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谜语

老秀才带着刘十六一起游览这座槐黄县城,刘十六不曾游历过骊珠洞天,所以谈不上物是人非之感。

大个子只有伤感。

这里便是小齐身处异乡、却视为心安处的地方。

真正读书人,容易四顾茫然,最难在书海无涯的求学路上,找到可以放下心的“吾乡”。

刘十六有些后悔自己的那趟“归山”远游,应该再等等的,哪怕依旧无法更改骊珠洞天的结局,总归能够让小齐知道,在他独自远游时,身后犹有一位同门师兄弟的目送。

不至于那么孑然一身,好似与整个天地为敌,岂会不孤孤单单的,甚至会让人可怜,让人笑话,让人不理解。

老秀才轻声道:“傻大个,不用太伤心,咱们读书人嘛,翻书求学时,用心会意,与历代前贤为邻为友,放下圣贤书后,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老秀才喃喃重复了一句“舍我其谁”。

刘十六点了点头,只不过还是有些心情低落。约束秉性本心,确实一直是他所擅长。

岁月悠悠,海屋添筹,若是按照真实年龄而言,别说是几位师兄弟,就连先生,挚友白也,都不如他“年长”。远远不如。

只是闻道有先后。

所以刘十六身边这位个子不高、身材消瘦的老秀才,才会被称呼为“老”秀才。

槐黄县如今是大骊王朝的头等上县。

小镇百姓,曾经最挣钱的活计是那烧造瓷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本土人氏却几乎都离开了小镇和龙窑,卖了祖宅,纷纷搬去州城享福,昔年小镇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官老爷,就是督造官,如今大大小小的官员胥吏却随处可见,如今桃花年年时令而开,没了老瓷山和神仙坟,却有了文武庙的香火,大山之巅,江河之畔,有了一座座香客络绎不绝的山水祠庙。

昔年的小镇,没有县衙,却有荫覆亩地的老槐树,树底下每逢黄昏,便有扎堆说着老黄历的老人,听腻了故事自顾自玩耍的稚童,酷暑时间,孩子们玩累了,便跑去铁锁井那边,眼巴巴等着家里长辈将篮子从井中提起,一刀刀切在天然冰镇的那些瓜果上,哪怕天热心热衣裳热,可是水凉瓜凉刀凉,好像连那眼睛都是凉的。

老秀才来到那铁锁井遗址处,没了铁索的水井依旧在,只是内里玄妙已无,如今衙门也就放开了禁制,只是来此汲水的县城门户,少了许多许多,因为如今小小县城,鱼龙混杂,多有修道之士,都是奔着沾龙气、灵气和仙气、还有那山水气数来的,所以当下小镇的市井气息不多,反而不如北边州城那么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了。

老秀才突然笑道:“你小师弟早年当过窑工学徒,手艺极好,只是后来少年就远游,因为自认没有真正出师,从不轻易出手,所以将来你要是见着了小师弟,可以让他帮你烧造些文人清供,书房四宝小九侯啥的,随便挑几件,与小师弟直说,不用太见外,你师弟从来不是小气人。”

刘十六嗯了一声。

此次与先生久别重逢,一路而来,先生句句不离小师弟,刘十六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并无半点吃味,唯有开心,因为先生的心境,许久不曾如此轻松了。

老秀才当然话里有话,结果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傻大个的开窍,一脚踹在刘十六的小腿上。

先生对小弟子心中愧疚多多,没脸亲自讨要物件,其余学生就不知道为先生稍稍分忧?傻大个到底是不如小师弟聪慧,差远了。

刘十六立即心领神会,说道:“学生也为先生讨要几件。”

老秀才故作为难,搓手道:“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刘十六说道:“先生又没说什么,小师弟那么聪明,自然会心领神会。”

老秀才立即变脸,抚须而笑,“那当然,你那小师弟,最是能够触类旁通,在‘万’‘一’二字上最有天赋。先生都没怎么好好教,弟子就能够自学得极好极好。如今倒好,人人说我收徒本事,天下无双,其实先生怪难为情的。”

其实收取陈平安为关门弟子一事,穗山大神没说过老秀才如何,醇儒陈淳安,白泽,以及后来的白也,其实都没附和半句。

所以老秀才所谓的“人人”到底是何人,天晓得。

刘十六点头道:“只是听白也听先生说的一些传闻,我就确定小师弟是个顶聪明的人。”

老秀才笑哈哈。

久违的神清气爽。

傻大个一夸夸仨,先生有眼光,小师弟聪慧,当师兄的笃定不疑。

可以可以,很善很善。

人情世故这一块的处世学问,当年四位嫡传弟子当中,崔瀺当然第一,其实傻大个能排第二,只是不爱说话装闷葫芦罢了。愿意开口的时候,又往往是一根筋,比如曾经撵着阿良打。一门四个师兄弟,谈不上亲疏有别,只说平时相处多寡,小齐和左右虽然纠纷不断,但其实两人关系更近,崔瀺和刘十六则关系不差,一个心中所想太多,一个言语太少,所以反而最处得来。

刘十六走在小镇上,除了与先生一起散步,还在留心众多细节,家家户户上所贴门神的灵光有无,文武庙的香火气象大小,县郡州山水气数流转是否稳定有序……所有这些,都是师兄崔瀺越来越完善的事功学问,在大骊王朝一种无形中的“大道显化”。

需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正是儒家文脉十六字“心传”的前八字。

在刘十六眼中,崔瀺在大骊和宝瓶洲百余年的精心耕耘,可谓既举重若轻,又举轻若重。

早年还不是什么大骊国师、只是文圣一脉绣虎的崔瀺,有太多话语,想要对这个世道说上一说,只是崔瀺学问越来越大,天生性情又太心高气傲,以至于这辈子愿意竖耳倾听者,好像就只有一个刘十六,只有这个沉默寡言的师弟,值得崔瀺愿意去说。

刘十六说道:“先前那远古余孽金身破碎,学生本意,是馈赠给北岳地界,算是对披云山魏山君投桃报李,不曾想骑龙巷那边有一个古怪存在,竟然能够施展神通,收拢了全部金身碎片,看那魏山君的意思,对此似乎并不意外,瞧着更无芥蒂。”

老秀才点头道:“骑龙巷那位长命道友,出身了不得,是上古金精铜钱的祖钱化身,她如今本就是落魄山暂时的不记名供奉。她来归拢金身碎片,大道契合,自然信手拈来,除了魏山君,北岳地界的修道之人,只能是一头雾水。魏山君也是替落魄山背锅背惯了的,债多不压身嘛。所以说以后遇见了魏山君,你客气再客气些,瞧瞧人家,多大气,夜游宴办了一场又一场,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刘十六说道:“那我晚些去找左师兄,再打烂几尊觊觎北岳山河的余孽金身。再事先与长命道友说好,记得让她分给披云山五成。”

老秀才欣慰点头,笑道:“帮人帮己,确实是个好习惯。”

左右那个一根筋,暂时不会有大问题。

哪怕真有什么意外,自己当先生的,又不是吃干饭的。

再就是刘十六在师兄左右那边,说话一样不管用。

左右这家伙,打小就比较喜欢摆师兄架子,当年在剑气长城酒铺那边,扭扭捏捏,不太像话。

昔年每次老秀才想要多喝酒,或是开个小灶,好款待五脏庙,就撺掇傻大个去管着钱袋子的左右那边,打个商量,今儿有钱今儿先花了,明儿没钱明儿再借嘛,结果就没一次能成的。还是小齐厚道些,晓得得闲就出门摆摊子,帮人写家书写春联,每次挣了些私房钱,都不从左师兄那边过手,然后先生学生几个,次次偷偷撇下左右,先在宅子外头墙根,打完饱嗝散完酒气再进门,左右就管不着了。

刘十六问道:“来的路上,白也与我提过一句,说那剑气长城的前任隐官萧愻,说她应该是与蛮荒天下合道了。”

老秀才说道:“萧愻是剑修,又合道天下,当然不容小觑,只是逼急了左右,不用合道天地,就跻身十四境……”

说到这里,老秀才忧心忡忡,摇头道:“最好还是别如此了,哪个十四境,能是自在人。何况你左师兄,还是最犯忌讳的剑修。天大的麻烦,你又不是不清楚,左右一犯倔,别说是你们几个师弟,就连我这先生说话都不太管用,当年我就不太愿意左右转去学剑。”

刘十六说道:“左师兄练剑极晚,却能够让‘剑仙胚子’成为一个山上笑谈,便是白也,也觉得左右的大道不小,剑法会高。”

老秀才感慨道:“盈亏之道,不可不察啊。”

这一路散步,街上行人多有注意那身材魁梧的刘十六,只是好在如今龙州习惯了山上神仙往来,也不觉得那大个子如何吓人。

因为关门弟子陈平安与泥瓶巷稚圭解契一事,大骊王朝作为报答,将类似小洞天存在的古井只留一个“假象”,将那“真相”给搬去了落魄山竹楼后边的水塘边,井中别有洞天。大骊宋氏虽然识货,知晓水井的诸多秘用,却一直有心无力,无法将小洞天单独开辟出来,宝瓶洲到底是剑仙太少,不然水井内的小洞天,地盘不大,却是一处相当不俗的修道宝地,尤其适宜蛟龙之属、水泽精怪的修行,当然也有可能是崔东山故意藏私,早就将水井视为自家囊中物的缘故。

老秀才在井边坐了会儿,思量着如何打通洞天福地,让莲藕福地和小洞天相互衔接,思来想去,找人帮忙搭把手,还好说,毕竟老秀才在浩然天下还是攒了些香火情的,只可惜钱太难借,所以只能感慨一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愁死个穷酸秀才啊”,刘十六便说我可以与白也借钱。老秀才却摇头说与朋友借钱总不还,多伤感情。然后老人就抬头瞅着傻大个,刘十六想了想,就说那就不算跟白也借钱。

相传白也第一次送君倩归山,曾醉书“壮观”二字,且将那壮字,故意多写了一点。

寓意吾友君倩,气概雄壮何止一点,观看人间山河千百年。

遥想当年,那个被誉为人间最得意的读书人,能写此书,能有此兴,确实半点不失意。

送友归山后,独自下山时,白也仗剑在人间,一剑劈开黄河洞天,读书人以一己之力抗拒天道,让中土神洲再无大旱之忧。

更使得浩然天下之水运,单凭此举,暴涨一成。

何等意气风发。

故而出身神水国旧神灵的魏檗,自然会对白也推崇备至。

而能跟白也如此不客气不见外的,大概就只有这位曾经与白也一起访仙的“君倩兄”了。

老秀才这才笑逐颜开,站起身,使劲拍了拍傻大个的胳膊,夸奖一句,十六啊,有长进。

天底下哪有不照拂师弟的师兄?反正自家文圣一脉是绝对没有的。

老秀才不是没法子自己弄些钱到手,合道浩然天下三洲,那些个隐匿再深的天材地宝,也逃不过他的法眼,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是要讲一讲取财有道的规矩,尤其冥冥中大道有序,今日得之无理、明儿难免失之无常,不划算,当先生的,就不给年纪最小、羽翼渐丰的得意弟子添乱了。

带着刘十六去了那座俗称螃蟹坊的大学士坊,老秀才驻足说道:“这儿便是青童天君负责把守的飞升台了,结果给炼化成了这般模样。”

老秀才一手负后,一手指向天幕,“曾经有位天将负责接引地仙飞升,当然了,那会儿的所谓地仙,遍知人间是为‘真’,比较值钱,是相较于‘天仙’而言的,长生住世,陆地悠游,是谓陆地神仙。至于如今的元婴、金丹,一样被誉为地仙,其实是万万比不了的。那仙人境的‘求真’,其实大体上就是求这么个真,体悟天道,解脱无累,最终飞升。在那场翻天覆地慷而慨的厮杀当中,这位天将身披‘大霜’宝甲,是唯一选择死战不退的,给某位老前辈……错了,是给半点不老的前辈,那谁谁一剑钉死在了大门上。”

世间最后一条真龙,历经千辛万苦,也要逃窜至此,不是没理由的,只要青童天君愿意重开飞升台,那它就有一线生机,天都没了,当然谈不上飞升,但是逃往某个破碎山河的秘境,不难,到时候便是名副其实的天高地远了。只不过青童天君身为天地间最大的刑徒之一,处境艰难,无异于泥菩萨过河,哪怕自保不难,但是

好似需要每天双手持香火举过头顶,才不至于香火断绝,自然不愿为了一条小小真龙,坏了与那三位十五境的大规矩。

一座骊珠洞天,杨老头用环环相扣的一连串真相,遮蔽那个世人可见的粗浅假象,事实上是为了隐藏某个最大的真相,这才是真正的障眼法。

老秀才在牌坊这边停步许久,仰头望向其中一块匾额。

刘十六问道:“蛮荒天下这次进入浩然天下,那个化名周密的家伙,手段很多。先生可知道此人是什么来头?”

刘十六因为身份关系,对于天下事一直不太感兴趣。

老秀才神sè凝重起来,缓缓道:“姓贾,全名就不说了,免得惹来他的窥探,曾是我们儒家正儿八经的门生,那么喊他贾生便是。”

刘十六立即了然,“竟然是他。”

再一想,便只觉得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历史上,不少“贾生死后”的读书人,都替此人抱屈喊冤,甚至有人直言‘一代大儒唯贾生’,说这话的人,可不是寻常人。

所谓大儒,是赞誉贾生才情大,气魄大,手笔大。显而易见,儒家文脉内部,并不是对如今的规矩,没有半点异议。西方佛国,还有那青冥天下,可没有什么百家争鸣。

刘十六问道:“在先生看来,那贾生的太平十二策,到底如何?”

“一剂猛药,是真能开太平的。”

老秀才笑道:“可惜有个问题,在于贾生光顾治病,哪怕救了人,药的力道太重,例如我们四周这山下市井,药补再好,熬过数年十年,多半就是个药罐子了。如何能够让人不忧心。这些都还只是表面,还有个真正的大症结,在于贾生此人的学问,与儒家道统,出现了根本分歧。”

刘十六轻声问道:“所以先生当年,才会断然否定了大师兄的事功学问?”

老秀才犹豫了一下,摇头道:“事功学问,要比贾生好些,因为不是推倒重来,重建屋舍,再钉死了窗户,只余一门。你师兄的事功学问,远没有贾生这么极端。”

老秀才又指了指那些已经失去光彩的牌坊匾额,问道:“匾额悬在高处,对联往往贴在宽处。为何?”

刘十六顺着先生的手指指向,答道:“从宽处道路行走,才好稳稳当当,走去高处。”

老秀才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带着刘十六绕了牌坊楼一圈,再以心声与这位弟子说了些内幕。

四块匾额,“当仁不让”,“希言自然”,“莫向外求”和“气冲斗牛”。

绕了一圈,他们重新来到“当仁不让”匾额之下。

老秀才着重说了道家一事。

此地道家匾额上的“希言自然”,赞誉之人,是那位道祖首徒,白玉京大掌教,他最终一气化三清,骊珠洞天福禄街上,那位被桃代李僵的读书人李希圣,身在儒家一脉,神诰宗那位,是置身于道门,剩下还有一位,哪怕是老秀才,也暂时依旧不知,反正当是佛门子弟了。

三教之争,在我一人。

我与己论道,人在世却与世无争,好似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这便是那位道老大的道法之大,得认。

相较于白玉京其余两位掌教的褒贬不一,这位道祖首徒,在青冥天下之外的几座天下,口碑风评都极好。

何况道老二和陆沉,都是此人代师收徒,唯有道祖的关门弟子,才换成陆沉代师收徒。

刘十六微微皱眉。

老秀才拍了拍他的手臂,“不用想太多,虽然在骊珠洞天,三人之一的李希圣,属于晚来客,但在浩然天下,小齐才是后到之人,何况道老大自身,对小齐并无针对之意,更多是白玉京其余两脉的手段,李希圣当年一直身不由己。如果不是陆沉来此谋划,原本小齐和李希圣的那种大道之争,如大水砥柱相激,冲起万丈浪,气壮山河,无论胜负如何,绝无半点龌龊。说不定……”

老秀才哪怕是以心声言语,说到这里,依旧没有与弟子吐露心声。

老秀才原本是要说一句“同道中人,立教称祖,一正一副,大道相互裨益。”

无论是李希圣或是道老大也好,还是小齐,一旦双方真正开始论道,想必都会有此心胸。

只是没能走到那一步。

事已至此,大局已定,多说无益。

只是老秀才不愿对此过多言语,不意味着真不计较。

老秀才从不推崇无底线的以德报怨,那不是胸襟气度,而是愚昧无知。

刘十六转头,还得低头,才能看到先生的那张侧脸。

先生仰着头看着那四个字,一样很感伤。

只是先生太寂寞,能与先生会心饮酒之人,能让先生畅所欲言之人,不多。

匾额榜书“当仁不让”。

老秀才久久没有收回视线。

舍我其谁。

我文圣一脉,骊珠洞天的齐静春,宝瓶洲的崔瀺,桐叶洲的左右,剑气长城的陈平安。

如今又有了一个如今重返浩然天下的刘十六。

微风拂面,老秀才环顾四周,笑了起来,抬手挠着头,呢喃道:“春风知我意,送梦到当年。世间多有不妥之人,世道多有不平之事,却休想打杀我心中之美好。”

刘十六则轻声而念。

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来。时时是过去,刻刻有未来。过去曾未来,未来会过去。

结果挨了先生一脚,笑骂一句少来少来,文圣一脉亏得有你小师弟,不然要被人笑话是个和尚窝。

刘十六咧嘴一笑,学先生挠挠头,所幸头发还多。

只是再一看先生的消瘦身形,若非合道天地,有无九十斤?刘十六便伤心不已,又要落泪。

刘十六一抬头,怎么还不来?天幕处怎个没动静了。心有不快,出拳迎敌,可以忘忧。

老秀才气笑道:“傻大个,盼点好。打打杀杀,太不书生。”

之后老秀才带着刘十六去了趟旧学塾,旧归旧,无人归无人,却没有半点颓败。各处干干净净,物件整整齐齐。

听说暖树小丫头会按时下山,来小镇这边打扫此处学塾和泥瓶巷祖宅。

再去了那龙尾溪陈氏开办的新学塾,书声琅琅。

老秀才尤其喜欢看那蒙童稚子的摇头晃脑,有些孩子会烂熟于心,有些孩子会背诵得磕磕绊绊,可其实都是很好的。

老秀才在游览学塾之余,也在看那些教书先生的传道解惑之法,看那些夫子先生的神sè语气。

其实真佛只说平常话。

身在官场,打官腔在所难免,只是不能只说官话,切记一切官话,都从人话中来。

人在山上当神仙,也不能只有那云风满袖的一身仙气,人味儿也得有些。

读多了圣贤书,人与人不同,道理各异,终究得盼着点世道变好,不然一味牢骚断肠说怪话,拉着旁人一起失望和绝望,就不太善了。

老秀才离开学塾后,走在那杏花巷中,与刘十六没来由说道:“当年小齐陪着左右一起游历山河,你则与崔瀺一起拜访白帝城。”

刘十六点头道:“崔师兄与白帝城城主下完彩云局之后,为那郑居中写了一幅草书《前后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居其中’。”

老秀才笑道:“还有这么一回事?”

刘十六说道:“到底是输了棋,崔师兄没好意思多说什么。”

正谐音郑。

瞧瞧,文圣一脉弟子,哪个不以诚待人。

之后两人在路上碰到了一个相貌英俊的年轻酒鬼,是那督造大人曹耕心,与那郡守袁正定,都是大骊上柱国姓氏子弟。

曹督造正喝过了酒,腰悬一只装满的酒壶,人与酒壶,一同晃晃悠悠去往衙署点卯。

有些时候在那酒肆,曹督造实在喝醉了走不动路,就会让相熟少年伙计,或是路边喊个多半都很熟的孩子,给一把铜钱当做跑路费,帮他将那酒壶带去督造衙门,往桌上一放,就算是帮他点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网友对 第七百一十一章 谜语 的精彩评论

50 comments

  1. 没人吗

    沙发
  2. 匿名

    第一么

    板凳
  3. 匿名

    呵呵

    地板
  4. 来了来了

    冲呀!

    4楼
  5. 不容易

    5楼
  6. 妖兔

    那些谜语,都是他教我的。他再不回家,我都要忘记了

    6楼
  7. 匿名

    终于等到了

    7楼
  8. 匿名

    来也!

    8楼
  9. 宝瓶姐姐

    来啦来啦

    9楼
  10. IU

    一周一更

    10楼
  11. 匿名

    更了,居然更了?!

    11楼
  12. 匿名

    哇 又看完了

    12楼
  13. 陈十一

    虽然是一些生活日常,很暖,很舒服。但是其中也是满含道理。希望以后能够见人就可说,雪中剑来我都看了。

    13楼
  14. 肩上月

    少了一些吧?

    14楼
  15. 匿名

    舔狗呵呵

    15楼
  16. C版漏勺

    精致。心安吧

    16楼
  17. 终于等到你

    还好我没放弃

    17楼
  18. 好人

    堂堂七尺男儿竟然看哭了

    18楼
  19. 赵某人

    总管这次不知道又要断更几天

    19楼
  20. 雪降尘

    好看的

    20楼
  21. 霜降

    失踪人口回归

    21楼
  22. 匿名

    鬼知道又要停更几天

    22楼
  23. 匿名

    妈呀,真看哭了

    23楼
  24. 陈十一

    好看好看

    24楼
  25. 十一

    这章
    还少另一部分!!!!注意,还少了一部分!!!!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去纵横网看看

    25楼
  26. 拳到风云变色,剑出敢叫日月换新颜

    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来。时时是过去,刻刻有未来。过去曾未来,未来会过去。佛语啊,难道刘十六的最后归宿是昄依佛门吗?

    26楼
  27. 云飞扬

    借问酒家何时归

    27楼
  28. 大水怪

    总管,我大水怪几章都是垫底 煽动感情的呀

    28楼
  29. 宋钱钱

    看小米粒总是很心安

    29楼
  30. xxx

    大善大善

    30楼
  31. 匿名

    那些谜语,都是他教我的。他再不回家,我都要忘记了。
    哭了

    31楼
  32. 匿名

    下一章就写陈皮了吧

    32楼
  33. 匿名

    那大风兄当年是让剑妈给钉墙上了 ?

    33楼
  34. 雷公子

    刘十六突然想要放开手脚,走一趟蛮荒天下,去那浩然天下的仅存疆域,见一见那个能让先生开怀的小师弟,然后先只说自己从宝瓶洲路过此地。
    那么城头之上,小师弟是不是会以眼神询问,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刘十六重重叹了口气,早知道就问过先生,此事是否可行了。

    刹那之间,刘十六在原地消失。

    小米粒使劲眨眼。大个子怎么跑了,她可没有更难猜出的谜语了。

    34楼
  35. 雷公子

    刘十六站在一座金色拱桥之上,微微皱眉。

    然后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的高大女子,双手拄剑,朝他缓缓转头望来。

    她有一双天地间精粹至极的金色眼眸。

    刘十六沉默片刻,疑惑道:“你怎么还在?”

    天不怕地不怕的刘十六,一步都没有向前踏出。

    道理很简单,刘十六在年幼时,与她打过交道,吃过大苦头。

    刘十六瞥了眼她手中那把长剑,继续问道:“你已无剑侍?”

    35楼
  36. 匿名

    在线等!~

    36楼
  37. 匿名

    哑巴湖大水怪的最后一句戳中泪点……!希望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能早日归家!

    37楼
  38. 陈十一

    还有吗

    38楼
  39. 陈石榴

    所以这个新出来的师兄到底排行第几?

    39楼
  40. 阿利

    很棒,走心

    40楼
  41. 皮皮

    我就知道总管能力不行,连续两晚上都干不了,又蔫了!我还没出场呢,尼玛!

    41楼
  42. 匿名

    34楼厉害

    42楼
  43. 周米粒

    好伤心啊,没有直接写陈平安的心境,通过写其他人迂回来写,更让我感伤

    43楼
  44. 豆浆油条Djm

    好人兄该出来了吧?

    44楼
  45. 余生

    很喜欢作者的作品,看过您的《雪中悍刀行》,这是第二部,作者的作品有云里雾里,很费脑筋琢磨,稍微直白点最好。别断更,支持你!

    45楼
  46. G-light

    平安平安,岁岁平安

    46楼
  47. 拳到风云变色,剑出敢叫日月换新颜

    道老大的一气化三清儒家是李希圣,释家可能是点化崔城的年轻和尚,道家是神诰宗的那个?

    47楼
  48. 匿名

    大神!精彩啊!等更

    48楼
  49. 佛爷

    笑着笑着就笑出了泪花。

    49楼
  50. 皮皮陈

    最后一句 神来了。。。我都酸了

    50楼

Leave a Reply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