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喝好酒的大宗师 (2)

那条高达天幕的龙卷风瞬间消散。

屹立于广场中央的矮小汉子,睁眼后,用悄不可闻的嗓音低声道:“十境的感觉,确实舒坦,比起吃儿子剩下的鸡腿,滋味是要强上一点点。”

————

站在屋檐下等待消息的大隋皇帝,看到山崖书院的高大老人快步走来,大声道:“陛下可以收手了。”

身边有清风拂过,身形佝偻的说书先生站在皇帝身侧,轻声叹息道:“再打下去,除非舍得拆掉半座京城才行。”

大隋皇帝心湖之间,更有蟒服宦官火急火燎的嗓音激起涟漪,传递心声,“那人竟然借机破境跻身武道十境!陛下决不可继续硬碰硬了!”

大隋皇帝并未慌乱,只是由衷感慨道:“虽然亲眼见到,但是可想而知,武英殿那边,必是景象壮观的一幕啊。”

大隋皇帝转身,对那位说书先生竟然恭恭敬敬作揖行礼,低头道:“恳请老祖出面邀请那人来此。”

茅小冬大步走近,劝说道:“陛下,我去更妥当些,那人是我们书院一个孩子的父亲,是听说他儿子给人欺负得惨了,这才气不过,要来皇宫跟陛下讲讲道理。陛下之前不愿意见,现在人家给逼得破境,成为宝瓶洲第三位武道止境大宗师,气势正值巅峰,可就未必愿意收手了。”

大隋皇帝笑道:“那就劳烦茅老走一趟,寡人在养心斋等着。”

等到高大老人一掠而去,那位说书先生轻声道:“此番行事,合理却不合情,是你错了。”

大隋皇帝点头道:“这件事是晚辈有错在先,之前风波,则是大隋有错在先,两错相加……”

大隋皇帝苦涩道:“老祖宗,这次有点难熬啊。”

一身衣衫清洗得泛白的年迈说书先生,微笑道:“既然事已至此,要么你诚心认错,要么陪他一打到底,当然不省力,可也省心,你就不用多想了。”

大隋皇帝会心一笑,“还是老祖宗想得透彻明了。”

老人拍了拍大隋皇帝的肩膀,安慰道:“坐龙椅穿龙袍,担系着整个江山,有些错事是难免的。要是我坐在你的位置上,不会做得更好,你无须自责,当初我力排众议,选你继承大统,我至今还是觉得很对。”

等了出乎意料的长久时间,站在养心斋外边檐下廊道的大隋皇帝,才看到茅老身边跟着一位貌不惊人的汉子,一起大步走来。

茅小冬笑容古怪道:“陛下,他叫李二,是咱们山崖书院学生李槐的父亲,他执意要步行前来面见陛下,说是在别人家里飞来飞去,不是跟人讲道理该有的态度。”

大隋皇帝哭笑不得。

一直心弦紧绷的说书先生则如释重负。

一起走入养心斋,屋内只有四人,各自坐下,大隋皇帝,说书先生,山崖书院副山主,李槐他爹李二。

李二开口说道:“想见陛下,不太容易。”

瞬间气氛凝重起来。

大隋皇帝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好在李二自己已经开门见山道:“欺负我儿子的人,有上柱国韩家、楠溪楚氏、怀远侯在内五六大家子,恳请陛下让他们这些家族的老祖宗出山,我李二跟他们一一打过,若是他们觉得我欺负人,没关系,他们一起登场就是了,法宝兵器什么的,可以跟朋友多借一些。就是需要麻烦陛下在京城找个大一点的僻静地方,好让我们双方放开手脚。实在不行,去京城外也行。”

茅小冬忍住笑意,差点没幸灾乐祸地笑出声。

说书先生瞪了他一眼,茅小冬回了个白眼。

大隋皇帝有些目瞪口呆,轻声问道:“还要再打一场才行?”

李二闷闷道:“我来这里,本来就不是跟你打架的,只是你这皇帝陛下不愿意露面,非要打,我就只能陪着你们打好了。我真正要打架的,一开始就是那些欺负我儿子的,虽说孩子打架,很正常,如果只是这样,哪怕李槐给学舍同龄人合伙打了,我这个当爹的,再心疼儿子,一样不会说什么,可哪里有他们这么牛气冲天的,仗着家世好一些,就觉得可以欺负了人,道歉也没有,连偷了的东西也不还?”

李二说到这里,沉着脸道:“你们大隋如果觉得道理在自己这边,那我们就继续开打,我知道你们大隋底子厚,不怕折腾,可我李二就奇了怪了,大隋当官的如果都是这个鸟样,我儿子李槐如果以后就在这种地方读书,能读出个什么来?”

李二当场就望向那位说书先生,“老先生你算一个能打的,之前穿红衣服的,只算半个。”

佝偻老人正在喝茶,差点被茶水呛到。

大隋皇帝笑道:“那行,寡人可以捎话给那几个家族,让他们的长辈出山,只是怀远侯那边有点问题,怀远侯虽是开国武将功勋之后,可他家族老祖早已逝世,自己也只是个寻常人,连武夫都算不上。”

李二显然对此早有准备,“那就让那怀远侯花钱请个人,我不计较这个。”

大隋皇帝问道:“需要那些家族向李槐公开道歉吗?”

李二摇头道:“一群老头子大老爷们,跟一个孩子道歉算怎么回事,不用,而且我也不希望我儿子在山崖书院没法安静读书,只不过是我看不惯那些家族的行事作风而已,在打过之后,自有那些老的回家教训小的,这就够了。”

大隋皇帝略微松了口气,“李二先生,确实明理,早知如此,寡人应该早早与你相见。”

李二赶紧摆手道:“我可不是什么先生,茅老才是,书院里传授李槐学问的两个夫子,还主动跟咱们家一家四口人聊了大半天,也能算是真正的先生,对谁都客客气气的,那才是读书人。”

茅小冬微笑不语。

这个面子给得比天还大喽。

说书先生听到这里,终于开口笑道:“这次算是不打不相识,李槐有你这么个讲道理的爹,以及李槐能够在大隋京城求学,都是我们大隋的幸事,好事啊。”

李二瓮声瓮气道:“客气话我不会说,我反正今儿就在这等着,等到那些家族的人出来打过一场。皇帝陛下,事先说好,我得早些回书院,让那些人别故意拖着我,到时候就别怪我一家一户找上门去了。”

大隋皇帝给茅小冬使了个颜sè,然后起身道:“寡人这就去让人传话。”

茅小冬跟随其后,离开养心斋,留下李二和说书先生。

大隋皇帝有些愁容,和高大老人并肩走在廊道,“茅老何以教我?”

茅小冬笑道:“很简单啊,让那些家族的话事人,不管能打的还是不能打的……好吧,其实在李二跟前,就没一个能打的,全部一股脑进宫,然后站着不动,就那么杵在那李二跟前,只低头认错,摆出一副挨打不还手的可怜架势,这事情就算一笔揭过了。陛下放一百个心,李二那么憨厚淳朴的性子,肯定不会出手的。”

大隋皇帝停下脚步,恼羞成怒道:“茅老,你说实话,是不是就在等今天看寡人的笑话?”

茅小冬大笑着摇头道:“实不相瞒,我也不知道李槐有这么个爹,早知道如此,我就早些入宫面圣了,哪里会闹出这么大动静,如今陛下肯定惺惺念念,指不定将来哪天就会迁怒于书院,得不偿失啊。”

大隋皇帝气笑道:“迁怒个屁,寡人敢吗?”

茅小冬突然收敛玩笑意味,小声提醒道:“陛下,如陛下的长辈所言,眼下虽是折损面子的坏事,但是长远来看,这定然是一桩好事!”

大隋皇帝笑道:“寡人没那么糊涂!”

高大老人促狭道:“陛下如果真糊涂,我哪里敢带着学生们来到大隋。”

大隋皇帝招来宫中内侍,传话下去后,问道:“这次李二愿意点到即止,茅老的锦囊妙计,和李槐的两位先生,功莫大焉,寡人跟茅老你就不客套了,那两位先生,需不需要寡人让礼部嘉勉一番?”

茅小冬神sè肃穆,拒绝道:“不用!”

大隋皇帝疑惑道:“为何?”

茅小冬沉声道:“陛下要知道一件事,这就是我山崖书院的真正学问所在,何须大隋刻意嘉奖?以后十年百年,我山崖书院仍是会如此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大隋培育、呵护真正的读书种子。”

大隋皇帝心头一震,仿佛是第一次认识眼前的高大老人。

心头那一点帝王心性的芥蒂,终于一扫而空。

大隋皇帝后退一步,是今天第二次作揖行礼,“朕为大隋社稷,先行谢过山崖书院!”

高大老人没有躲避,有着十足的僭越嫌疑,就这么堂而皇之接受一位君主的隆重谢礼,肃容道:“茅小冬为山崖书院坦然受之。”

————

李二离开皇宫的时候,跟茅小冬一起走在那条御用廊墙之中,总觉得给身旁老人算计了一把,有些闷闷不乐。

茅小冬笑道:“认错了就行,你还真要打得他们个个躺着离开皇宫啊,以后你儿子是要在京城书院求学很久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如今让他们自认理亏,加上大隋皇帝,都觉得欠了你李二一个天大人情,不挺好?”

李二叹了口气,“总觉得这些人是不长记性的,我又不能留在书院,以后茅老你多照顾李槐他们。”

茅小冬点头道:“应该的。再说了,不是还有那个弋阳郡高氏老祖嘛,对吧?”

一位佝偻老人现身于廊墙之内,点头笑道:“对的,李二你这次主动退让一次,大隋自然就愿意拿出双份的诚意。”

李二点点头,“希望如此吧。”

茅小冬笑问道:“李二,你在骊珠洞天就是九境武人了,怎么还活得那么窘迫寒酸?如今更是十境武人了,整个东宝瓶洲的武道前三甲,而且战力肯定还要在宋长镜前头。就没想着告诉家里人,好歹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嘛。”

李二摇头道:“哦,给我媳妇穿上花衣服,穿金戴银,让李柳有一大堆胭脂水粉,李槐每天大鱼大肉,就真是对他们好?我觉得不是。”

茅小冬打趣道:“万一你媳妇子女觉得是呢?”

李二仍是摇头:“有人让我不许那么做,这是一方面,二来我自己也是这么觉得,以前在小镇上,就我媳妇他家那些的亲戚,那还不得坏事做尽。到时候我怎么办?打死他们?跟他们讲道理?人家会听?还不是嘴上一套背地里一套。最后肯定只有我媳妇最伤心,自家和娘家两头难做人。当然了,在骊珠洞天里边,家境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二完全收敛气势之后,真是比普通汉子还不如,缩头缩脑的模样,但是言语之间眉飞sè舞,再不像以往在小镇那般臊眉耷眼窝窝囊囊的,“虽然一直待在屁大地方,可这点道理我还是想得通的。一家人,安安稳稳的,谁都饿不着,儿女媳妇想吃就吃得上肉,嘴馋了我也能喝得上口酒,比啥都强。”

李二望向廊墙外的京城风景,有句话放在心底,没有说出口。

我哪怕真的是个窝囊废,可如今在我儿子心里,我李二已经是个还不错的爹,没给他丢人现眼,你们知道我李二知道这个后,有多开心吗?

李二一想到这里,就告辞一声,一闪而逝,火烧屁股地赶往东华山书院。

除了想念那娘仨,再就是一件关于儿子的事情,他李二如今可以出手了。

————

茅小冬感叹道:“李二算是活明白了的,很多聪明人远远不如他。”

说书先生笑道:“甲子之前的十境武夫,怎么可能真是蠢人?”

不过这位佝偻老人唏嘘道:“ 不过就目前看来,还是三人之中战力最弱的大骊藩王宋长镜,最有希望达到那个境界,不单单是宋长镜年纪最轻这么简单。”

茅小冬点头道:“宋长镜的武道心性之好,比年纪轻轻还要可怕。”

佝偻老人笑问道:“你是说那人以绝对碾压的姿态,出现在大骊皇宫后,宋长镜敢于誓死不退吧?”

茅小冬笑着反问,“你是想问大骊的白玉楼,到底是真是假吧?”

两位算是活成精的老狐狸并肩而行,视线没有任何交汇。

————

李二回到住处的时候,媳妇他们正在吃饭,林守一弄了两大食盒的饭菜,满满当当的一桌子,妇人跟李槐坐一条长凳上,李柳和林守一相对而坐,还有一条凳子留给了迟迟未归的汉子。

两手空空的李二走到门口,才记起忘了买点东西,因为有林守一在场,妇人只是丢了个等下再跟你算账的眼神,李二搓着手坐下后,发现还有一坛酒,李二看了眼林守一,问道:“要不一起喝点?”

林守一犹豫了一下,点头道:“我酒量不好,就陪李叔叔稍微喝点。”

李二咧嘴笑道:“酒量不好怎么行。”

妇人怒道:“怎么不行了?家里有一个酒鬼还不够?!”

林守一多聪明一人,顿时手一抖,差点把递过去接酒的大白碗,给摔在桌面上,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冷峻少年,在这一刻笑得如何都合不拢嘴。

李二也给妇人吓得一哆嗦,同样差点没拿稳酒坛。

李槐使劲啃着油腻的大鸡腿,含糊不清道:“爹,明儿我去山脚帮你你买坛好酒,钱我跟林守一借,以后先让陈平安帮我还,你只管喝。”

李二笑逐颜开,重重唉了一声,像是从儿子那边得了一道法外开恩的圣旨,奉旨喝酒,在媳妇面前就心里不虚啊。

妇人在儿子这边,那一向是和颜悦sè说话的,“酒可以买,买最便宜的就行了,你爹喝好酒,那就是糟蹋银子。”

李二给林守一倒了大半碗酒,再给自己倒了一碗,点头笑道:“对对,便宜的就成,不用好酒。”

李槐白眼道:“娘,你这么管天管地的,真不怕爹哪天跟小狐狸精跑了啊?”

妇人朝坐对面汉子媚眼一抛,暗藏杀机,“他敢?再说了,那也得有人要才行,对吧?”

汉子赶紧喝完一大口酒,点头道:“是是是,没人要。”

妇人一拍桌子,“没人要是一回事,你心里有没有歪念头又是一回事,说!有没有?!”

汉子立马放下大白碗,挺直腰杆,保证道:“绝对没有!”

然后妇人就斜瞥一眼正襟危坐喝着酒的林守一,再笑着对自己女儿说道:“柳儿,以后要找个老实人嫁了,知道不,才不会受欺负。”

少女微微点头,始终笑而不言,只是俯身给李槐碗里夹了一块剔去鱼刺的鱼肉。

林守一只敢用眼角余光偷偷看着少女,酒才喝了一小口,有些醉醺醺痴痴然。

就像是看到了世间最美的山水画卷。

————

第二天,李槐偷偷给他爹买了一壶好酒,拉着他爹在湖边,蹲在一旁看着他爹喝酒,小声叮嘱道:“这壶贵,爹你先喝着,那壶便宜的放屋里头了,回头饭桌上再喝,娘亲就不会说你了。”

李二笑着点头,使劲喝酒。

汉子觉得这比什么跻身十境,高兴多了。

汉子憨憨问道:“老贵了吧?”

孩子双手托着腮帮看着自己爹,笑脸灿烂,答非所问道:“爹,你放心,我在书院过得挺好,真的。你们还能来看我一趟,我可高兴了。”

汉子点点头,只敢低头喝酒,差点喝出泪花来。

他这才想起,昨天回来得比较急,好像忘了还有个蔡京神没见着,等喝过了酒,这次就不去讲道理了,打一顿再说吧。

看网友对 第一百七十章 喝好酒的大宗师 的精彩评论

59 comments

  1. 总管

    我!打十个!

    沙发
  2. 意犹未尽

    板凳
  3. 哇咔咔

    三楼。。。

    地板
  4. ......
  5. 李柳

    这章够长,一根烟抽完了

    51楼
  6. 韩貂寺

    总管的书里,总有会打的总管

    52楼
  7. 我爱看

    我爱看

    53楼
  8. 糖糖

    温馨,很喜欢看。

    54楼
  9. 蔡京神

    我的妈呀!我都这样了还要打,我知道错了。(
    欲哭无泪)

    55楼
  10. 宝瓶洲第一十境武夫

    高兴啊

    56楼