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圣人驾临碧游府

埋河水神庙的庙祝老妪,是当地刺史府邸的亲信,除了刺史大人的引荐,她自己又花了许多家底银子,跟蜃景城礼部衙门打点关系,才得以占据这么个油水十足的位置,不知有多少练气士眼红,老妪先前以焚香高神的手段,跟碧游府告状,这会儿不用水神娘娘提点什么,自己就消停了,彻底没了报复的心思,不敢,万万不敢。

大伏书院的年轻君子,放个屁都能崩死她了。

大泉王朝为何数十年来蒸蒸日上,在桐叶洲中部隐约有诸国盟主之势?

除了皇帝英明神武、文臣武将群英荟萃之外,其实所有人心知肚明,是因为蜃景城有一位君子坐镇,北晋、南齐这些传统强国,如今连书院贤人都没有一个。

眼前这位书院君子,如此年轻,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威慑。

而立或是不惑之年,艰辛考取状元郎,与少年神童一举夺魁,是天壤之别。

庙祝老妪和那个返回岸上的老修士,像是两个等待夫子板子拍下的犯错蒙童。

他们两位老百姓眼中的老神仙,与碧游府关系很一般,晓得水神娘娘打心底瞧不上他们,碍于刺史府和朝廷颜面,娘娘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捞钱一事,只要不过分,就不会与他们水神庙计较。

只是今晚有些难熬了。

因为水神娘娘和祠庙不再是他们的护身符。

钟魁厉声呵斥道:“一个是负责祠庙香火的庙祝,一个是大泉朝廷的驻州修士,半点恻隐之心都没有,不问青红皂白,就要仗势行凶,难怪这埋河底下水鬼如此之多,大妖祸害之外,你们两个同样难辞其咎!”

老妪和老修士吓得脸sè雪白,书院夫子“正衣冠”后的金口玉言,任何一个字都重达万斤,可不是什么虚言。

矮小女子沉声道:“埋河水鬼泛滥一事,主要还是我的过错。”

钟魁一挥袖子,丝毫不卖水神娘娘的面子,“两回事!这两人职责如此重要,却想着事事省心省力,不肯多问半句,不愿多想半点,何等渎职!他们又不是那躺着享福的富家翁,在其位谋其政,在这里,他们一举一动,都涉及到朝廷的山水气运!”

两人已经快要肝胆欲裂。

看这架势,已经扯到了朝廷大义,若是年轻君子再往书院宗旨上边靠,他们两个岂不是要万劫不复?

老妪率先跪地求饶,无非是些以后绝不再犯的言辞。

老修士也弯腰作揖,说自己愧对朝廷信任,日后必然鞠躬尽瘁。

钟魁冷哼道:“念在你们初犯,就由水神娘娘处置。”

两人赶忙起身感谢,再向水神娘娘请罪。

钟魁嫌两人实在碍眼,挥袖训斥道:“还不速速返回祠庙闭门思过,少在这边丢人现眼!”

两人狼狈离去。

钟魁转头对矮小女子正sè道:“身为埋河水神,受万民供奉,你好歹管一管下边的人,别总盯着那条河妖。神道香火一事,可不只是打打杀杀,烧香百姓若是心诚,香火哪怕一年只有一炷,香火都不算断,可若是辖境内人人利欲熏心,来此烧香,只为索取,对你并无太多诚心,又能如何?数百年香火,香雾漫天,连大晚上,还有数百人在外边等着进庙烧香,声势比蜃景城的文庙和城隍阁都要大了,真正的香火多寡轻重,每天到底有几斤重,凡夫俗子不清楚,庙祝不清楚,你身为埋河水神,能不知道?若非灵感娘娘殿的存在,帮你拉拢了一大批诚心妇人的香火供奉,你早就被那天赋异禀的河妖,给铲平水神庙、踏破碧游府了!”

矮小女子破天荒有些心虚和羞赧。

钟魁不再言语。

陈平安心湖已平静,两次游历浩然天下,外人提起齐先生和文圣老秀才,只有三次。

宝瓶洲彩衣国的城隍爷沈温,藕花福地的老道人提到了顺序之说,再就是眼前这位水神娘娘,竟是读过了书,便成为文圣老秀才的……崇拜者,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仰慕,近乎痴迷,连陈平安都不敢说老先生的学问,至圣先师不过堪堪持平。崔东山当年说到自己昔年先生,只说文圣学问通天,在世间读书人眼中如日中天,并无与任何一位文庙神像圣人比较。

何况向大伏书院请出一本儒家典籍,迎接供奉于祠庙之中,涉及到了一位神灵的金身根本,再者还牵扯到山水神祇梦寐以求的府邸升宫。

陈平安对于这位矮小女子的决定,既震惊不解又由衷高兴。

就好像世间人海茫茫,终于遇到了一个同道中人。

钟魁对陈平安说道:“知道为何道理讲得通吗?不止是两巴掌的事情,甚至都不是我的君子身份。”

陈平安确实好奇,诚心询问道:“怎么说?”

钟魁神sè慷慨道:“是我们儒家书院用一部部圣贤书籍,千年复千年的教化之功劳。七十二座书院,在九大洲立得住,使得山上山下,人人心生敬畏。若是书院夫子们,处处只靠武力,自然口服心不服,只会积弊丛生。我钟魁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

陈平安觉得有些古怪。

钟魁当下的言行举止,跟平时可谓天差地别。

当然,钟魁所说之理,挑不出毛病。

钟魁眼珠子转悠几下,摆出竖耳聆听的姿势,笑出声,“先生总算走了,想必今夜风波,已经被我应付过去,因祸得福,哈哈,说不定下次返回书院,先生还会口头嘉奖我几句。”

陈平安无言以对,这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钟魁。

埋河水神娘娘大开眼界,差点要怀疑此人的君子身份,是不是伪造。

钟魁拍了拍肚子,“给你说的那碗面条,勾起了瘾头,我们去你碧游府上吃顿宵夜?”

陈平安皱眉道:“不远处就有宵夜摊子。”

如今陈平安早已不是不谙世事之人,文圣老秀才神像不止是被搬出文庙,还给人砸了,所著书籍,在浩然天下一律禁毁,当初九大洲的七十二书院,要么是山主亲自出面,最少也是一位君子住持此事,负责督促各地朝廷奉行此事,不得有误。

一旦他掺和到埋河水神庙、大泉朝廷与大伏书院之中,只要被有心人利用,到时候很有可能害人害己。

已经盖棺定论的文脉之争,后世最不用讲理,为何?因为圣人们早已说尽了道理。

那位身形玲珑的水神娘娘,好像改变了主意,开始主动邀请两人去往碧游府,笑道:“祠庙外边的摊子,哪里比得上我碧游府的宵夜,去去去,我正好拿出一坛百年陈酿美酒,款待两位贵客。”

她是想着用这位书院君子的身份,狐假虎威,来压下碧游府外两位刘氏供奉的软磨硬缠。

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计谋不比那头河妖逊sè。

她越想越开心,傻乎乎乐呵呵笑着。

陈平安有些无奈,水神娘娘也过于实诚了些,这不明摆着你家碧游府的宵夜,不容易下嘴吗?好歹等到将两人骗进了府邸,你再偷着乐不迟。

钟魁装眼瞎,视而不见,拉着陈平安,只说想要看看那坛窖藏百年的美酒,比不比得上客栈的五年酿青梅酒。

今夜现身水神庙,已经无法掩人耳目,又有钟魁当场训斥庙祝老妪,矮小女子便干脆放开了手脚,朝埋河伸手一抓,河水顿时激荡不已,涌出一条水柱,在掠向岸上后,变化为一条栩栩如生的黄sè蛟龙,长达百丈,来到山上庙外,蛟龙温驯俯首,埋河水神跃上龙首,钟魁拉着陈平安飘掠而上,站在黄河蛟龙脖颈之间。

它拧转身躯,从岸上返回埋河后,往下游的碧游府迅猛游曳而去。

岸上等待开门烧香的百姓们,亲眼见到水神娘娘的英姿和神通,一个个跪地磕头。起身后人人满脸喜庆,深感此行不虚,得见水神娘娘显灵,那是多大的福气!

三人骑乘着河水而成的蛟龙,很快就来到那座位于幽寂山林间的碧游府,看似离河颇远,实则府邸底下,与水脉相连,府邸位于一座阵法中枢,能够汇聚埋河水精,汲取整个埋河水域的香火气运,这便是埋河水神的立身之本,祠庙那尊金身神像,只是外在显化而已。

门口那对出身金顶观的道门师徒,葆真道人尹妙峰和弟子邵渊然,除了吃了顿水神娘娘的闭门羹,还吃上了一顿宵夜,是老管家让厨子做了些sè香味俱全的拿手菜,加上两壶美酒,款待两位扬言不见着水神娘娘便不离去的大泉供奉。老管家心中有些愧疚,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脾气极好,既不闯入府邸,也没有放狠话,那位葆真老道,只是跟他们笑着讨要了这顿宵夜,让生怕被打杀门口的老管家很是感动。

蛟龙化作一条溪涧,迅速消逝在府外地上。

钟魁心中了然,瞥了眼身边矮小女子,这位水神娘娘干笑着,装傻扮痴。

师徒二人见到了钟魁,立即起身相迎,走下台阶后打了稽首,自报名号。

他们虽未亲眼见到钟魁以yīn神阳神,离开客栈去教训两位皇子殿下,但是对于钟魁这个名字,尹妙峰早有耳闻,如雷贯耳。最早是他们二人发现每次姚家铁骑,在边境上厮杀大战,战场远处,就会出现一位落拓邋遢的青衫书生,遥遥观战,从不插手,大战落幕便悄然离去。之后别处大战再起,一袭青衫便悄然而至。

尹妙峰便利用自己的供奉身份,向蜃景城询问此事,竟是无人能够查出此人根脚,后来借助师门金顶观,才得知钟魁是大伏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君子,十二岁的贤人,十八岁的君子,二十岁又获得了君子头衔的前缀,“正人”,获得正人二字,这可不是一位书院山主能够决定的,需要君子所在文脉的学宫圣人亲自考证,再通过数位在文庙塑有神像的圣人,一起点头认可,才算过关。

因为每一位正人君子,又被誉为准圣人。

大伏书院的名声,不如位于桐叶洲南北两端的另外两座,但是在一洲儒家内部,以及宗字头仙家洞府的视野中,钟魁作为桐叶洲土生土长的读书人,很受各方势力和地仙们的亲近。为了争取让这位正人君子坐镇本国,桐叶洲最强大的几座王朝,都在竭力交好大伏书院。

哪怕金顶观观主,下山遇见君子钟魁,恐怕都要以平辈之礼相待,所以尹妙峰和邵渊然都不敢有丝毫不敬。

邵渊然感受到师父葆真道人,甚至对钟魁有些刻意的恭敬和讨好。

这位金顶观的修道天才,心中有些不适,但是没有流露出来。

尹妙峰不得不摆出这么低的姿态。

碧游府升宫一事,到了紧要关头,钟魁作为大伏书院山主的得意弟子,说不定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到时候既完成了蜃景城的秘密任务,又能帮助大泉拉拢一位板上钉钉的未来儒家圣人,那么自己最器重的弟子邵渊然,未来就有了金顶观之外的靠山。

钟魁自然早就见过这对入世道人,而且不止一次,印象不坏,也不算太好,不然早就与他们打招呼了。

尹妙峰说了此次夜访碧游府的目的后,钟魁发现埋河水神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好气又好笑,只是今夜他来这埋河,本就是为了此事,加上河妖贿赂蜃景城一事,并不简单,本就犯了他的忌讳,所以干脆就对尹妙峰说道:“碧游府供奉书籍一事,就由我来劝说水神娘娘,你们尽管放心禀报蜃景城那边,当然措辞可以灵活一些,事成了,你们有功劳,事不成,你们不用吃挂落,至于为何我帮你们这一次,其中自有缘由,不过你们不用瞎琢磨。”

尹妙峰感激致谢,与弟子邵渊然告辞离去。

老管家领路,带着自家水神娘娘,和那位好像来头更大的年轻客人,一起去往府邸待客大堂。

陈平安走在钟魁身边,打量着碧游府的风景,影壁上绘有一幅水神庙和埋河水流的生动画面,香火袅袅,烟雾升腾,河水翻涌,还会发出河水声响。

只有水神娘娘看得见陈平安的yīn神,道门师徒无法看破。这是因为陈平安身处祠庙和碧游府,都属于埋河地界。至于河妖和水鬼,前者只要在江河湖泊之中,道行深厚,尤其是这条它选择走江的埋河,它其实已经获得接近水神娘娘的神通,所以也能看到,至于那些道行浅薄的水鬼,其实更多是酒鬼“闻到了香味”一般,天生吸引。

到了一座烛粗如臂的明亮大厅,桌上还放着那碗爆炒鳝鱼面。

陈平安看着那只“大碗”,愕然不能语。

钟魁脸sè如常,一屁股坐在桌旁,跟水神娘娘笑道:“也跟我来一份,不用这么大的碗,小碟子就行了。”

她点点头,然后望向陈平安,“这位公子要不要吃宵夜?”

yīn神不似修士身外身的阳神,吃不得人间美食,只以天地灵气作为进补之物。

陈平安笑着摇头说不用了。

一水神一君子,同一张桌子,各自吃着盆和碗里的鳝鱼面。

陈平安心湖中有钟魁的声音响起,“这位水神娘娘,擅长炼化兵器,不知是什么机缘,获得了上古传承,以石碑上那篇祈雨诗歌,作为炼器法诀,据说这口诀的品秩很高,属于那位上五境仙人的证道根本,故而某些人很在意,只是碍于名声,只能徐徐图之。”

如钟魁所说,埋河女神总计炼化了九件兵器,其中两件跻身法宝之列,在与河妖厮杀的过程中,打坏了三件,那些都是她能够在两百多年内,稳稳压下河妖的制胜法宝,就是她的兵器数量实在多了点。

看网友对 第三百四十四章 圣人驾临碧游府 的精彩评论

37 comments

  1. 今天怎么不更

    终于等到你……

    沙发
  2. 今天怎么不更

    再来一次

    板凳
  3. 今天怎么不更

    加油啊☝(•̀˓◞•́)哎呦

    地板
  4. 小十一

    占楼占楼

    4楼
  5. 匿名

    少年郎,要喝酒

    5楼
  6. 第一

    第一啊

    6楼
  7. 哈哈

    看完睡觉💤

    7楼
  8. 青梅酒

    抢一楼

    8楼
  9. 匿名

    终于更了

    9楼
  10. 红酒

    终于看到了

    10楼
  11. 上天

    真难啊

    11楼
  12. 天下第一

    好短呀。。。。。。。。。

    12楼
    • 缺心眼

      7000多好短,你要多长,一次给你写完好不好!

  13. 齐静春

    唉!我家先生不如我。

    13楼
  14. 武鸣zy子龍

    看一张抽了2根烟,舒坦!

    14楼
  15. 匿名

    我看一章看1个小时没救了

    15楼
  16. 陈平安徐凤年陈二狗赵甲第

    哈哈哈,更了

    16楼
  17. 老头子

    哎的确不如陈平安

    17楼
  18. 文圣老爷爷

    少年郎要喝酒哇

    18楼
  19. 陆压道君在此

    扶乩宗那对神仙眷侣,一死一伤? 忘记了,这是说谁啊

    19楼
  20. 哎呀。

    看到这个点了。赶紧睡了

    20楼
  21. 有点水

    终于等到了

    21楼
  22. 难受

    难受难受难受

    22楼
  23. 我儿子姓陈我儿媳也姓陈

    少年郎,要喝酒啊

    23楼
  24. 匿名

    两天更新一章,也是6了

    24楼
  25. 少年郎要喝酒啊

    小二,上酒!!!

    25楼
  26. 路人甲

    陈平安长大了

    26楼
  27. 埋河水神

    你们这么厉害谁帮我教训一下那个水妖啊

    27楼
  28. 天之子

    今天再来一章如何?

    28楼
  29. 大总管太短

    齐先生厉害 不管什么都做到极致 目前来看 还是最喜欢齐先生这个人物

    29楼
    • 匿名

      在我心中齐先生可当圣人

  30. 清风

    30/30/30。日你大爷

    30楼
  31. 匿名

    听书听到精彩处,惊堂木一拍,预支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31楼
  32. 文圣

    干杯!

    32楼
  33. 贱心通冥

    哦,文圣啊,那就是个想收我当徒弟的糟老头子,老没正行了

    33楼
  34. 女孩为何穿短裙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34楼
  35. 闻醉山清风

    这句话一说,铁定要成真

    3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