拳,左右张望一番,拿石头砸晕了一只欢快凫水的鸭子,偷溜下河,上岸后将那鸭子往袖子里一兜,然后撒腿狂奔,今晚宵夜佐酒菜就有了。

陈平安没眼看这个,去了趟小镇,一路往西走,找李二喝了一顿酒。

妇人瞧见了登门做客的陈平安,长吁短叹,只说怎么才来,怎么才来。

饭桌上,夫妇俩坐在主位上,韩澄江自然而然坐在李柳身边,来此做客的青衫男子就坐在李槐那个位置上。

韩澄江突然发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

莫不是那个当山上神仙的林庙祝,财源广进的董半城,都不是真正的威胁?而是这个瞧着和和气气的山主,才是隐藏极深的笑面虎,劲敌?

只是韩澄江给那人笑着起身敬酒道贺过后,立即就又觉得自己定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酒桌上,李二一家人都没把陈平安这个外人当外人,所以就聊得比较随意。

韩澄江本就不是喜欢多想的人,关键是那个陈山主只是与自己敬酒,并没有刻意劝酒,这让韩澄江如释重负。

按照刘羡阳的说法,一个外乡人,陪着自己媳妇回她的娘家,男人在酒桌上,得自己先走一圈,酒桌一圈再陪你走一个,两圈下来,不去桌子底下找酒喝,就算认了这个外乡女婿。如果这都没本事走下来,以后上桌吃饭,要么不碰酒,要么就只配与那些穿开裆裤的孩子喝酒“随意一个”。

李柳第一次离开骊珠洞天,跟随爹娘去往北俱芦洲狮子峰,当时就是读书人韩澄江带着书童,恰巧与他们一路跟随,其实这就是道缘。事实上,这一辈的韩澄江,与兵解转世多次且次次生而知之的“李柳”,双方早有宿怨,也有宿缘,而且还不是一次,是两次,一次在中土神洲,一次在流霞洲。

所以李柳才会与其在这一辈结为山上道侣,韩澄江才会陪着李柳一去重返家乡,昔年一去,如今一返,皆相伴,就是结缘再解怨解缘。只是原本双方约好了,会在李柳的小镇那边分道扬镳,此后有无再相逢,只看李柳会不会找他。但是那个一路上横看竖看女婿不是太顺眼的妇人,偏偏觉得结了亲没几天,就撕毁婚契,好没道理,天底下哪有这样负心寡情的女子,反正谁都可以如此,唯独自家闺女不行,哪怕女儿婚礼办得潦草,只在狮子峰山脚小镇办了一场,韩家都没有一个长辈露面,让妇人给街坊笑话了很久,有婆姨还故意拿话挤兑她,说这个姓韩的上门女婿,怎么看都不如当年那个在铺子里帮忙的陈姓年轻人嘛,模样俊,手脚勤快,与人相处有礼数,帮忙做生意既脑子灵光又为人厚道,要是你们家柳儿能与那人结亲,那你就真有晚福喽……

但是妇人不管怎么偏心儿子,怎么想着让李柳夫家帮衬李槐,早先怎么念着陈平安,可有些最质朴的道理,妇人一向很拎得清楚,比如做人得本分,与街坊邻居相处,吵归吵,挠脸归挠脸,却不能背地里害人,至于女儿与人成亲,转头就不认婚约,那就更让妇人无法接受了,女儿你再是上山修习仙术的,还不是自己女儿?山上天大的道理,总大不过自己是你李柳的娘亲去吧。

陈平安这顿酒没少喝,只是喝了个微醺,韩澄江却喝高了,李柳嗓音柔柔的,让他别喝了,竟然都没拦住,韩澄江站在那边,摇晃着大白碗,说一定要与陈先生走一个,看来是真喝高了。李二看着这个酒量不济的女婿,反而笑着点头,酒量不行,酒品来凑,输人不输阵,是这个老理儿。

那座真珠山,离着李二宅子不算远。

陈平安走到山脚那边,缓缓走到不大的山顶,登高远眺小镇的夜sè,灯火在福禄街和桃叶巷连绵成片,此外灯火依稀,星星点点。

陈平安随后御风远游,去了趟州城,并无夜禁,递交了文牒,去城内找到了董水井,其实并不好找,七弯八拐,是城内一栋地处偏远的小宅子,董水井站在门口那边,等着陈平安,如今的董水井,聘请了两位军伍出身的地仙修士,担任供奉客卿,其实就是贴身扈从。这么些年来,盯上他生意的各方势力中,不是没有手段下作的人,花钱只要能够消灾,董水井眉头都不皱一下,也就是玉璞境不好找,不然以董水井如今的财力,是完全养得起这么一尊供奉的。

有人造访,找得到董水井的,两位大骊随军修士出身的地仙供奉,都会通知家主董水井。

而一位练气士,如果是大骊随军修士出身,那么这就是最大的护身符。

董水井能够重金聘请他们担任自己的扈从,光靠砸钱,根本不成事,还是要归功于曹耕心与关翳然的牵线搭桥,再加上董水井与大骊军伍的几桩“小买卖”。

曾经的督造官曹耕心,郡守袁正定,早就是董水井的朋友了。大骊铁骑在书简湖的驻守将军,关翳然,后来转去了京城户部,以及老龙城孙家、范家,再往北,北俱芦洲,都有董水井生意上的朋友。山上山下,庙堂江湖,都有。董水井如今手上经营着十数生意,而且无论大小,都不起眼。

除了州城内的几条大街,将近两百座宅子、铺子,龙州境内的三座仙家客栈,都是这位董半城名下的产业,此外还有两座仙家渡口,一座在走龙道边上,一座在南岳地界,其实都是他的,只不过都见不着董水井这个名字。董水井做生意的一大宗旨,就是帮朋友挣些既在台面下、同时又很干净的银子、神仙钱。

进了屋子,董水井笑问道:“来碗馄饨?”

陈平安点头道:“惦念多年了。”

饭桌上,一人一碗馄饨,陈平安打趣道:“听说大骊一位上柱国,一位巡狩使,都争着抢着要你当乘龙快婿?”

董水井笑了笑,“真要答应下来,生意就做不大了。”

很多时候,某个选择本身,就是在树敌。

董水井停下筷子,无奈说道:“伤口上撒盐,不厚道。”

陈平安笑着不再说话。

董水井说道:“大骊朝廷那边,肯定很快就会有人来找你,我猜赵繇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院子里边出现一位老者的身形。

董水井转头笑道:“直接说事,这里没有外人。”

那位地仙供奉说道:“州城刺史府邸,刚到了一拨贵客,没有走牛角山渡口。”

董水井点点头。

陈平安吃完了馄饨,放下筷子,起身笑道:“说谁谁来,董水井你可以啊。”

董水井说道:“既然我们都没吃饱,就再给你做碗馄饨解解酒,不用挪地方。”

陈平安想了想,就没有离开这栋宅子,重新落座。

等到两人将第二碗馄饨吃完,就有客人敲门了。

董水井笑道:“你们随便聊,我避嫌,就不见客了。”

陈平安说道:“有你这样的避嫌?”

董水井说道:“其实还是沾你的光,让某些人识趣些,以后少盯着我兜里那几两辛苦银子,银子是不多,撑不死人。”

陈平安接过话头,打趣道:“但肯定比一碗馄饨烫嘴。放心吧,不谈私交,甚至不谈生意,我就冲今晚这两碗馄饨,都应该帮你捎句话。”

董水井笑着抱拳。

陈平安笑眯眯道:“对了,一直忘了说,我刚从李叔叔那边来。”

董水井叹了口气,走了。陈平安如果早说这话,一碗馄饨都别想上桌。

宅子不大,更无仆役。

身为主人的董水井去了书房避嫌,将宅子让给了两拨客人。

陈平安就只好自己去开了门。

大骊陪都礼部老尚书,柳清风。这位老人,公认是皇帝陛下掣肘藩王宋睦的最大臂助。

这位家乡来自青鸾国的年迈读书人,身形消瘦,皮包骨头,但是眼神熠熠。

大骊京城吏部考功司郎中,赵繇。家乡就是骊珠洞天。

还有一位大骊京城礼部祠祭清吏司的郎中,资历极深,负责所有大骊粘杆郎。

陈平安望向三人当中,那个风烛残年的老书生,作揖道:“见过柳先生。”

柳清风笑着缓缓作揖还礼,“见过陈公子。”

各自直腰起身,陈平安笑道:“幸好巷子小,牛车进不来。”

柳清风会心笑道:“幸好路上没有个‘郑钱’挡道,附近也无水塘。”

赵繇以心声说道:“在飞升城,我见过宁姚一次,她很好。”

陈平安没好气道:“你谁啊,关你屁事。”

赵繇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对天各一方的山上道侣,怎么都这么欺负人呢。

赵繇突然说道:“我见过你们女儿了,长得很可爱,眉眼相貌,像她娘亲更多些。”

陈平安哦了一声,卷起袖子,下一刻,门外巷子,瞬间就没了两人身形。

那个清吏司老郎中皱紧眉头,柳清风微笑道:“没事,出身同一文脉,师叔跟师侄叙旧呢。”

老郎中只好装傻,叙旧总不需要卷袖子抡胳膊吧。只是反正拦也拦不住,就当是同门叙旧好了。

片刻之后,陈平安从小巷那边独自返回,神清气爽的模样,笑着说那赵郎中告辞离去,先睡去了。

州城内,有个鼻青脸肿的青衫书生,挂在树枝上,果真是昏睡过去了。

看网友对 第七百六十六章 翻不动的老黄历 的精彩评论

25 comments

  1. 知马力

    沙发沙发

    沙发
  2. 天帝李槐

    字数有些许欠妥啊

    板凳
  3. 第一

    第一呢

    地板
  4. 沙发沙发

    沙发沙发

    4楼
  5. 匿名

    晚了

    5楼
  6. 陈默

    前十是我的

    6楼
  7. 匿名

    写的有些少

    7楼
  8. ssc

    州城内,有个鼻青脸肿的青衫书生,挂在树枝上,果真是昏睡过去了。

    8楼
  9. 断更

    第一?

    9楼
  10. 匿名

    我那嫂子长得真好看,咱哥俩一定要当一辈子好兄弟

    10楼
  11. 匿名

    字数有些欠妥啊

    11楼
  12. 匿名

    我见过你女儿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2楼
  13. 匿名

    又慢又短

    13楼
  14. 666

    不够看

    14楼
  15. 匿名

    汝妻子吾养之

    15楼
  16. 匿名

    人上柳梢头,月约黄昏后,还行还行

    16楼
  17. 匿名

    又要等两年

    17楼
  18. 停车坐爱枫林晚

    磨磨唧唧 还不开干

    18楼
  19. 大白鹅

    哈哈,让你偷宁姚

    19楼
  20. 匿名

    更新的也太太太太太太慢了

    20楼
  21. 一骑绝尘

    感觉不过瘾,楼主加油,期待在更新

    21楼
  22. 老剑条

    这么多天就来这么一章,我陈平安有一剑可扳总管,断总管,开总管,弑总管

    22楼
  23. 右左

    来了来了

    23楼
  24. 李白诗无敌

    好书加油

    24楼
  25. 总管真帅

    字数也太善了

    25楼

Leave a Reply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