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恍如神人 (2)
陈平安笑容灿烂,“当然!”
阮秀凝望着少年的笑脸,收回视线后,望向小镇那边,她说了一句让人一头雾水的话,“没有变,真好。”
恐怕只有圣人阮邛才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和深意。
或者前一任圣人齐静春知道一切,可能某个老人也依稀看出些端倪,但是都不会说什么。
阮邛的女儿阮秀,自幼就是天赋异禀,真正的千年不遇,绝对不是寻常的修行天才可以媲美,以至于阮邛不得不自立门户,脱离风雪庙,跑到骊珠洞天遭罪,为的就是借助这方天地的术法禁绝,来遮掩隐蔽阮秀的出类拔萃,或者说是在尽量拖延女儿“木秀于林,峰秀于山”的时间。
这位手腕上有一尾火蛟化作镯子盘踞环绕的青衣少女,不单单是火神之体那么简单。
因为在少女的眼中,她所看到的世界和人事,跟所有人都大不相同。
她可以直接看到人心黑白,看清楚因果善恶,看出气数深浅。
少女眼中,天地之间,sè彩斑斓。
这意味着阮秀的证道之路,会更加坎坷难行,当然一旦证道,阮秀的成就之高,大道之大,根本就是不可估量。
所以当初在青牛背,阮秀第一眼看到岸边少年,之所以没有退避消失,就是因为看到了陈平安的“干净”。
偌大一座骊珠洞天,世间百态,只有这个陈平安,孤零零一个人,纤尘不染,就像一面崭新镜子。
所以阮秀喜欢跟他待在一起,喜欢偷偷观察陈平安心湖的细微起伏,悄悄感受他的喜怒哀乐。
对于这位吃货姑娘而言。
少年就像一道最好吃的“糕点”了,她很喜欢,喜欢到舍不得吃的那种。
她很担心陈平安这趟出门远游,人心会变,心湖会变得浑浊,心路会泥泞,沾染那些不好的习气和繁乱的因果。
现在看来,陈平安确实变了一些,但还是很好的。
阮秀如释重负的同时,就更加喜欢陈平安了。
看吧,我就知道他肯定不会让人失望的!
一路走到泥瓶巷,走入那条狭窄yīn暗的巷弄,即便青衣小童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仍是瞠目结舌,自家老爷就在这条破烂巷子里长大的?
阮秀娴熟地开锁推门,打开院门之后的屋门,连同刘羡阳和宋集薪两家一起,总计三串钥匙,她一起递还给陈平安。
陈平安收起后,跨过门槛,看着再熟悉不过的屋子,很整洁,窗台那边竟然还放了一盆不知名的小巧草木,在寒冬时节绿意郁郁,让人格外意外之喜。
陈平安正要开口说话,阮秀已经笑道:“可别再说谢谢了啊。”
陈平安有些尴尬,将背篓放在地上,将那沉重行囊拿出搁在桌上,蹲在地上,摸摸索索,最后拿出一块小竹简,站起身后递向阮秀,赧颜道:“不知道该送你什么,外边城镇吃的东西倒是很多,可我怕压坏了,时间放久了也不好,实在没办法,就做了这个,别嫌弃啊。”
阮秀愣了愣,接过那块巴掌大小的青绿竹简,入手沁凉,低头凝视,发现原来上边刻了一行小字,“山水有重逢”,写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
阮秀笑得眯起眼眸,用手指肚轻轻摩挲那些刻字,低着头说道:“我很喜欢。”
青衣小童一脸呆滞,这都行?
圣人独女,就这么一块破竹简,一行破字,就喜欢?
大爷我之前的几百年江湖,是不是白混了?
记得以前水神兄弟,看上一位眼高于顶的山上婆姨,送给她成堆的财宝,光是跟自己就借了好些品相不俗的法宝,可从没见那娘们咧一下嘴啊,东西全盘笑纳,好脸sè一个没有。
当着阮秀的面打开布囊,露出一大堆石头,零零散散怎么都该有八九十颗,里头还有一只稍小的棉布袋子,打开之后,还是石头,但是sè泽绚烂各异,大小不同,只有十余颗。
粉裙女童如遭雷击。
青衣小童两眼放光,狂咽口水,恨不得饿虎扑食,全部吞下肚子,说不定之后走出这条破巷子,自己就已经是真正的大爷了,这么一座小山的蛇胆石,莫说是八境,九境十境都有希望!但是一想到身边还站着一位爹是圣人的姑娘,青衣小童这才忍住杀人越货的冲动。
陈平安拣选出两颗上岸后始终未曾褪sè的蛇胆石,一颗sè泽桃红,晶莹剔透,一颗乌青厚重,分别递给粉裙女童和青衣小童,然后再拿出四颗普通的蛇胆石,对半分送给如获至宝的两个小家伙。
粉裙女童还背着那只书箱,这会儿一手兜住三颗蛇胆石后,一下子哭了,抬起手背狠狠擦拭眼眶。
青衣小童死死盯住手上的蛇胆石,满脸陶醉和痴迷。
陈平安一拍脑袋,笑着又去拿出一对模样sè泽相差无几的上等蛇胆石,通体鲜嫩黄sè,质地细腻如冰冻住的羊脂油水,依旧是一人一颗赠送给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
青衣小童这才想起自己确实应该有两颗,接过手后,傻呵呵笑着。
粉裙女童不敢伸手去接,“老爷,说好了,我只有一颗好的蛇胆石啊。”
陈平安拍了拍她的小脑袋,“我是谁,你的老爷唉,送你东西还需要理由?赶紧收好。”
粉裙女童小心翼翼拿住后,愈发哭得稀里哗啦。
青衣小童一脸矛盾神sè,既有狂喜,也有幽怨,试探性问道:“老爷,也多打赏我一颗呗?”
陈平安笑道:“以后如果不再欺负她,我就送你。”
青衣小童使劲点头:“我今天肯定不欺负傻妞儿,明天就给我呗?后天,最晚大后天送我,老爷,行不行?”
陈平安反问道:“你说行不行?”
青衣小童一咬牙,转头对粉裙女童郑重其事道:“傻妞儿,我接下来一个月都不欺负你。”
陈平安气笑,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最少一年时间。”
青衣小童故作委屈,其实在心里偷着乐,对于咱们这些蛟龙之属而言,一年算什么,一百年光yīn都不算长的。
陈平安又不是真傻,只是懒得计较青衣小童那点弯弯肠子而已,毕竟这一路行来,有他们相伴,走得一点都不寂寞,陈平安其实很感激他们两个,转身重新收好大小布囊后,阮秀也已经收好那份礼物,屋内两大两小,围着桌子各坐一方。
阮秀提议道:“去铺子看看?”
陈平安点头道:“看过了铺子,我刚好去趟福禄街李家大宅,有个东西要送给李宝瓶的大哥。”
是那条金sè的过山鲫。
锁好门一起离开院子,那条活蹦乱跳的过山鲫,装在一只小陶罐里,陶罐里装满了阮秀从铁锁井那边挑来的井水,过山鲫总算是名副其实的如鱼得水了,在里头肆意游窜,欢快异常,不断溅射出水花,青衣小童刚刚吞下一颗普通蛇胆石,便想着好好表现自己,主动捧过陶罐,被水花溅射到身上后,突然震惊道:“这井水……有讲究啊。”
阮秀点头道:“可惜铁锁井如今被外乡人买下了,老百姓已经不可以去挑水,靠近都不行。”
她去挑水,当然没问题。
青衣小童在铁匠铺子受过惊吓后,已是风声鹤唳,再不敢横行无忌,听闻噩耗,差点要捶胸顿足,只好碎碎埋怨陈平安为何不早点买下水井。
阮秀轻声问道:“不然我去找人谈谈看?如果你愿意的话,说不定可以买下那口铁锁井。”
陈平安赶紧摇头:“不用,而且我如今也没钱了。”
阮秀欲言又止,眼见着陈平安神sè坚决,只得打消了心中的那个念头。
临近骑龙巷,陈平安说道:“有个名叫石春嘉的小姑娘,好像就是其中一间铺子的掌柜女儿。”
阮秀有些迷糊,“我不知道啊。”
少女不在意的事情,其实很多。
当两间铺子的伙计师傅,听说店铺真正的主人露面后,都过来凑热闹,多是老实本分的妇人和少女,见着陈平安后,难免有些失望,陆陆续续返回铺子干活。倒是他们对着阮秀喊掌柜的,让少女有些羞赧。
陈平安在压岁铺子坐了一会儿,喝了热茶,有些无地自容,因为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说什么,反而是阮秀有条不紊地询问相关事宜,入账多少,盈利多少,陈平安看着脸sè认真的青衣少女,他挠挠头,开始觉得自己的礼物,送得太马虎不用心了。
动身去往福禄街之前,阮秀看了眼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跟陈平安轻声叮嘱了一句,“福禄街和桃叶巷如今大变样,搬来很多外乡人,其中李家比较特殊,他们家老祖成功跻身十境,按照大骊先帝颁发的恩赏令,当今天子给李家赐下了两个恩荫名额,李氏子孙能够直接获得两个清流官身,不知为何,一个在京城当了官,留在家里的那个,却拒绝了,所以福禄街最近气氛有点怪。”
陈平安想了想,让两个孩子留在铺子,自己捧着陶罐去往福禄街,而且没让阮秀带路。阮秀也没坚持什么,返回铁匠铺子。
少女离开小镇,走向不知走过多少次的石拱桥,廊桥早已拆去,如今老剑条都已消逝不见,曾经有好事之徒试图搜寻,希冀着又是一桩聊胜于无的机缘,只是徒劳无功。
对于忙忙碌碌、暗流涌动的龙泉郡而言,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了太多太多,需要谋划的千秋大业又是层层叠叠,哪里顾得上这种小事。
阮秀走在石桥上,情不自禁地掏出那块竹简,高高举起。
五个小字,百看不厌。
她突然觉得如果能在背面再刻上一行字,就更好了。
比如“陈平安赠阮秀”?
小镇上。
陈平安再一次踩在青石板路上,一座座高门豪宅如山脉绵延,相比之前的一次次送信,如今回头再看,陈平安自然而然就看出了更多的意味。
陈平安这才刚刚走到李家门口,就看到有个青衫男子站在那边,笑望向自己。
不知为何,看到这位满身书卷气的年轻男子,陈平安就会想到那次去学塾送信,回首望去,当时眼中见到,正站在学塾门口的齐先生。
一模一样的风采。
恍如神人。
沙发!!!
谁像我
我 林守一 第一
沙发?
怎么说
我恍如神人,呵呵,妹夫真会夸人!
呵呵,真有你的!👍
你也是个神人
??不是李希圣?
我就是我的 ,不一样的烟火!
板凳?!!!!
大哥你谁啊?为毛我看到你想哭?
苦心人天不负又赚了一更
牛过度的不错!有情怀
还有一更!
苦涩难懂
福禄街 桃叶巷 泥瓶巷 杏花巷 骑龙巷 二郎巷 三女冢巷
我又来了
还有……
越来越短了
越来越大了
大舅哥好
李家老大会成为又一个儒家圣人?那是哪一脉的呢?
哟,还有我的戏份呢?!
谁和我一样?
名字虽然起的大了点,但是老子压得住。
大爱烽火的小说
他娘的,丈人看女婿越看越不爽
有点短啊
山水有重逢?姑娘,不如今晚再相逢!
个人还是现在阮秀这边额~
你们都是渣渣
我在想,这章的场景排成电视肯定好看,看着这本书犹如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